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2016-05-14 18:37徐厚福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科研农村教师专业化

徐厚福

摘 要:我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措施和教师个体的自身因素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其严重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只有结合我县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有效地逐步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其中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能有效的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它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促进教师对教育问题的研究能力,提高课堂的把控能力。他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关键词:教育科研;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作用

自从20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理论兴起以来,教师专业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逐步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当地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即“教师专业化发展,显然也主要是通过教师专业组织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自主,推进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化与终身化,从而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系统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确立教师的专业使命,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得教师职业逐步走向一个成熟的专业”。

一、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负担重、学历层次低、专业素质低下、结构不合理、教师工作环境差等方面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负担重。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短缺,学校缺编严重,教师工作量巨大,一个教师往往带班数量过多,教师的工作量之繁重可想而知。农村学校师资短缺,教学负担沉重,缺乏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差,造成了教学质量影响,大大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阻碍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教师学历层次低,专业素质差。农村学校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虽然近几年新增了大学学历者,由于代课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相当比例,且未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难以承受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差。大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专业意识淡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欠缺。专业素质差,导致农村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低下。

(三)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结构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隐含着较为严重的危机,这突出地表现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四个方面。第一,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断层现象严重。农村学校年富力强、教学业务成熟的中年教师被城市和发达地区挖走了,这既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又不利于通过传帮带来培养青年教师。第二,多数农村学校男性教师比例较高。这种不平衡的性别结构,不利于中小学学生的人格培养。第三,在农村中小学,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很少,初级职称占绝大多数。第四,在农村学校,有的学科超编,有的学科严重缺编。教非所学。这种不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显然造成了教育的隐性浪费。

(四)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存在问题。从教师的工作环境考虑,农村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较差,专业发展机会较少。其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其一,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条件较差。在教学硬件方面,农村中小学校与城市中小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其二,农村学校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农村学校人文关怀缺失,不利于农村教师的创造激情。

二、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一)教育科研是农村学校特殊性的需要。学校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是课程的实践者、开发者和推进者。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要根据自己所处的教学教育环境,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对学生的性格、年龄、家庭环境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法和策略。现在的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开发者。通过学校教育科研,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面对的教育对象,制定出符合当地校情的教学课程,推进课程的实施。

(二)教育科研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们专业成长的途径有多种,脱产学习、进修的这种途径,对于老师们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但这种方式,农村学校的教师机会是很少的。农村学校的老师数量本来就紧张,大量老师脱产学习、进修不现实。教学中不断反思、反省、总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这种途径,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水平和悟性。第三种途径,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研究,这种途径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做支撑,农村学校中,这样的老师不会很多。

(三)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的需要。教育科研可以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任教师。大专院校毕业的同学,已经具有了做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但是距离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任教师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表达能力。人际间的沟通协调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挖掘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甚至教案的编写,教案的格式,批改作业使用的符号和标记,都是进入学校后,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次次的教学科研中磨砺习得的。从这个角度说,教学科研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催化剂。

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都能通过教育科研解决自己工作所遇到的问题,教育问题的解决无意会提高教师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参与教育科研,教育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和有机会展示,也能提高参与教育科研老师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指数。因而,教育科研也能促进教师向更高层次教师奋斗。

猜你喜欢
教育科研农村教师专业化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浅析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风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