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上美术课兴趣盎然

2016-05-14 18:04付强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兴趣美术效果

付强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从而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兴趣;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从而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掌握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用欣赏的目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并不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留下问题和悬念,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寻求究里。在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及让学生真正找回课堂——自主性,以及敢讲真话的独立人格方面。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有效的手段,它具有特殊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的东西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千篇一律、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变换地刺激学生,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

如学习“三原色、三间色”时,如果抽象地讲解知识,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可先用水彩颜料调配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支玻璃试管内,再拿三支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给学生,然后讲解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由哪两种原色调配而成,再拿试管做演示。当教师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支试管内,晃动后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这个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学生像看魔术表演一样看教师演示,个个兴趣盎然。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融会了地理、历史、文学和音乐等知识,营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艺术鉴赏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和寻觅未知领域里的奥秘,使得学生的思维和潜在能力在积极的探索中得以升华,实现了教师和学生间双向交流,并通过各方面知识使得欣赏课更加直观,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容规律,同时也化难为易,为学生提供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在有限的空间里加大了教学密度,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术世界的窗口”。使学生真正开启了自己的慧眼,让他们体会到了求知的乐趣、和个性的自我张扬。

四、让学生动起来

费洛伊德曾说过:第一个做游戏的儿童都像创造性艺术家一样,是在创造一个他自己的世界,是在以一种快乐的方式安排他世界里的乐曲,并赋予了极大的感情,他创造了他认真对待的幻想世界。生物学系和行为学系早已证实,游戏是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强烈要求有密切的关系。在游戏泥土过程中的想象、好奇心和无目的探索,把孩子的智能推到了极限。教师可以有意选择一些工艺课,穿插于美术欣赏课中,如:陶艺、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等一些有意思的课程,改变一些老式的教学方法——灌入式,让学生当家作主。如:陶艺课中,告诉学生假设你是陶艺家。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今天做陶并不是为了追求成人、老师的承认,而是在与土和火的不断接触中,在与泥土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快的情绪,同时更要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拓宽了立体空间的思维能力。

五、开展第二课堂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其养成爱观察的习惯。兴趣是观察的动力,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记得罗丹说过:“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碰到的不是怎么画,而是怎样看的问题。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绘画日记的方法把在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求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觉得最新鲜、最感兴趣、印象最深、最激动人心的事表现出来。这不但是学生创作搜集素材的一条捷径,也是培养学生去认识事物的习惯,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认识世界,发现事物的美,培养学生有一双能洞察事物本质特征,具有审美能力的眼睛。在生活中,使学生逐渐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教师可以组织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既活跃丰富校园文化,又提高美术的教学质量。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各种能力。由于他们分散在各个班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份资源,树立榜样,使其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形成学习中的骨干,以点带面,扩大影响,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当然在引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创新,去发现。

猜你喜欢
兴趣美术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