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教学的多维教学法应用

2016-05-14 01:35王道丽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法初中语文思维

王道丽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多维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多维教学法的优势与价值,合理应用多维教学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多维教学法应用初中语文是小学语文的深化,是高中语文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教学法是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保障,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此背景下,多维教学法得到初中语文老师的关注与重视,并逐渐应用至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维教学法基本概述

(一)多维教学法概念

多维即多思考、多性能以及多功效的整合。多维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多角度、多系统的基本原则,迫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进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多维教学法作用下,学生思维不再受定向、单向的思维模式束缚,实现向灵活多变思维模式的转变,朝着现代思维方式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多维教学法,学生不再一味地机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具有创造性的接受,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多维教学法整体运用

为打破初中语文单一空间教学模式的束缚,科学采用多维教学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霍华德·加德纳,美国心理学家,于1983年正式出版《智能的结构》,明确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其认为智能结构具有多元化特点,既表现为某一独特能力,也属于多种能力的组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维教学法,以学生智能特长为依据,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多维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疑问,组织争辩

疑问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据,适当设置疑问,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同学就自己观点展开争辩,引导学生展现自我。在组织争辩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针对具有分歧的问题,坚持引而不发的原则。“引”的目的在于打开学生思路,而“不发”则指不得过早定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争辩,将自己观点与同学观点进行对比,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促使学生思维得到深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针对推测性问题,引导学生以抓住实质为重点。对于反常性问题,要求学生以求“常”为基础。最后,针对疑窦较深的问题,需给予暗示。暗示是为了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其中,暗示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边缘”暗示法,即在解决疑窦较深的问题时,老师通过设置相关的“边缘”问题,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指导学生探及问题核心。第二种,设疑暗示法,指老师利用疑问,引导学生寻求真理。第三种,“原型”触发暗示法,指在原始想法基础上,将其应用至新问题背景下,对其进行分析、审视,进而找出原型思维的不足。

例如,《奇妙的克隆》这一课的学习,“克隆”技术属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讲解本课过程中,应适当设置疑问,组织同学们争辩,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克隆。在掌握课文脉络基础上,老师设置一个问题:若克隆技术应用至人类是好还是坏?学生在面对此问题时,存在一部分同学认为好,部分同学认为不好,当然,还有小部分同学认为其既有利也有弊。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上,老师进行适当总结,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视觉看待问题,避免片面化,进而增加对事物的深层理解。

(二)把握时机,善于点拨

第一,联想式点拨法,指以学生已知问题为出发点,指导学生思考,由浅及深,由近及远,探究事物本源。好比牛顿因掉落的苹果而发现万有引力、弗莱明因葡萄菌突然死亡而发明青霉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诵读式点拨法,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加以适当指导,达到增加学生记忆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在朗读过程中,需通过语言描写,展现凤辣子的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以及巧舌如簧等特征。若仅依靠老师讲解,学生难以正确理解语句中的潜台词。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文本魅力,体会凤辣子的特征,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第三,情境性点拨法,指老师以课堂内容为依据,利用有利条件,为学生营造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讲授《桃花源记》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前提下,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借助多媒体,将一幅幅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听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画面的美好,使其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展开想象,揣测武陵渔人见到桃花源的所感、所想,为深层次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小结

总而言之,“教”服务于“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多维教学法的价值,科学、合理应用该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思路,促进学生前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环.多维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2,(07):21.

[2]黄学忠.多维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3,(06):65.

[3]王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维教学法[J].科技资讯,2015,(03):179.

[4]杨志鸿.浅谈多维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

猜你喜欢
教学法初中语文思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