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2016-05-30 07:31鲁银芳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问题与对策高中化学

鲁银芳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也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的基础课程。所以,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与主动性,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能力与实际操作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  问题与对策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64

高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所以,高中化学教师也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效果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实践能力。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高中化学教育者提高认识,积极分析,进而得到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长久以来,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此外,我们发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有如下现象:某些学生为了按时提交实验报告,因而在实验进行前已填好实验报告;忽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现象与反常现象,甚至视而不见,更不用说去思考其原因。这也严重影响到学生实验相关能力的提升以及严谨科学态度的形成,如果再这样继续发展下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就只会成为理论上的幻想,甚至会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与进步造成不良影响。

(二)缺乏重视,投入少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但目前仍然有些教师仅是在口头强调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而从未以实际行动来加以落实。由于学校领导以及相关教学人员对化学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较少,资金相对短缺,存在实验室不够、实验仪器少、化学药品不够及实验仪器落后、老化等问题,这些都难以保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有序的进行。如氨气、乙烯的制取的这些演示实验都没法进行,蒸发、蒸馏等基本实验操作都难以完成等现象常有发生。当然也有的高中有较好的实验室,较好的仪器设备等,但这些都是留着上级检查时用的,学生平时上课也仅仅是由教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来替代。

(三)教师缺乏热情,学生实验目的不明确

当前,部分高中仅将化学实验看成是高考的一部分,其所占的分值也不高,因此教师都把眼光放在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化学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热情,学生实验目的也不是很明确.有些教师甚至将实验课程作为一种放松的手段,课前不备课,而且教学中也很少去针对实验来设置问题,更不用说去改进实验教学了。一些在学生实验之前根本就没有形成预习的习惯,实验目的、方法等都是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临时告诉给学生,学生在实验中存在不严谨、不规范、不动脑的现象很普遍,实验完成后不记录实验结果等到要交报告之前再临时拿别人的抄一抄。

二、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能力培养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际帮助。教师应认真做好必要的演示实验,挖掘素材,有目的性地设置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以激发其兴趣;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选择部分实验让单人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与独立性;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不再简单地让学生掌握前人总结的科学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这样才能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综合能力。

(二)给予重视,加大投入

高中学校应针对学生数量,开放必要的实验室,并结合新课程教材合理购买实验仪器、药品等必备的实验室用品,在物质上保障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作为化学教师,应从自我做起,切实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努力赢得学生的信赖,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相信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从而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教师努力钻研,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须将教育过程看作是把凝固文化激活的過程。因此化学实验教师在完善实验技能的同时,必须备好课,全方位掌握该领域的知识,为学生们精心设问,在课上把实验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竭力使学生明确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与技巧,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化学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感,激发实验兴趣,提高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创新思维能力,与素质教育需求相符。在设计化学实验方案过程中,需要学生应用假设、测定、观察、控制、逻辑思维、条件等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了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而了解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创造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具体的实施过程为:1.选择恰当的实验设计题,进行大胆设计,系统性规划方案。2.论证实验是否合理。3.进行反复实验,最终改进、优化方案。例如,在进行Fe2+及Fe3+的性质以及两者转化规律时,对两者的性质进行分析,再根据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实验方案,以获得两者相互转化规律。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中。因此,只有直面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更有效的解决对策,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丽玲.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与对策[J].金色年华:下,2013,12(5):81.

[2]陈勤.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

[3]陈彦梅.浅析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及其与素质教育的相关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2(26).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问题与对策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