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是如何转化后进生的

2016-05-14 18:37邓友好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教育

邓友好

摘 要: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国策,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教育发展中,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后进生的形成有着诸多的原因,其中既有学校的原因、家长的原因、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如何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师的一道重要的难题,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工作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教育工程,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后进生有耐心、有爱心的进行教育,另外还需要教师取得学校、家长的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心理

一、后进生的相关理论

(一)定义

后进生,也就是指在学习成绩、组织纪律、思想品德等多方面或者某一方面存在不足的学生,而最主要的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或者组织纪律差。他们具备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们既不是那些因为遗传或者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神经质的学生,也不是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具有反社会行文的学生。由此可见,后进生虽然落后但是存在进步的空间。

(二)后进生的类型

1.学习暂时性困难的学生

学习暂时性困难的学生是属于个人的能力和特征正常,学习成绩差并不是智力原因,通常是由于他们比较顽皮、意志力差、任性、自控能力低造成的,他们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智力能力水平不足的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好、并且有着较强的自制力、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都存在问题,学习比较吃力,进步得也比较慢,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3.学习动力水平不足的学生。学生的性格比较马虎、也没有清晰的是非观念,再加上学习基础差,就导致了学生失去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一切的学习行为都是盲目的、被动的。

4.整体性较差的学生。学生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差,也不遵守学习的规章制度,不遵守课堂纪律,这类学生被认为是班级的害群之马,长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嘲热讽。

二、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没有学生是天生就是后进生的,它的形成有许多方面的原因:

(一)个人方面的原因

学生通常都尚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的脆弱。他们总是会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带来的压力,也会由于自身的外貌、体型、智力或者一些生理原因造成心理负担和挫败感,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造成思想极端、情绪低落、自卑感加剧,久而久之就会疏远集体,自卑封闭,最后成为后进生。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各方面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不能只重视智育还要德育同时发展,教师不能够仅仅只是教授书本知识,还应当教会学生做人。教师如果不能够因材施教,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而是对成绩差的学生冷嘲热讽,对触犯纪律的学生进行体罚,一味地通过训斥处罚来解决问题,公开打击学生的自尊,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老师、厌恶学校,成绩越来越差成为后进生。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每个学生的第一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影响最大的地方。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许多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家长的行为的影响,家长的思想品德、性格情绪都对孩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使得孩子养成娇气、任性、懒惰的性格;有的家长则对孩子的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压力过大、自卑感强烈、内心比较脆弱;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使得孩子养成了放任自流的、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心态。有的家境比较富裕,孩子有一种生来的优越感;有的家长比较忙忽视孩子,孩子对爱的渴望强烈却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变得叛逆;有的是因为单亲家庭,孩子不愿意跟外人交流产生的自卑等等情形。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开放性的发展,各种思想存在于不同的人身上,人与人之间的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由于学生在各方面还不够成熟,不能明辨是非,也不能较好的保护自己,因此就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消极的思想,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目前社会的一些现实的情况和消极的案例,使得学生都不愿意学习,认为再努力用功读书都不如别人有一个有钱的父母,觉得读书和不读书都一样,还不如早一点出去挣钱;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上网,就容易受到色情网站和暴力游戏的污染,出现旷课、打架等行为。

三、我对转化后进生采取的策略

(一)从学生个人身上着手

1.定期举办学习方法的交流讲座,让后进生了解学习基本环节的作用和联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展现出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意愿和态度。一般的后进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低,甚至无法独立的完成作业,出现抄袭的现象;在学习新的课程的时候没有提前预习的习惯,也不能独立的思考解决题目等等。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学校里要保持教室的安静,在家里的时候,家长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打电话、看电视等干扰学生,也不能让学生养成边写作业边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的习惯。另外还应当给学生制作一个作息表,合理的分配孩子的时间,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然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监督来完成。

如我班学生邓雅丽,小学四年级,上课经常开小差,注意力没有办法集中,因此导致学习成绩差成为班里的后进生。针对她的心理特点,我在讲课的时候会采取课内融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她的注意,把她的注意力转移到我的授课内容上来,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由于长期的学习成绩落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下降,这就成了心理问题了,必须从学生的精神层面去解决问题。老师和家长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疏导学生的心理矛盾,甚至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学生心理的困惑和矛盾。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后进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这类学生通常会有其他的特殊爱好,比如唱歌、跳舞、钢琴、篮球等等,有的后进生偏好文科、有的偏好理科,不能全面发展。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就要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手,去发展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在自己的优点中寻找自信。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同时可以通过某个后进生的进步来带动其他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学校方面着手

1.构建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至关重要,它主要是以学生的课外活动为主的,学生是课外活动参与的主体,校园精神就是学生精神的体现,主要包括了学生的思想行为为特征的活动,充分的体现着校园的学习风气。很多学校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和老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对后进生的关心,甚至是对后进生冷嘲热讽,这些都不是学校的创办初衷。第三是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上,需要科学的、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

2.人性化的座位编排

在教师中,座位的安排也是十分有技巧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是学生心中认为老师对自己的认可度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重要的影响。

如我班后进生林聪,以前是坐在教室的最后排,后来我将他安排在离讲台比较近的第一排,离教师的距离近,注意力可以更加的集中,更不会觉得自己被忽视、遗忘、厌弃,因此更愿意去配合老师的教学。

(三)从教师方面着手

1.教师要重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

由于学生的年纪较轻,尚不具备独立的是非判断意识,因此,学生的日常行为一定要规范,并且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在思想教育方面,一般的只考虑到学生的道德教育,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心理教育,因为如果不能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很难完成学生的道德教育。所以老师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后进生的学习和受到的关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的心理出现错位现象,因此,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保持一颗爱的心,对症下药,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2.教师要科学的看待后进生

每一个后进生都是有进步的可能的,他们也有优点的,但是有的老师对于后进生不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就是对他们冷嘲热讽,践踏他们的尊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知道后进生是可以感化教育的,只要教师可以科学的因材施教。教师应当全面的、科学的去评价学生,看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进步,给后进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培养和后进生的感情,这样都能促使后进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从家长方面着手

1.家长要注重后进生感情、思想教育

在大多数家长的眼中,他们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单纯的去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情况,忽略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思想情况。事实上,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格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父母必须时刻把孩子的成长教育放在第一位,把赚钱放在孩子之后,建立和孩子深厚的感情,鼓励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教会他们怎样去面对。

2.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智慧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教育,也是学生的终身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和父母无关,父母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成绩和物质需求,这都是极其错误的想法,事实上,很多学生的不当行为都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没能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因此,提高家长的素质,转变家长的陈旧思想观念迫在眉睫,学校针对教育问题开展家教讨论组,邀请孩子的家长积极的参与进来,培养家长去了解孩子的能力,也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后进生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

四、总结

只要有学校的地方,就会有后进生,因此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是全社会需要面临的课题。因为有比较就会有先后,没有后进生的教育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但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权利接受相同的教育,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端正态度,尊重这种差异,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各方面找到合适的策略,使后进生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陈高峰.用爱心转化激励后进生[J].快乐阅读,2013(7).

[2]乔军.“后进生”更需要关注[J].中学时代,2013(5).

[3]张国庆.浅谈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常见措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3(5).

[4]谢秀波.如何增强后进生的信心[J].吉林教育,2013(5).

[5]石少英.后进生转化策略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

猜你喜欢
后进生心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