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应用多元互动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016-05-14 19:02后亮东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多元互动高效课堂

后亮东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致力于构建有活力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教学习惯,让学生在多元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等媒体资源的运用整合中,开阔视野。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忽略学生主动探究,导致课堂互动不够,只有聚焦多元互动,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拓展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才能打造真正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灵活应用;多元互动;高效课堂

一、科学设计,发挥参与媒体的促进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参与媒体也在趋于多元化,教师要实现教学资源多元化,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等各类活动来进行信息交流,发挥其对课堂互动的促进作用,改变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旧貌,打造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詹天佑带领工程师们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的事迹,文中弘扬詹天佑为代表的工程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现在各种技术都很发达,小学生认为建铁路是很简单的事情,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大手笔来写。所以在这节课笔者的教学设计为:

(一)教学引入,多媒体播放。2005年京张铁路动工100周年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以京张铁路庆祝的宏大声势来彰显京张铁路的巨大意义。

(二)题目内涵理解,给学生讲解。找到的关于京张铁路修建的历史资料,了解当时中国在技术上落后的现状以及国际形势的不看好,在如此大的压力下,詹天佑带领的工程师们克服重重困难,凭着对祖国的热忱之心完成了我国自主设计的铁路,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所以文章以他的名字为题,是合情合理的。

(三)难点理解,文中讲到“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使用动画演示的形式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多种媒体等技术手段的渗入,将文本中干涩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符合小学生的直观认知水平,解决重难点教学的问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活动,实现参与师生的自主互动

注重课堂实践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途径,活动的设置能够带动课堂活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学习五年级上册《我是小小“推销员”》一文时,由于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到各个市场购买生活学习物品,对于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非常熟悉,这节课上笔者设计课堂情景剧表演:

(一)学生提前了解好自己所准备的物品的规格、性能、价钱等各方面的信息,课上自由结组,每组设计一名顾客和带着相同种类商品的两名推销员。

(二)现场模拟超市购物实景,“顾客”对商品进行咨询,两名“推销员”分别进行回答,介绍推销自己的商品,为顾客提供周到细心的服务,最后“顾客”根据服务态度、产品质量、价格等综合考虑选择要买的商品,相应评选出优秀“推销员”。

生活中熟悉的情节走进课堂,学生的表演落落大方,这样的小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三、能力培养,注重教学搭配的科学合理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四要素,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将课本的教学环节统一起来,形成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的观念,能听、敢说、善读、会写才是我们对真正的语文人才的要求,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学中笔者对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做了一些尝试。

如三年级上册第六组选取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几篇写景的佳作,它们为学生写景作文提供了一定的参照,文中多处用到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笔者在课后设计了“微写作”活动:

我的范文是“中华美景比比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首一青岛,青岛……相信大家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请动笔写出你眼中的美景吧……

将诵读欣赏、写作串成资源联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对教材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其功能最优化,教学有效性发挥更好。

经过这样有效的互动学习,培养的学生才是真正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而不是以往的书呆子,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铺平道路。让更多的角色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实践活动挖掘文本资源,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打造有文学素养的人才。

猜你喜欢
多元互动高效课堂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网络环境下ESP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活问,问出英语课堂“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