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 01:35庄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教师

庄宏

无兴趣的理论教学,只能使学生对学习越来越反感,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对初中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如果不是迫于中考的考试压力,就会放弃对历史的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应用一些历史小故事,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教学课堂应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故事的应用,会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还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一、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完整的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5000年经历的点点滴滴,讲述世界几千年文明的丰富事件。讲故事的学习方式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故事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各个时期的历史典故将其中长时间、大跨度的历史年份和事件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变的具体。因此,这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入历史故事的讲解,可以化解一些难以记忆的历史问题。

1.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性格和人生观形成的最主要阶段。激励人的、正义的历史故事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有重要的良性引导作用,历史故事除了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之外,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老师讲到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时,可以在授课中穿插苏武牧羊的故事,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与荣誉感。在讲到元朝崛起,南宋灭亡等历史课时的时候,可以穿插文天祥英勇不屈的历史故事,并结合语文课本中文天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历史故事符合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等还不是很全面,还是处在被开发的阶段,有时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初中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尤其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王朝的崛起与衰败的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十分抽象的,教师讲解起来也比较枯燥,而且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不强,旧王朝的覆灭及新王朝的崛起,都是些空虚的基础问题,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可能会记忆背诵,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将这段历史知识点还给教师。但是,如果教师在教授中具体说一些故事,就会加深学生对于王朝覆灭的理解,可以有效筑牢他们学习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二、历史故事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历史故事大多来源于真实的历史,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并且历史故事的内容包罗万象,情节生动而活泼,对学生极具吸引力。并且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和演绎,往往又能够给人以历史智慧的启迪,具有对事物的启发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故事在课前导语中的使用。一门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决定是否能让学生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教授的内容上,那么这个时候,教师的开场课前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平时热情好动的性格,同时也会对学习状态和情绪有所影响。所以,以往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式历史教学方式势必会产生抵触与厌倦心理。如果历史教师能够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些比较新颖的、有趣的、充满悬念性的故事,无疑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秦朝历史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秦始皇“扫六国”统一天下开始讲起,从秦始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疆域辽阔的封建强国为切入点,并在适当的时机为学生设置悬念、提出疑问:通过这样一个秦始皇统一天下,成为一代强国,为何会如此短暂的灭亡?这样的故事悬念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会被集中起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更为高涨,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2.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一节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才能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时刻保持听课状态,又能够确保课文内容顺利讲解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插入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例如,在教授楚汉之争时,教师可以引申讲解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发生的有趣故事及成语典故,等等,破釜沉舟的霸气、鸿门宴的惊险、四面楚歌的悲凉等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很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丰富了历史课程的内容,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情操。

3.历史故事在课尾的承前启后作用。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如果能够成功的使用历史故事,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对下一节学习内容的积极求知欲望,对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预习新知识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例如,老师下一次要讲解汉朝和匈奴的关系问题时,可以在前一节课的末尾,让学生回去查阅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提前给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先动手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历史是一门严谨而科学的学科,本身就是故事,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中是很有必要的。针对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故事的潜移默化中可以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历史知识和背景,从而对学习和认识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初中历史的故事创新教学,对于初中生以及初中教师来说都是很有益处的,值得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芳东.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07):12-13.

[2]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0.

猜你喜欢
初中生历史教师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最美教师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新历史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