翻转课堂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2016-05-14 10:33熊邦宏刘霞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翻转课堂应用

熊邦宏?刘霞

摘 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得到了研究者的肯定。本文从当前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特征和学习特点,就如何构建适合专业课程教学的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及实践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对中职教育实施翻转课堂存在的挑战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教育 应用

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但是中职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只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关键能力的培育,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教学缺乏个性化和交互性,教师仍是课堂的主体,师生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生生间缺少协作探究,更是缺少观点的碰撞与思想交流,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钟启泉先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材文本和生活体验为媒介展开相互沟通,学生唯有通过这种沟通,才能习得种种知识和能力”。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研究者们都给予了肯定。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方式,冲击了传统的课堂结构和师生关系,教学效果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认同。

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本文拟以中职专业课程为例,探索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由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提出,他们将整合了PPT演示与实时讲解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开始受到关注,随后由可汗学院的大量应用和大力推动而成为全球教育的一个热点。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它的成功主要源于基于探究性学习和项目学习带来的主动学习。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将课上教师讲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作业练习的课下活动颠倒过来了。学生在课前对教师开发的教学视频和配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提问,或开展项目实践、协作学习和深度研讨等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一方面体现在,课前发放的课前视频、配套学习资源和测评试题是围绕学生的特征、认知特点和规律而开发的,学生课下自主掌握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学习地点,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学习。另一方面体现在,课上学生自主独立或者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或学习项目,随时可以向教师提问,与教师一对一地进行交流,获得指导与帮助。这种对话、自主和协作的课堂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流程

翻转课堂就是将原来以“教师讲课”为主的课上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作业”为主的课下学习活动互换。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完成对新知识或与课上学习任务相关的知识的掌握,课上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协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或项目。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和环节,提出了翻转课堂的结构。笔者依据中职教学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践,在Talbert翻转课堂的基础之上,构架了适用于中职专业课程教学的翻转课堂流程,如图1所示。

翻转课堂的主要特征是对传统课堂结构的颠覆,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围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教学。课堂结构颠覆了传统课堂课下和课上的教学流程。课下学生根据教师开发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则通过教师的指导、同伴的研讨与探究,完成对知识的应用迁移和深化。翻转课堂将课下与课上统一起来,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纳入到了整个教学之中,是整体教学的一部分。

1.教师课前开发学习资源并发布,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特征和认知规律,开发微课视频和配套教学资源,包括PPT、学材、讲义、导学案和相关的网络资料等,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给学生。学生则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灵活自主学习老师提供的微课和配套学习材料,并完成导学案上的测评试题。之后提交给教师进行批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向同学或老师寻求指导和帮助。

2.教师点评导学案,学生弥补认知

教师在上课伊始对学生提交的导学案情况进行点评,主要针对导学案完成的共同优点及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共性问题作为重点强调的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讲解相关的知识,同时兼顾到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补充讲解,纠正理解上的偏差,增强认知。

3.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获取任务制订方案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或项目,学生明确任务的目标、内容、考核要求和汇报方式,由学生小组成员协作研讨,制定任务计划和方案。

4.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协作完成任务

根据制订的计划或方案,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研讨探究,共同完成任务或项目。教师来回巡视,记录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必要时候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遇到自己或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会给予小组整体帮助或对学生个人进行一对一指导。

5.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评总结

由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和汇报,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小组成员的表现及协作情况等,之后小组相互点评,最后由教师做总的评价,包括各小组的表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等。

教师在学生小组全部完成汇报之后,对该次课做一个梳理和总结。对于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教师再做一个补充的讲解进行强化。

三、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分析

将翻转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课堂的活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1.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明显。通过对比学生在期初和期末的测试成绩,显示出学生的进步比较显著。在测试中,两次所用的试题类型一致,难度相当。从图2中可以看出,提升最明显的是成绩60分以下的分数段,成绩提升的学生比例达到了11%,其次是60~70分段和70~80分段成绩提升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和4%。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被动灌输到主动自输,从听众到主角,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表现在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响应、学习任务的积极完成和小组展示汇报等方面。学生与教师的主动沟通、课前导学案的完成质量、参与课堂学习任务的积极性、课堂展示汇报的主动性等都较之前学生被动的局面大不相同。学生对翻转教学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比较认可,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图3所示。

3.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

翻转教学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表现在课前自学和课中任务完成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翻转教学,学生求助教师和同伴的频次降低了,通过自身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逐渐增强。此外学生的关键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尤其是学生的沟通、协作、组织协调和表达能力等。主要表现在学生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和组织汇报上。学生从不知如何小组分工协作、不知如何制订计划与方案到能和谐地完成工作的转变明显;从以前的怯于表达、表达不畅或不到位到积极主动汇报、沟通表达流畅准确的转变很显著。对学生的自学及关键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四、总结与反思

翻转课堂是信息时代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它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职业院校都具备翻转课堂所必备的网络条件。微博、QQ和各种学习平台等网络媒介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重要载体。但在中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还存在一定的挑战。首先是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小部分学生的学习自律性、主动性不够,课前学习不充分、不完整,课中参与学习任务的积极性不足,对翻转课堂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学生的家庭教育,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通过家长来督促学生的学习。同时在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重点关注和引导这些学生的学习。

另外一个挑战因素是在视频学习资源的技术开发方面。教师视频学习资源的技术开发能力还不够,还不能开发出较高质量的系列视频资源。

参考文献:

[1]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2]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翻转课堂应用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