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

2016-05-14 19:02常伟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现象事物

常伟

摘 要: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激情。要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那就是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巩固知识,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地理;教学;设计;探析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了自然、人文;也涉及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广泛性及相对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教师要把准学生的脉搏,了解他们认知结构的水平及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为起点,求得“教的可入和学生的可接受”,并不断改造和发展他们的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地理教师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就学生的认识结构与地理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了解和掌握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

(一)搞清地理概念。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开始正式接受地理教育,他们在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学习了初级中学地理教材,内容主要牵涉到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教材中所表述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理解和认识,掌握了一定的普遍地理概念、单一的地理概念和集合地理概念,通过体验和思考,在学生头脑中构成了对客观地理事物和现象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主观反应,这是高一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原认知结构的重要部分。地理概念是人们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本质属性的认识,是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部分。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反映出学生对那些能直接感知或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影像资料间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概念理解含混不清。这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

(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人的认知结构通常是将一定量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后,将这些知识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纳入到人脑中适当的记忆位置里面而形成的。由于实际的教学过程是将本来完整的知识体系肢解后分章节地传授给学生,加上学生的思维水平的限制,不能及时、自觉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原认知结构建立起本质的联系,特别是学习某一单元知识时,更是如此。如当要求学生分析影响某一区域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同时,学生往往产生较多的疏漏。这表明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没有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三)灵活学习地理知识。初中阶段的学生一开始就缺乏用新知识进行理解的背景材料,形成了机械学习的学习方式。进入高中后,学生把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带入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而高中地理教材研究的领域超出了一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视听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范围。如太阳活动、气压梯度、气团、洋流、地壳的物质循环等等。学生难以直接从生活体验中感受,也难以直接对这些事物和现象进行全程观摩。如果这些新的知识在学生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有依托的背景材料和连接点,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进一步采取机械学习的方式,这是我们在地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教学过程

(一)实现地理知识概念达到质的飞跃。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之前,接受了两年正式的地理教育,其头脑中的原认知结构已有相当数量的地理概念,其中也不乏许多正确的或明晰的概念。虽有部分概念较为模糊,但进入高中后随着身心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增强,只要教师稍加比较、点拨,学生经过正确的思维加工,这些原有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原知识结构中建立新概念的生长点。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感性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去感知、理解新的学习内容。这样在原认知结构的支持下,学生能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从而能顺利地完成新认知结构的构建。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感知高中地理知识内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部分或片段,但由于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跨的空间范围大,运动变化的时间长,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去直接全程感知是不太可能的。如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球的温室效应、地壳物质循环、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等等。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学媒体的多样化,利用幻灯、模型、电影、录像和多媒体投影仪来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和空间分布,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化远为近,化动为静,突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感知生动活泼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方面的背景材料,克服学生机械学习的心理倾向,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总之,高考制度的改革,对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地理老师要具备宽泛的知识,一专多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广大地理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满腔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耿红芬.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2]李石永.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06(9):17-19.

[3]王跃华.课程意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1(15):10-12.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现象事物
美好的事物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奇妙事物用心看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