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2016-05-30 08:33侯立霞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幼儿教育

侯立霞

【摘 要】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 文明礼仪 行为习惯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自然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应该首先考虑。社会需要幼儿为其输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能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这就决定了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必须间接或直接地反映社会的需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幼儿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做家长的一举一动都要堪称幼儿表率,因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就是家长。一方面,请家长要积极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引导幼儿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另一方面,請家长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友爱、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熏陶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儿童在3—6岁的可塑性最强,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其进行教育,更能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利用每周礼仪教育对幼儿和对家长的具体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根据要求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环境,使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让幼儿在讲讲、看看、玩玩等亲子活动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并树立学习的榜样。因此,幼儿教育要更好地担负起双重任务,就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开拓思路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文明礼仪

礼仪教育要从小开始,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就是礼仪教育的实质性,也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常常观察教师,并自觉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平时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例如:有一次我班乐乐的妈妈临走时给他说再见,可乐乐并没有理会,我看见后忙走了过去,主动和乐乐的妈妈有礼貌的告别,其他小朋友听到后大声说道:“阿姨再见!”看到这个情景,乐乐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急忙跑过来说:“妈妈再见!”。

幼儿自己的经验也是学习文明举止的源泉。幼儿观察同伴行为的好坏,比评定自己行为好坏要快,而且看得很清楚。因此,我就有目的地对幼儿行为加以引导。每天我都要把新的发现告诉小朋友。如:我对小朋友说今天睡午觉的时候,我发现张景然对朱梦含说“请你帮我把裤子拽下来好吗?”然后说了声,谢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的礼貌行为,我都会加以鼓励并告知和引导其他的小朋友,向他们学习。“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些年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三、行为习惯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把幼儿的卫生习惯的教育作为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环境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具体的要求。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到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类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进餐、睡眠、午睡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进餐时不说话、不撒饭、不剩饭菜、睡觉时不影响别人,不能趴着睡、要右侧卧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的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标准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想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更需要幼儿的实践行动。只有这样,文明礼仪之花才会在幼儿心中扎根,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幼儿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