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教育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2016-05-14 07:35肖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设计说明唤醒教育

肖梅

摘要:本文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为案例,阐述了笔者以“唤醒”教育为主线开展阅读教学的实践,并结合课例分析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唤醒”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创设情境唤入课堂主题、任务生成唤起学生参与、任务驱动唤醒学生思维、对照评价唤出反思总结四个方面分析了笔者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唤醒”教育;设计说明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60

一、前言

著名教育家斯普格朗曾经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

目前,许多普通高级中学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更多地选择高强度的“魔鬼训练法”,或者采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却忽视了教育中应有的情感涵育,忽视了作为成长主体的学生潜在素质的激发。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唤醒”教育的实践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唤醒”教育,旨在唤醒学生的求学热情,让学生体味到求知的快乐、积极参与课堂的愉悦以及思维得到训练的甜蜜。

2014年11月,笔者借班开设一堂展示课,授课对象是当地一流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阅读文本是网络资源TED Talks中的一篇Every kid deserves a champion。美国黑人教育家丽塔·皮尔逊用充满激情和幽默的演講号召教育者们建立起和孩子们的良好关系。

下面是笔者的教学设计和过程:

步骤1: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唤入课堂主题

这篇演讲的主题是教育。教育家丽塔·皮尔逊历举了她自身、她母亲和她同事的正反事例佐证了:教师要爱学生,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上课铃响罢,笔者从介绍自己开始。Good morning,every kid. Im Anna from Jiangs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然后点击鼠标,呈现丽塔·皮尔逊的图片。She is Rita from Africa.Anna、Rita...笔者在重复这两个英文名字后问学生:Have you found something in common?

学生:押韵。

笔者:Yes !The two names sound rhyming(押韵)!This is one thing in common between us. Another one is that both of us are engaged in education. But she is a great educator, while I am still working on the way. Like me, you must also wonder: What makes her so successful? Lets first watch a talk given by her. After that, you may find the answer.

丽塔·皮尔逊的演讲视频播放完成后,笔者依据当时的情境即兴生成了一个问题:你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观看演讲后的心情吗?因为丽塔·皮尔逊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和幽默,学生不难找到一些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的感觉。笔者带领他们总结出四个以i开头的形容词,即4“i”s:interesting, impressive, inspiring and instructive.

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找出这篇演讲的关键词:relations。然后用一句包含relations的完整句子概括篇章大意。这样,通过创设情境,笔者就把所有学生唤入到本节课的主题——educate上来。

【设计说明】

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事件、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张爱辉等,2008)。

笔者只用寥寥数语的自我介绍和一张演讲者的图片就把学生快速唤入课堂主题:教育。而即兴生成的4“i”s更是唤醒了学生表达的愿望和思维的开发。

步骤2:依托活动的组织唤起学生积极参与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英语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为了唤起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笔者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有序的教学活动。

笔者事先把学生分成六个人一组的ABCDEF六组,同时把这篇演讲稿分成了三个段落:part one,part two, part three,其中AD、BE、CF两组的阅读段落和需要完成的任务相同。

笔者首先让各组学生阅读他们所拿到的演讲稿段落,并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见图一)。

接下来ABC、DEF中的相同编号,如:No.1,再次整编成三人新组,学生轮流把自己获悉的信息分享给其他的组员(见图二)。在这部分的信息分享活动中,笔者还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提供了可能会运用到的句型(见图三)。

【设计说明】

教师把学生唤入课堂主题后,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依托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唤起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该部分的教学环节中,笔者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与文本由浅入深的对话,获取信息,感知语言,并发展思维(罗敏江,2015)。然后又进行二次重组,利用学生间存在信息沟的事实,激发他们相互分享的欲望。

步骤3:以任务为驱动唤醒学生的思维

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在小组分享的互惠式阅读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讨论任务:Every kid deserves a champion, the key is educators.What can educators do?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表达个人观点。

在经过两分钟的独立思考后,学生开始进入热烈的小组讨论。有人总结出教育者们要爱学生(show love to students),永不拋弃他们(never give up on them)并且坚信(insist that)每个学生都会成功。还有学生联想到当前社会上教师薪水低(low salary)、独生子女难教育(tough students)等现状,提出了要教师调整心态(have a good attitude),接受现实(accept the reality),负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take the responsibility)的建议。

【设计说明】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朱智贤、林崇德,1986),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最核心的部分(陈英和,1996)。

学生的思维是一座沉睡的金矿,关键在于教师的唤醒。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了解篇章结构,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一来,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被唤醒过来并得到了有效训练(李杰、陈静波,2014)。

步骤4:借助归纳总结唤出语言运用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如小组讨论、编写对话、发表演讲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杨爱军,2014)。

英语演讲是一个说、写结合的可理解输出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构思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这节展示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就要求学生以What kind of teachers do you like best?为题,准备一份3分钟的演讲。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归纳出Ted talk的三大组成部分,即话题(topic)、正文(body)和结论(conclusion)。随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总结出演讲的语言特点是:鼓动性的语言(persuasive language)、幽默的表达方式(humorous expression)(见图四)。

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处理了部分语言点,为接下来的语言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服务。鉴于演讲的特点,笔者设计的评价对照表中除结构、语言运用外还加入了表演一栏,要求学生注意演讲的节奏、语速、与听众的交流等。

【设计说明】

这个步骤是一个围绕文本运用新知的环节。学生通过口头的输出,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唤出并发展思维能力,切实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清楚这节课最后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在开始执行任务之前,教师就将要求和评价标准告知学生,这种将评价标准前置的做法,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王佳、夏谷鸣、胡跃波,2015)。

三、结束语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内在心灵觉醒的过程。“唤醒”教育正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对人性全面、立体的唤醒。教师应该重视“唤醒”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并且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提高“唤醒”教育的艺术和能力(覃菁菁,2014)。

参考文献:

[1] 张爱辉,王淑萍,刘焕朝.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教学与管理,2008(4).

[2] 罗敏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2).

[3]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 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 李 杰,陈静波.基于思维开发的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7).

[6] 杨爱军. 基于“内容依托教学法”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4(6).

[7] 王 佳,夏谷鸣,胡跃波.上教版《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3 Science Fiction Unit 6 Nobody Wins (Ⅰ),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2).

[8] 覃菁菁.探讨学情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作用和实践方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9).

[9] 肖 梅,王洪泽.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唤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07B/08B).

注:①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B-b/2011/02/066)“唤醒:学生自主成长的实证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②本文所涉及的视频演讲内容可从以下网址浏览:http://www.ted.com/talks/rita_pierson_every_kid_needs_a_champion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215104)

猜你喜欢
设计说明唤醒教育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
“唤醒”泉城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