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05-14 04:37方小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团建设社团活动农村小学

方小华

【摘 要】社团建设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团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对农村学校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社团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理能力、自护能力、自强能力、自律能力。本文对农村小学社团的建设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农村小学社团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社团建设;社团活动

学校社团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开展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而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来说,社团建设更是一项挖掘他们潜能、锻炼他们能力、培养他们特长、为未来发展奠基的基础工程。然而,现实中我们农村小学面临的处境却不容乐观。孩子的父母亲忙着打工谋生计,很多家长不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没有能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环境,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认为只要给孩子温饱就可以了,对孩子的素质素养和特长根本不重视,有些家长则依赖于学校,学校教什么是什么,教多少是多少。所以农村学校社团建设如何进行,如何深化,活动实效如何提升,特别是怎样使农村学校的社团既能有自己的特色,又能照顾到农村孩子的实际;既能提高农村孩子的素质素养,又能让孩子一展所长,是农村学校开展社团建设时必须探索和破解的课题。本文结合实践体会,谈一下农村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做法。

一、社团建设创新求实

学生社团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严重欠缺问题,却有一种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承,社团教育则重视潜能的挖掘。社团教育强调的是个性张扬。为学生搭建一个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拓展。参与社团活动的前提是学生自愿选择,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往往就是活动的内在动机。社团活动内容丰富,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爱好与技能的广阔舞台。每个人都有希望被人承认被人赞赏,社团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表现自己时,体验到成功,更获得了自信。所以社团的建立,必须既求实又创新。

1. 根据需要设立社团

这主要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和上级相关学生赛事配套,设立一些相应的社团。如每年都举行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我们就相应设立田径社团备赛。又如每年都举办科技大赛,我们就设立了少科社团。每年都举办舞蹈大赛,我校就设立了舞蹈社等等。二是根据学校特色发展需要设立一些相应的社团。如我们学校以生命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我们设立动植物观赏社,从动物、植物的繁衍、生息中领会生命的意义。设立了爱心社,组织学生开展社区义工服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让学生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尊重,领悟生命的真谛等。

2. 根据特长设立社团

衣服可以量身定做,社团也可以量身定做,我校根据教师的特长、专长设立相应的一些社团,可以由老师根据自身的特长申报。例如,黎惠珍老师擅长十字绣,学校就相应设立学生十字绣社团,让黎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十字绣社团活动;黎丽华老师喜欢烘焙,我们就让黎丽华老师负责组建烘焙社团。又如陈敏玲老师的折纸手艺不错,我们就让陈老师开设了折纸社团,大受学生的欢迎。

3. 根据学生实际设立社团

为了提高学生写字水平,我们设立书法社团;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设了悦阅社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开设了英语口语社团;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设立了二十四点数学游戏社团等等。我们根据相关学科研究来确立社团,以提升学生相关学科素养。

二、社团活动灵活多样

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兴趣爱好得以满足,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以较好地发挥。所以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必须要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如学生的承担能力,尽量做到就地取材,以小的成本带来大的教育。切忌不顾农村学校的实际条件,盲目安排,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社团活动要真正收到实效,必须做到灵活多样。

1. 灵活安排活动时间

因为开展社团活动是额外增加的课务,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疲惫感,因此更是直接影响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和活动效果。所以,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尤为重要。我们的做法一是我们学校每周二上午安排一个小时作为社团活动的时间。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活动时间可以安排四十分钟。这样既满足高年级学生的要求,又照顾到低年级学生时间过长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二是每周二是校内社团集中的时间,而校外社团的活动时间则定在周末或其他需要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既能参加校内社团的活动,又能参加校外社团的活动,更增加了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趣。

2. 创造机会安排活动

为了让学生社团增加展示自我的机会,繁荣校园文化,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我们创造机会让学生社团展现自我,加大社团活动的内容。如学校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科技活动周、读书活动展演等等,举办校园“艺术展”“科普宣传日”“节日游艺”等活动,邀请家长参加。这些活动不但让各社团一展所长,而且加强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树立团队意识,更是让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成才舞台。

3. 建立基地扩大交流

我们学校组织学生社团参与社区的各类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如文艺、科技、体育、卫生、书画等。我们与东环街义工团、关工委等机构进行联系,建立活动基地,定期开展联谊活动,彼此互通信息,加强交流。与左边村、榄塘村委合作,开展尊老敬老活动,暖心社团定期进行慰问孤寡老人活动,为老人送温暖。这些活动既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又将学校的精神文化传播到社区。同时我们还组织社团进行参观访问。利用节假日去参观社会机构、教育基地、经济文化中心,了解当地农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开阔眼界,开展激励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这对塑造学生完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社团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开展社团活动的目的。孩子们参加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生活,而且还能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发展潜能,增强信心,促进学习的提高,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成才舞台。

参考文献

[1]高锡喜.关于农村小学开展社团活动的几点认识[J].中小学教育,2013(07).

猜你喜欢
社团建设社团活动农村小学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与高职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