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美术课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6-05-14 04:14董安良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创新必要性

董安良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积极对初中美术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和改进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初中美术教学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创新;必要性;对策

美术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在初中课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美术课程对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綜合素质提高所起的推动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代替的。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全面响应新课标改革的具体要求,针对当今美术教育的形式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活动,拓展初中生的知识面,从根本上帮助初中生逐渐地形成良好的形象思维,指导初中生多元化、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初中生对事物的判断力、认知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充分认识新课标要求和教育形势的情况下,初中美术教师还必须有效地挖掘其审美意识和能力,培养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关心,提高其对美的追求,陶冶其艺术情操。

一、初中美术教学创新必要性

有效的初中美术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对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下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初中生提高审美意识,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初中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新课标下进行初中美术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二、初中美术教学创新策略

1.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鼓励学生融入其中

在学校文化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艺术的意识培养是学校活动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同时还是有力的一个支撑点直接影响提升校园文化艺术的品位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艺术情操与人文景象。用各式各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发挥他们艺术素质能力培养方面的成效通过开展手工作品制作大赛、文化艺术节、书画篆刻大赛等教育活动丰富校园生活。通过各种途径方式使学生感受美术带来的快乐提升学生素质能力适应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发展模式。

2.引导学生自己营造适合其发展的环境

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营造尽可能宽松自由、崇尚个性的氛围在师生观念上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尤其是要有尊重、爱护和理解。从心理学上讲掌生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中更能较好地发挥学习的创造性。比如教育实习过程中在教授二年级美术课中有伏嘴巴》一课这一课需要学生通过手工先折后装饰来制作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嘴巴”在后面装饰过程中我就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材料、方式进行装饰,跟随自己的脑海中所设想的小故事来制作并且最后会用奖励的形式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真正做到改变学生一成不变模仿老师而大胆创新的目的。因而在教学和绘画实践中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爱好去选择运用合适的材料、工具、技法鼓励学生善于创新的智慧和勇气养成学生自强、自信的心理,善于表现自我的学习心理。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技法是自己感到身心的一种愉悦。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绘画审美理念

在学习中,老师会鼓励那些跟随老师模仿老师并且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学生从为这样是对的所以就忽略了“创新”的培养。美术作品是美术家用思维和智慧表现自然、创造自然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着名画家齐白石画《墨荷》不去按照客观的描绘荷花所表现的红色和荷叶所表现的绿色而是用“墨色”来突出表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精神内在。美术教育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发挥。例如在教育实习中有件申鸟变树》这一节手工课在上这节课时需要学生用彩纸将一棵树变成一只漂亮的小鸟这时我就会鼓励学生突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不用原有的概念剪裁羽毛池可以用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进行装饰在这个手工课过程中尽量培养他们有一种新的创新思维的产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注重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强大生命力潜能的个体让学生成为美术知识技能发现者与开创者重新建立学生创造性的绘画审美理念。

4.引导学生发现美,提升其审美素养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切实地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从学生的立场上诱导、调动和启发学生的个人情感,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各类美术材料和美术工具,及时教给学生必要的美术技巧和美术技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利用社会美、大自然美以及人类的优秀艺术作品,帮助他们揭示美的内涵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思维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在上课之前适时地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搜集一些美术作品资料,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一些相关资料,比如艺术家的个人介绍、艺术风格、逸闻趣事、代表作品等。

5.强化教师点评,激发兴趣与动机

初中生通过美术课程学的不是专业性的美术知识,而是生活性的美术知识。初中美术的主要内容必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未来发展。美术教师如果仅仅一味地强调学生的美术技能,就极易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机械、乏味,缺乏生活气息和个人的真实情感。美术教师的点评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美术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个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的,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点评,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应当找出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思考,并使学生将真实情感展现在美术作品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健康人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对学生进行有效且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尽量少走弯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优秀美术教师不仅仅是通过语言、仪表、辅导、绘画演示、成绩评定、板书来赢得尊重与认可的,更重要的是以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美术教学当中,将自己的角色转换为知识的创造者,将创造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探究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因地制宜、灵活地变通也是尤为重要的。

6.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打破课堂的死板氛围,教师要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借助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一些美术教学资源,和学生一起讨论、观察、体验以及感受。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及时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互动共生以及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通过一些联系生活的想象、表演、动手创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逐渐实现由“先学后教”向“先学后教”的转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积极创新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要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刷新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认识,让他们在新课程改革所推行的美术课程中体验到不一样的新鲜感。美术课程教学要融入生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提升审美素养,用身心体验生活之美,提高实践能力。笔者坚信,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初中美术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

参考文献:

[1]吕娜.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初中美术课堂的集中体现[J].教师.2013

[2]刘艳.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教学创新必要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