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浅析

2016-05-14 13:24揭小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新课程理念

揭小清

摘要:当前,学生不喜欢政治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贴近学生,没有贴近生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指出要转变教学理念,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在生活中形成政治课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实效,构建生活化的高效政治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实效;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27

十年前,笔者带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向往,也带着年轻人的浮躁和轻狂,走出了师范学院的大门。曾认为,只要用心思考,艰苦努力,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教学成绩。初为人师,认真地备课,详细地讲解,教得很累,获得的却是学生普遍反映对政治课学习没有兴趣,于是苦闷、彷徨,甚至对教学失去了信心。静下心来思考,需要改变教法,但如何改变。学习过新课改的理念,却未能将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这是现实,也是笔者和不少教师共有的问题。笔者执教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这一课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懂得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了解公有制经济的构成、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与作用、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理解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懂得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等目标,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讲授这么多的内容,学生仅仅是把概念原理在书本上划一下,至于概念间的关系、原理的应用则是一无所知。反思自己的教学,只是以讲代学,缺乏活动环节,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无法激发他们的思想、训练他们的思维,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获得的知识是结论性死记硬背的东西。尽情的灌输,不让学生与自己的意见相左,严肃、刻板、沉寂是课堂的生动写照,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这种教学是低效的,如何才能实现高效教学,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设疑、置疑、解疑,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哪些東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设疑,能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与课时冲突的矛盾,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应该是新课程理念的实质,要实现高效教学,还需要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要做到合理、简明、有效

笔者曾执教“市场配置资源”一课,展示近期热点“地沟油”事件,为了说明市场交易存在欺诈,故要遵守诚实守信的市场规则。有学生提出:如果遇到“地沟油”该怎么做的问题,用了二十多分钟讨论,为了完成任务,改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草草完成后面的教学。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的随意性太大,课堂杂乱无章,导致事倍功半。为了避免和减少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高度关注课程标准,注重教材内容的分析,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找到教材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要了解行为主体,把“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分析学情,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学重难点,删繁就简,给学生留下悬念和时间,让学生探究,使学生学得有趣。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教学导入方面,要做到简洁,激发学生兴趣

笔者听过“价值的判断与选择”一框的公开课,授课教师为了营造出感动的气氛,播放了雷锋的资料、“最美妈妈”的故事、科学家王选的故事,还有声情并茂的解说,的确感动了学生,但时间已过去20分钟,匆匆结束视频,提出问题,但学生仍然沉浸在视频中,不愿意思考问题,而是要求继续观看。教学导入喧宾夺主,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影响教学效果。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要选准切入点,让学生为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此,教师要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加以解决,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以此来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教学导入应该简洁明了,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教学内容则是教学的关键环节。

三、教学内容方面,力求简约,做到深浅有度

在上文所提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案例中,笔者的教学只能说是“教教材”,没有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出发,通读教材,钻研教材,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结构体系,对照课程标准、分析、思考,进而对教材进行简约化的选择、取舍、整合,把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核心知识挖掘出来,明确课堂教学主线,删烦就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零散问题条理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率。而引导学生思考的最好办法是设置问题。“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那就要有好的教学设问。

四、教学提问方面,紧密联系现实,力求活泼生动

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师问得兴趣盎然,学生却回答得无精打采。照本宣科地提问题,脱离生活,问题过多使学生无法掌握学习的核心内容,甚至感到乏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了学生对重点问题的思考。笔者曾执教“多变的价格”一框,其中设置了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我国房价一直上涨,而没有下跌。这一问题是教材重点内容,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问题有一定的梯度,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问题情境中掌握课本有关知识,达到教学目的。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通过上述前后两节公开课对比看,笔者认为设置的思考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让学生合作探究,要精心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力求做到科学、合理、适用;精心调控合作过程,力求做到合作积极、主动、有序、有效,给学生充足时间,力求保护学生合作热情,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精心选择时机,力求解决疑难问题,促进师生、生生交流,让观点交流,思想碰撞,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合作学习是教学环节的一种形式,而教学环节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五、教学环节方面,要力求精省有效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主张,师生有了互动,小组讨论、小品表演、课堂辩论、讲故事、看录像等多种方式的课堂应用为政治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笔者曾经看过一节“花哨”的教学课,希望自己能够“亮点”不断,让人眼花缭乱,热闹有余而实效不足,绝大部分学生往往晕头转向,学生很难能与教师节奏一致。追求简约、高效,取消可有可无、故弄玄虚、不能起作用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让政治课成为一节高效的、有价值的好课呢?“一堂有价值的好课,智慧、丰满、简洁、本色;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给学生影响是多元而立体的。不仅有知识的丰富、技能的纯熟,更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是一趟美妙、丰硕的精神之旅。”而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成长与提升,素质教育的推行,离不开教师素质的跟进,高效课堂的建设也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与时俱进,形成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问题储备,积淀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认真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够把自己雕塑成一位受学生欢迎、敬佩和崇拜的高素质教师,完成素质教育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良好的教风、职业道德、严格的工作纪律、谦逊、礼貌、优良的文明服务,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要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方面做大量的思考和准备。对日常教学工作感悟和对每一节课精细打磨,以自己的智慧成就精致课堂,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智慧,让智慧在课堂中闪光,让生命之花在高效政治课堂中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巨思义.思想政治课教学[J].一堂好课,2007(3).

(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会昌中学 342600)

猜你喜欢
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新课程理念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