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6-05-30 00:25赵悦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低年级教学模式

赵悦

摘要:在音乐教育逐渐受到关注的今天,如何当好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上好一门音乐课愈发显得重要,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方法,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熟知各种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力求为一线教学出一份力。

关键词:低年级 音乐教育 教学模式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过,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儿童教育,不仅受到家庭、学校的影响,还关乎到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因此,儿童教育是每一名家长、每一个教师、甚至每一位社会人应该关注的。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级教师,如何驾驭自己的课堂,如何上好一门课,直接影响着教育好年幼学生的重大使命。

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善良,活泼好动,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十分活跃,可塑性强。这个阶段的学生,除了学习科学知识外,培养审美,陶冶情操也十分关键。因此,美育课程,精神文化,就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那么,在音乐教育逐渐受到关注的今天,如何当好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上好一门音乐课愈发显得重要起来。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

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更好的吸引学生,如何保证课堂纪律又不影响教学质量?相信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被以上问题困扰,迫切的想找到实用的解决办法。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就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我们教学的主体——低年级学生。

低年级学生,是正处于七八岁的儿童。生理上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身体上的变化有目共睹,可以观察,那么心理上,这个阶段又处于什么状况呢?

认识发展方面: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角色的突然转变,让他们不能立即适应。从幼儿园生活认识的“不随意、不自觉”——即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某些事物发生的认识,逐渐转变到“随意、自觉”,认识形式以具体形象为主,并逐渐向抽象过渡。因此,这个阶段的课程设计一定要以形象、生动为主要切入点,生动形象的课程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非刻意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能更好的达到授课效果。

感觉发展方面:研究材料表明,儿童视敏度七岁是增长速度最快。他们听觉能力已有较高水平,能区别本民族语言中语音的细微差别。①这个结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指示——运用视觉、听觉等各种音乐的姊妹艺术来为课堂服务。如采用图片、视频、音响等各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不同形式一定要为音乐课本身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另外,引用的图片和视频最好有连续性、关联性、情节性,采用故事的形式,以线索串联课堂,不但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还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在他们脑海中构架一部电影,简单的说来我们今天只听了一个故事,但却冥冥中懂得了所要掌握的知识。

注意发展方面:注意的发展与认识的发展类似,都处于“不随意”向“随意”的过渡阶段,值得关注的是,7岁至10岁儿童聚精会神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为20分钟。因此,给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授课,课程内容的把握就需要分层,何时安排轻松环节,何时安排知识环节,重点难点时长的把握等都需要精心布置。

记忆发展方面: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无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忆逐渐增强,记忆形式上同认识类似,擅长具体形象的感性识记。就像上文提到的,此阶段学生的课程设计以形象生动为切入点,将知识点串联成线,形成一个个故事的形式,加深知识的记忆。

思维发展方面: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逐渐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阶段过渡。但此时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七八岁儿童的心理特点正适用于对低年级学生的普遍教学中,将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熟、学懂,并付诸实践,将会对指导教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熟知各种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想很好的驾驭课堂,单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理论基础的学习也十分关键。所以,熟知各种教学模式也是音乐教师应必备的能力。音乐教育家曹理在《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一书中提到“参与体验模式、情境陶冶模式、示范模仿模式、行为辅助模式、探索创造模式”等八种教学模式。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针对学生此时的生理心理状况,形象生动这一特点的运用十分必要,那么教学模式的选取也以生动形象为切入点。

参与中体验: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尤其是一年级,你会发现,他们很难保证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完全安静听讲的状态,对于音乐课这种氛围比较轻松的课程,无论是对于不会的知识还是接触过的知识,学生们都想问一问、说一说,几乎任何知识点都会引起他们的话题。这种求知心切的状态特别让老师欣慰,但是课堂纪律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对音乐的学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运用参与中体验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来体验节奏,为音乐伴奏,边唱边打;用纸、彩泥等简单的材料制作乐器小模型;为歌曲画配图等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动手、动脑,参与其中。这样不但解决了课堂纪律的问题,也能保证学生的精力时刻被吸引。

情境中陶冶:之前我们提到,生动形象是音乐课堂重要的切入点。也说到采用故事性的授课方式能更好的达到授课效果。情境中陶冶,就是这个道理。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加以编排,构架一个吸引性强的故事,讲给学生,中间可以加入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辅助,将学生引入到教师用心安排的情景之中,从而达到故事听完了、知识学会了、道理懂得了的目的,正可谓是事半功倍。当然,这种模式的运用要经过精心布置,把有关甚至无关的知识点纳入到故事之中,重点难点要保证突出,其他艺术形式不能喧宾夺主等方面需要十分注意,不能是故事听完了,什么也没学到,只是凑热闹,这样就浪费了一整节课的心思。其实,作为低年级的学生,认识和注意都不能良好的受他们自己控制,那么作为教师,重复法在授课过程中的运用很关键:用几个字干脆、简单、明了的概括知识点,不断用不同形式重复提问、讲解重要知识,关键的部分把故事稍作停顿,强调知识。这样,就能保证在学生们听故事的同时也掌握所学知识。

模仿与示范:7-9岁的儿童对音乐审美态度处在“写实阶段”。他们挑选喜欢与不喜欢的作品的标准是像不像。例如他们喜欢的歌曲多是以拟人化手法写动物、植物的,写人和事的也是很贴近自己生活的。②因此,教师的良好示范,学生的用心模仿,也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关键。此模式一定要强调教师的良好示范,要以正确、形象、易学为关注点,做到高质量严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得到知识的正确性。而对于低年级学生,笔者强调了用心模仿。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差,对于技能性知识的学习达不到特别高的水平,模仿的目的是让其知道并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方法,而非一定要高要求的表现出来。另外,对于一些形象性强的动作,比如根据音乐模仿动物,他们会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过于精确的模仿不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学生的模仿只要用心即可,无所谓好坏。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懂得了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了多种教学模式,就像配备了精良武装的战士,那如何在战场上取得完美的胜利,如何将一身装备运用到极致,就需要各位老师各显神通了。针对不同状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

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作为良好的参考,但也不能排除特例的出现。如9-13岁乃至高中学生,对教材中的歌曲和乐曲逐渐能表示出自己的意见:“好听”“不好听”等。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笔者发现,随着接触到的音乐文化种类增多、时间提前,低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有些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听到音乐时产生“不喜欢,不好听、没意思”的表述。针对此种现象,教师们要注意不同学生对音乐课的反应,及时调整授课素材和方式,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所学知识、技能的特点,选取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另外,每个教学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每堂课的不同部分,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来辅助教学,来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教学模式的混合使用,需要教师很好的拿捏,不但要掌握所教学生的心理、还要驾驭所要涉及的知识,在安排好一堂课的布局之后,可以进行简单的试讲,把握时间的同时,臆想一下学生对于此部分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做出什么样反应,教师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对策,以此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说起来简单,想要很好的掌握却很难。这一点需要教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实践经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等各方面的才能。一名优秀的教师甚至可以具备当备课使用的教学方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时在课堂上临时调整授课方法的能力。

因此,想要上好一门课很难,尤其是音乐这门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的学科,既不能上得枯燥空洞,又不能因为趣味性的提高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力。如何上好音乐课,如何把握好自己的音乐课堂,可以说是每个音乐教师甜蜜的负担,甚至需要一生的探索和打磨。

注释:

①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②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参考文献:

[1]曹理.曹理音乐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低年级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