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2016-05-14 06:39张妮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能力训练跨文化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英语口语是一种能力,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口语能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本文分析了英语口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口语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口语能力;训练

语言与文化,是一种表达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这是不可能的学习英语。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对生活的细节,更准确的理解和准确的运用这一语言。因此,不能用简单的语言知识传授英语口语教学,必须与文化中的文化相结合。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还没有太多的重视,在国家的语言和语言的速度和习惯。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培养英语口语能力非常重要。

1 培养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语言的规范受到特定文化的制约,所以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必须学习文化知识,培养社交文化能力。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来说,商务英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文化。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文化因素体现在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商业礼仪、商业习俗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都应以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为基础。如果要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并将之应用到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之中,必须同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企业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必须要加入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對于学习者来说,了解一种语言所在的地域文化也是提升语言贴近生活需要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发展,国际间及交往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提高。例如,阅读西方国家的小说,看欧美电视、电影的过程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

2 引起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原因

2.1 缺乏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口语外语教学一直强调对语言系统的教学,及强调对语言系统知识,语音、语法以及词汇的教学,忽视了文化的导人,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不了解,从而导致语言运用上的错误。例如,因为文化习惯的不同,中西方对“胖”字的理解也不相同。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小孩子,中国人会很自然的说这个胖小子真好玩,甚至还会伸出手捏捏小孩的脸蛋来表示喜爱。但是在英语中“fal”一词却有一定的贬义。西方人经常用“cule”一词来表示孩子长得可爱,而不用“fal”。

2.2 缺乏言语交际的环境

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背诵句型,缺乏言语交际训练,处于被动地位。即使对一些固定的表达形式或习惯用语了如指掌,但是一旦真正使用的时候,也会出现错误。比如在接电话的时候脱口而出,“Who are you?”学生用非不知如何作答,但是因为缺乏联系口语机会,在真正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就会因为紧张、不适应而出错。

2.3 确定对语体的认识

语言形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制约。双方关系,内容的主题,主题的背景,沟通的方式等,形象对话形式的选择。选择错误的语言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外国人学习另一种语言。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要让学生背熟语言的规则,退离警示孤立的句子。因此,学生很难灵活运用语言。在言语交际中,他们往往不注重对方的身份,对气氛和场合讲话,不注重对自己的使用风格和导致不恰当的沟通。比如说,对于一个熟人,一个朋友用了太多的礼貌语言,或者对于陌生人,以及在正式场合使用过的随意表情。

3培养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措施

3.1在教学中揭示词汇的文化差异

作为口语教学的领导者,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英语语法规则和词汇,也帮助学生通过正确运用专业知识来规范口头表达能力。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或者没有完全掌握英语文化的知识,那么他们就在与他人沟通时必然会成为一个问题。在外语教学中,它将涉及大量的词汇。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揭示词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理解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和汉语词汇的存在不应该。此外,词的文化内涵在词汇空缺现象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意义”和“意义”的词汇意义和非对等的文化内涵,“搭配意义”,教师可以在演示教学中的学生,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3.2 创设听、说的文化环境

教师还应在英语口语课堂中设置不同的语境,灵活地选择相应的培养方法,引导学生对文化因素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以鼓励所有学生对听力和口语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口头教材,目前大部分的大学英语口语教材都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固定材料和补充材料结合起来,最好的材料是语言的知识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敢于发言。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教学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互联网逐渐进入教室,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音视频数据采集方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建议可以拓展跨文化传播的知识,利用媒体发表一些音视频资料,扩大课堂容量。例如,您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的膳食,医生,购物,约会,旅行和其他日常活动的短电影,您还可以介绍业务人员出国旅行,商务旅行等。这样,学生就有机会体验一些真实的情况,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也能加深对西方文化生活的理解。同时,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了解西方的风俗习惯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等情况。

3.4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多种口语交际环境

在有条件的学校,如果配备有外籍教师,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鼓励学生应主动与外籍教师探讨彼此感兴趣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同时,在实际交流中, 学生也练习了发音和听力,同时增强了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杨鹤澜.谈对外汉语教师对口语教材的二次开发——以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4)

[2]吕俞辉,汝淑媛.对外汉语教师海外工作跨文化适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01)

[3]靳洪刚.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1(01)

作者简介:

张妮(1997.04.07),女,汉族,浙江台州温岭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5级,应用化学学生。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能力训练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动机探究
新时期教学生活化与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积极影响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探析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