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6-05-14 04:11刘运琴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高技能人才教学改革

刘运琴

摘 要:本文从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的课程特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即对实训教学场所进行规划,编写一体化教材,培养一体化师资队伍,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探讨,借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教学改革 高技能人才

一、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的特点与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是数控加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包含数控车床编程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一门综合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性。该课程理论涉及面较广,对学生掌握综合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兼有职业技能鉴定教学任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的相关工艺分析、数控编程知识、实际操作加工方法及相关理论知识点。本课程的训练从易到难,主要有中级工和高级工两个层次的阶梯训练。训练的产品项目有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各种典型零件和企业常见加工的产品。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前,课程的教学是把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车床编程和数控车床操作实训分成三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分开独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既浪费了师资设备,又减少了学生实训时间,导致学生上理论课时听不懂,也比较枯燥,产生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上实操课时不懂编程,无法进行加工。学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质量。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施

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即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方法,将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车床编程、仿真与操作实训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使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并采用项目教学法,制订一个项目实施的详细教学计划,确定的学习目标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训技能的熟练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常用软件使用、仿真软件加工、实操加工中安全培训、刀具刃磨、机床操作及车削知识。运用一体化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实施。

1.重新规划实训教学场所

数控车间一体化教学要求:实训车间具备教学区、工作区、工具区、材料区、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的综合性教学场所。教学区要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白板、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工作区要在合适的位置配备工具箱等设备。展示区要有现代化的展示设备,能够模拟加工过程。工作区与材料区的相互位置要规划合理,并在工作区墙壁周围展出安全操作守则、典型零件的图片、常用的指令公式等内容,部分内容要定期更换。

2.编写一体化教材

编写《数控车削加工与实训一体化教程》,该教材依据《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企业对数控车工岗位工作要求与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根据笔者学院实际情况,对数控加工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邀请在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参与教材的编写。教材的编写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驱动实现理论和实操一体化教学。项目内容按照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每一个项目都包括一个零件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点、工作计划、准备、实施、检查和评价。针对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高技校生的专业技能,一体化教材突出了教、学、做统一的现代技工院校培养方案。

3.培养一体化师资队伍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实操技能外,还要能够整合数控加工课程体系,要具有企业实际加工经验,同时还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一体化教师要能够熟练驾驭教学过程,掌握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习开发一体化课程方案。在教学中,一体化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场的教学资源,采用白板、多媒体视频投影、仿真软件加工和现场操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观摩、讨论及模仿操作。学生在实操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以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项目实操结束后要对零件的加工过程做小组讨论和总结。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设备、工艺、理论更新较快,一体化教师要紧跟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学校要多选派教师走出去学习、锻炼、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一体化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每一个项目从理论到实践分为任务提出、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工艺分析、工具选择、程序编制检验、零件加工、零件检测分析、项目总结等几个阶段。此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项目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利用课余时间、晚上休息时间,主动学习,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利用学校教研刊物的资源学习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查找资料能力等。

根据学校现有设备资源有限、本着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学生先在多媒体数控车床仿真实训室练习零件的加工全过程,达到熟练操作后方可到数控机床上加工,避免了机床的损伤,也节约了加工成本。仿真实训室采用文图结合,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形式,将加工制造过程以直观生动的视频画面展现给学生,这样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与学的目的。实习教学方面,把前几届学生加工制造的优秀模型拿出展览,能够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在考核学生成绩方面,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采取理论考核、仿真操作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采用数控车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题库,全面考核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巩固学过的知识,达到精讲多练的效果,提高技能鉴定理论通过率;仿真操作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对软件操作和编程的熟练程度;实践操作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操作规范程度以及专业知识、职业能力、道德品质的综合评定。按照每部分所占比例,得出该课程的最终评定成绩。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结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充满了兴趣,不仅能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掌握仿真软件的应用,熟悉加工工艺知识及数控编程能力,熟练操作机床加工零件,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席凤征.《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改革探究[J].考试周刊,2013(72).

[2]彭湘蓉.浅析《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2011(8).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高技能人才教学改革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