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导向理念在高职思修课程中的运用新探

2016-05-28 03:33张春玲黄青燕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00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运用

张春玲黄青燕(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0;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工作过程导向理念在高职思修课程中的运用新探

张春玲黄青燕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00;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指针。在思修课程教学中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以职业道德上的“善”、职业行为上的“端”及职业环境上的“和”为教学模块,探索职业技能教育与思修课程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思修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运用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指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_2020年)》指出,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仅要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还要加强德育工作,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文件精神所体现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着德育内容。但现实中的高职教育经常充斥着工具理性价值观,以就业率为学校评估指标,将学生视为为就业而就业的“产品”,从而导致高职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失,教育也失去其最终意义。思修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德育课程,如何贯彻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弥补专业课程德育承载之不足,将工学结合贯穿于思修课的教学之中,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模式,实有研讨之必要。

一、工作导向理念应用于思修课程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德国不莱梅大学费利克斯·劳耐尔教授提出工作导向的学习理念开启了职业教育模式探索的新思路。工作过程导向思想是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在终身职业教育思潮中受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思想、工作本位学习理论和人格本位教学观的影响而发展出的一种理论。[1](P5)费利克斯·劳耐尔教授认为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2](P97)其核心要素是劳动者、工作对象、工作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产品。[3](P98)工作过程导向职教理论被我国教育界普遍认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职业教育理念的革新,尤其对专业课程建设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但对于高职思修课程而言,由于其课程体系的固有特征,诸如教材编撰偏重理论,社会生活与教材内容脱节,理论教学所占课时量大等等,以致难以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如何在思修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工作导向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从学校层面来看,工作过程导向理念往往落脚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却忽视了思修课程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规划的基本任务。然而当下许多高职院校顶层设计往往将学生视为工具理性下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将高职教育囿于职业培训的范畴,忽视了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综合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工具理性的职业教育观遮蔽了高职教育的真谛,误解了高职教育的真正价值。把学生当成没有人格意义的工业化“产品”,高职院校成了生产厂商和流水线。大学的科研和教学不仅只是传授事实与知识,大学教育对培养整全的人来说,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4](P83)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时候,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巧等显性方面的基本素质;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总之,进行工作导向的教学理念革新不仅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面,在思修课程方面亦同样适用。

从受教育者方面来看,思修课程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功能始终未能有效建立和稳定运行。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思修课程学习不够重视,不想学、不愿学或者被迫学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其根源在于他们认为思修课对自己的就业前途和未来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在经济社会快速而猛烈变化的时代,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学生的正确认知;与此同时,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理论解答。[5](P82)显而易见,受教育者已经陷入了明希豪森式的困境。这种困境的解决,除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之外,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工作过程导向理念的引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弥补课本知识的不周延性,通过实践实训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对他人的偏见心理,摒弃对社会的偏激心态,为走上社会服务大众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教师方面来看,目前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层面,近年来有很多高校对思政课教学进行了改革,但这种改革多停留在课堂内的教学方法方面,涉及到培养学生隐性职业习惯、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少之又少。整体上看,思政课教师创新意识及思想解放程度还有待提高。目前这种传统教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积极探索并深化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思修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寻找思修课程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基本的人文素养等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合格人才。

二、工作导向理念应用于思修课程的可能性

首先,教育部的顶层设计方案为高职思修课程进行工作导向职教模式改革提供了执行原则和理论指南。近些年来,教育部连续颁发了一系列文件,诸如《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等。这些文件的核心理念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素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信敬业等品质。高职教育在贯彻工作过程导向这一教育理念的同时,应当将德育与职业技能全方位融合,做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德才兼备。只有将职业能力培养与思修教育结合,才能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其次,工作过程导向教育理念与思修课程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工作过程导向教育理念是综合工作本位和人格本位教学观的影响下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也就是说这一理论基于传统理论,又超越于传统,该理论不仅注重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的目的在于“职业能力不是让从业者被动地适应外界的变动,而是主动地塑造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当已有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退化、消隐时,从业者依靠自身内化的职业能力可以在变动的职业生涯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新的职业资格”。[6](P59)因此,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理念既照顾了学生实际技能的现实职业需求,也兼顾了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的培养,这对于臻善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思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方面能有效弥补专业课程教育之不足。在思修课程教学中贯穿工作过程导向理念是高职教育应有之义,只有如此才能彰显出高职教育的本质特色,把握高职教育的灵魂。

