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思路探究

2016-05-14 07:41罗小云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思路小学数学

罗小云

【摘 要】德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培养创新意识较高、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的新型人才,是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如何有效实现其德育渗透,都是现今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整体上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分析概括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路与相关实践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思路

0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分,不断深化发展,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在道德教育与教学关系的论述中,指出两者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精辟的指出了教学中的教育性原则。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教育性原则的体现及德育渗透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数学在性质上属于理性学科,但其蕴含的德育因素极为丰富,数学的发展历经曲折,经过众多科学家不断探索、潜心研究,才有了如今的发展,这也奠定了数学作为德育渗透教材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适时的进行德育教育,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并通过相关文献阅读,分析阐述了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并从五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路与相关实践方案。

1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随着德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分,现今新课标更是将德育教育置于重要地位。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教育方针的贯彻、全民素质的提高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创新意识较高、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的新型人才,已逐步发展成为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传统观念中,德育教育属于语文、历史、政治等文科教学的任务,数学属于自然科学的理性学科,不必开展德育教学。但仔细分析数学教材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极为丰富,例如,数学的发展历经曲折,是科学家不断探索、潜心研究的结果,对学生创新意识等精神品德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特殊的教学设计可以很好地实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日常品德的灌输,以及师生感情的培养等德育方面的教学目的。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其德育教育渗透必不可少,通过数学具体数据与德育理论的结合,并以优美的图表形式展现,对于思想相对稚嫩的小学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2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思路与实践

2.1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虽然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基础性学科,但其实用性极强,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以及科技发展等众多领域均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对相关知识的接受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相关知识讲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育目的。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章“元、角、分与小数”的教学中,便可结合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创设教学情境,同时渗透爱惜人民币、勤俭节约等相关品德。再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章“认识图形”中,涉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教学,教师可以结合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平行四边形活动性等特征,介绍其在日常及生产中的应用——三角形支架、挂衣架等,有意识的加大德育渗透,例如讲述挂衣架便可结合“父母辛苦下班回家后,同学们会帮爸妈把衣服挂在衣架上”这一实例来渗透“孝”这一中华美德。通过教师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便能更加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报刊、广播等现代化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介绍相关知识的应用实例,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2结合对数学教学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通过对数学教学过程的改进,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一方面,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在素材选择上,内容更加宽广、内涵更加丰富,德育素材极为丰富。因此,应对德育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挖掘,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情感、生活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及其他教育形式开展德育渗透。例如,借助多媒体、电视、电影等现代化信息方式生动的展现经典的德育事件、数学科学家故事;通过进行家访、举办家长座谈会等各种活动形式,进行相关德育渗透。

2.3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自古以来,教师教学中都讲究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应严格约束自己,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以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学中通过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谨的教学,认真的工作态度等,以及某些不经意的细节处理,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达到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身教”往往比“言传”具有更强的教育效果,比活动形式的教育力度更持久,比课本的教育更为广泛。因此,身为教师应谨言慎行,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数学教育中不断进行德育的渗透。例如,小学数学中计算、应用题比重极大,需要学生们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师便可针对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同时应在教学过程中严格约束自己,达到严谨、细心;再如教室地面上有垃圾,教师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等,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道德修养。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建设,带领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

2.4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师应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适应新型的合作探究教学观念,在学生们互动交流过程中,配合教师及时的指导,有利于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品德修养的提高,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与合作精神。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数”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学往往惯于直接进行实物教学,让学生数数训练,笔者则从另一角度,运用“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无法折断”的实例,请同学们进行实际操作,并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这一实例说明了什么。由此,在数数同时,渗透了团结合作的品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和集体意识,对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也有一定的启示。

3结语

综上所述,寓教于乐,育德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德育滲透是教师的共同责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环节设计,注重德育内容渗透,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在掌握课堂基本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品德与智力能力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0(1)

[2]妮娜.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周刊,2013(23)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3.

[4]李建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45.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思路小学数学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