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改革

2016-05-14 04:11吴银霞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吴银霞

摘 要: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是推进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职业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等方面论述了如何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职业院校 语文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课 题:本文是作者参加讲师马磊主持的院级项目“校本教材《语文》精品课程”的研究成果。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千门精品课程上网络,打造高教新质量”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笔者参与了所在学院的院级项目“校本教材《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通过实践充分感悟到,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就是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之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适用于职业教育,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本文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探讨了职业院校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改革。

一、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需要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一流的教师应具有宽宏的气度、高深的学术造诣、精湛的教学艺术、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精品课程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寻求打造较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力求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从而保证精品课程得以顺利实施。

在建设精品课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首先要有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要让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参加相关的培训、进修,让教师到相应的部门实地考察,通过教育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在教育教学经验、“传道”“育人”方面要以老带新;在新的研究技术方面,年轻教师可以和老教师多沟通,语文教师群体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提高语文精品课程教学的效率。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理念,有独特的授课方式和语言魅力,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精品课程不断得到重视并取得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本着教师是顺利实现精品课程的第一资源的理念,提升教师的内涵水平,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改善教师培训的资源,发展教育培训机制,强化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应具有深厚的、良好的人文素养,有扎实的文化功底,有广博的学识。因此,教师们要不断地学习,汲取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的知识。

二、明确语文精品课程教学建设的内容

精品课程的建设抓住了当前学校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就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如何建设语文课程内容将直接体现教学成果的优劣。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无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语文一直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人是社会的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接触语文知识,进行语言沟通、思想交流。毫不夸张地讲,要想学好其他课程,首先要学好语文这门基础课程,这是一门能给我们带来文化知识、精神财富的学科。职业院校要想将语文学科建设成精品课程,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筛选,教学内容要反映职业院校语文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职业院校语文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两个特征:工具性和基础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具备最基础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为学好其他各门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活动中。其次,在语文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经典课文,凸显语文的思想性、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成为热爱祖国的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后,要拓展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精神,提高个人修养。总之,在语文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中,学生要学会聆听、说话、读书、写作等,充分体现语文作为基础科目的特征,为学生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合理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一门题为先秦穿越手册公共选修课成为学生追捧的对象。这门课是关于先秦历史文化和风俗传统的选修课。这门课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因为运用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传授有用的知识为开设课程的基本原则,再辅以新颖的授课形式,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当转变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层次的升级,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要分析、探讨语文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创新与探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学效果与效率。在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建议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用课件辅助教学,借助直观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选准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其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感悟,注重提高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探索具有特色的规范教材的建设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有相关配套的精品系列教材,制定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等,并上传到网站,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编排、教学方式方法也在不断革新,语文课程应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院级的精品课程,笔者学院的语文教研室以“厚德、强技、勤奋、创新”为指导思想,以“一年成型 、二年成人、 三年成材”为基本原则,在汲取语文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技工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编写了校本教材《语文》。全书由“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做事”“学会励志”“学会沟通”八个单元构成。在坚持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前提下,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往协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目标。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基础上,采用生活语文、社会语文的新模式。校本教材力图以“交往、互动、反思、超越”的模式替代“目的、任务、内容、形式”的通行结构,努力打造符合“多元开放、人文启迪、能力为主、真正成长”理念的精品教材,从而明确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对校本教材的水平定位,明确将技能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措施,明确校本教材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语文精品课程不仅具有传统功能,还对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掌握具有支撑作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精品课程的建设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罗雪莲.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2]王志蔚.近年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郭孔生.略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如何体现人文精神[J].科技信息,2006(8).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