最后,思修课程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任,职业技能或许关系到职业者的一时,但人文品格的培养却关系到职业者的一生。素质教育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抽象,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当今社会产业更新加快,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社会的风险程度愈来愈大,当社会条件发生变化、职业环境出现危机时,劳动者的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责任承担能力、明辨是非能力等等职业素质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职业素质教育已经内化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落后和更新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中调整心态,重新学习,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应当是当今高职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所以,为了更有效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思修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将工作过程导向教育理念的精髓更好地融入到思修课程职业能力培养中,这应是目前高职思修课程改革的有效选择。

三、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思修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本文借鉴工作过程导向教育的精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思修课程设计中的一个学习领域,依据现代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整合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式,探索构建理论与实践互动一体、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

首先,整合教材内容,根据教育模块配置教学情境和实践任务。依据现代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通过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调研,总结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素质要求,在尊重原有教材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按照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将教材内容整合为职业道德上的“善”、职业行为上的“端”和职业环境上的“和”三大教学模块、四类教学情境和七个实践教学任务,具体内容如下表:

职业道德上的“善”。职业道德上的“善”是成功职业人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土壤。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在环境互动作用下建构起来的一种道德理性,呈现出有序发展的态势,它是成为道德人的关键,成熟的道德认知的标志,是能够形成正确的独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7](P5)职业道德上的“善”这部分主要设置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培育职业道德两种学习情境,结合“职业经理人讲座”、“企业用人标准问卷调查”、“成功职业人——角色责任与情感设计”三大实践教学任务,重点解决成功职业人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德行规范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责任承担能力、明辨是非能力。

职业行为上的“端”。职业行为的端正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律外化于个人行为上的表现,主要通过法律制度等规范人们的行为。这部分主要包括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公共生活中的法律;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四部分,但是囿于课时数的限制,本模块主要讲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依托“角色扮演——资方劳方签订劳动合同”、“参观劳动仲裁院,听仲裁员讲解劳动法”两大活动载体,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精神、维护法律权威,培养现代职业人的法律素养,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职业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职业环境上的“和”。职业环境上的“和”

是职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这部分主要包括人生价值的创造、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择业和创业三部分。和谐境界包括自然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对职业者而言,三者中尤以人际和谐为重。人际和谐的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有论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的“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百事不废”。而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点在于共同利益趋向的一致性,基于此,在本模块设计了“角色扮演——有效沟通”、“跟心理咨询师学习情绪调节”两个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社会交往、革新创造、口头书面表达、转换适应等职业素养。

其次,创新教学新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高职思政教师在人本性、建构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下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传授接受式教学向引导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进一步探索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案例讨论法、情境模拟法、参观考察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主动建构学习目标中参与学习,使学生在主动执行学习任务时体验学习,在学习中思考,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之目的。

再次,加强校内外合作,提升基础课教学时效性。社会实践是职业行为习惯培育的根本途径。离开社会实践,既无法深刻领会职业素质的内涵,也无法将职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习惯转化为造福社会的实际行动。[8](P6)思修课程可以把职业道德教育课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渠道,放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良好习惯。比如可以通过聘请专家、优秀校友、劳动模范、企业家、法官等来校作报告,向学生传递社会、企业对人才的种种要求,或者通过社团组织学生到社区锻炼,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调研、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等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职场、亲身体验企业对人才职业道德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结论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以遵循学生和社会发展为规律、在培养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能力的同时,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的。这种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必然要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职思修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必然要在思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中不断融入职业能力——尤其是潜性职业能力的教育。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指导下,教师要不断调整充实思修课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思修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高职思修课教学中的职业教育功能,将高职思修课教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华.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价值[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王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

[6]徐国庆、雷正光.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7]张有根.谈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基于“素质冰山理论”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

[8]张有根.谈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基于“素质冰山理论”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

作者简介:张春玲,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黄青燕,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4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工作导向理念在高职思修课程建设中的运用”,项目编号:Y20143262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2-061-02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导向运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发展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的开发与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学》课程内容重构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