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2016-05-30 12:01侯小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情感教育影响因素

侯小敏

摘要: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这方面,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學生自己从文本中提取意义的策略和方法。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关键词:英语阅读;影响因素;语音信息;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49

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并扩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扩展和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出如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了解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世界知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课本是阅读教学之本,而扩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扩展必须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以保证阅读教学的高质、高效。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扩展方式,都必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本知识。“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读者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理解模式、情感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也让读者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渗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阅读方法常提到的有预读、略读、浏览、依上下文猜测、推测等等。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学生自如地进行策略的切换和综合运用。

三、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阅读的主体应是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师生作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角色。教师应是向导或协助者,为学生理解和运用文章营造氛围,并随时提供帮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关注的相关知识来扩展学习。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的优化组合及和谐统一。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培养学生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

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每个单词的词义。这样,在阅读中,他们才能读得很快,更好地记住关键的信息。教师可以教学生练习划分意群或拿一些已经划出意群的短文给学生读,关于基本句型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长句中的重要信息。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对材料的阅读,抓住大意, 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关于指示词、连词的知识和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与句、句与篇的关系。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样通过不同方式使众多的句子以及多个段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一定主题的篇章。再次,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如可以归纳动词,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突出重点人物等等,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后,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文章主题,结合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选择与阅读文章主题相关的切入点,扩展文章的知识,专题不宜过大,应选择素材丰富的具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小专题,让学生能通过阅读独立或合作完成。

五、英语阅读教学应渗透情感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时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同时,教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总之,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方面,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学生自己从本文中提取意义的策略和方法。为此,不同年级应有不同阅读达标要求,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策略,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725000)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情感教育影响因素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