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

2016-05-14 08:32陈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

陈佩

摘要: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作为班主任,需要有爱学生的心,凭着爱心说爱的言语,凭着爱心关心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爱中,孩子们才能被爱所感化,真正得到成长,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关键词:爱的教育;爱的言语;爱的行为;爱的付出;爱的收获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76

一、爱的言语

1. 直接向学生表达爱

有时候我们常会因为学生一些比较成熟的表现就把他们当成是小大人了,很多道理都是理所当然地应该明白了。可是事实上,学生毕竟是小孩子,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故意跟你做对,而是真的不知道你的爱心。

去年笔者带的九年级班里,有一个很调皮的男孩子,下课的时候很喜欢上蹿下跳,谈了好几次话,每次都虚心接受,然后屡教不改。有一天中午,他又在上下楼层之间乱跑,跟笔者正面碰到,为了应付笔者的询问,撒了一堆的慌。几次谎言没过关后,他索性直接地说:“那你到底想怎样啊?”一时间笔者也被蒙住了,但笔者没极力克制,然后也坦白笔者的真实想法:“我只是想你好啊!不然你说我能想你怎么样呢?”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他顿时被震住了,笔者也发现他的眼眶有些湿润,因为笔者的一句坦诚的话,他很真诚地回应笔者:“老师,对不起!”之后当笔者再次告诉他楼道奔跑的害处时,他明显诚心受教了,之后也几乎没见他课间乱跑的现象了。

2. 尊重信任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渴望尊重。因此,班主任说话时要注意营造一种平等尊重学生的氛围,这样往往能让学生心理得到满足,感到教师语言亲切、平易近人。如“某某同学留下来扫地”是祈使句,换成“谁愿意留下来扫地”便是疑问句。实践证明,带有商讨、征询成分的疑问句委婉动人,学生爱听,而祈使句的语气却叫人有唯命是从的感觉,听来生硬、强制。不难发现,带有疑问语气的“指令”蕴含着教育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教育原则。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充当的只是“导”的作用,是问题的创设者、引发人,而问题的参与者、实践者、受启者只能是学生。

3. 赞赏鼓励学生

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几乎每个学生都是有积极的一面的,再差的学生也是想自己有好的表现的,所以多说鼓励性的话语,会让学生更有积极性,也会让他们更好地进步,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种认可,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未来的人生坐标。我们一句激励的话语会成为孩子耳边最悦耳的音乐,让他们的人生旋律美妙、和谐起来。当然这些话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很虚假的。

二、爱的行为

1. 亲切的称呼,拉近师生距离

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会给每个教师取绰号,最常见的“老班”“男神”等等,如何面对这些,往往会决定学生对你的信任。

当笔者真诚地接受学生对我善意的称呼,并同样善意地称呼他们一些另类名字的时候,笔者收获了学生诚心诚意的支持。我们班上的学生给每个任课教师都分别起了绰号,笔者很荣幸地被封为“女神”,面对他们,笔者没有恼,甚至在课堂上自我调侃“女神的上课谁睡觉的话,瞬间变女神经了!”引得一片狂笑,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后学生也很容易来问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教师没有架子,很亲切。有时候筆者也会给他们起绰号,比如我们班上有个女生,大大咧咧的,笔者就开玩笑地叫她“楠姐”,后来同学们也这样叫了,她没有难过,反而觉得这个班主任跟她的姐姐似的,很容易接纳。

2. 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学生

师生之间处理不好关系会有较深的代沟,不利于沟通与教育,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把自己变小,变成学生的同龄人,想想“假如我是学生”,会愿意做一些不愿做的繁琐的事情吗?这样想来,便会天高云淡,处理问题也能驾轻就熟。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与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同学朋友,以学生的眼光看待事情,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关心,那么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在学习中失去信心,甚至不愿与家长说的悄悄话,都会乐意与班主任交谈,寻求解决的办法。

3. 用真心换真心

班主任对待学生是真心还是假意,学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有班主任的真心,才能换回学生的真心。

笔者曾经带过一个九年级的男孩子,他很聪明,也很叛逆,和父母几乎没有沟通。通过几次谈话,笔者感受到他的孤独,他其实是渴望得到父母、教师的关注,所以很多时候言语上故意说得很难听,甚至做出很夸张的坏行为来。而父母对他获得的学习外的成功也赞誉很少,所以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与他的父母沟通后,更是发现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是高压政策的,到了九年级叛逆期,他们就束手无策了。中考前1个月左右,笔者接到父母的电话,已经晚上10点了,孩子还没有回家。第二天,笔者到教室却发现他正常的在学习。当笔者问他昨晚的情况时,他很坦然地说“我不想回去,今天晚上我还是不会回去的。”笔者很震惊,一个会正常来学校上学的九年级考生,有什么理由会让他不愿回家,更甚至宁可在外流浪一个晚上?几番谈话后,他始终坚持不回家,也根本不理解父母的爱,甚至在笔者告诉他父母很担心他的时候,讥讽笔者“他们才不会担心我回不回家呢!”其实他并不算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但他不理解父母。那天最终的结果是笔者带他回了我的家,虽然一开始他拒绝,但在自己家和笔者家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当天晚上半夜笔者家里出事了,爸爸因为胆囊结石住院了,甚至要开刀动手术。第二天,笔者便开始“忙大的忙小的”的日子,跟他很简单地交待几句话,他便同意回家了。通过这一件事,他感受到了笔者的真心,连办公室的同事也开玩笑说“你们班那个男孩子通过你爱的教育,进办公室连眼神都变了”。最终他考上了他渴望的高中。

班主任应当是爱心的使者,进行着爱的教育,一举一动都要洋溢着诚挚无私的爱,让学生的心灵充满爱的阳光,体味阳光的味道,享受着教育的真爱,在爱的天地里健康茁壮地成长。让我们用爱的教育扬起孩子心灵的帆!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中学 315174)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
如何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理解与尊重,写就幼儿教育中“爱”的诗篇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教育要行走在爱的脉络里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爱”的浅析
爱在字里行间
亲子教育中如何进行爱的教育
爱满天下,撑起爱的蓝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