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冠连“反合”的生成机制研究

2016-06-17 02:28罗迪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

罗迪江

(广西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钱冠连“反合”的生成机制研究

罗迪江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反合”是钱冠连后期哲学思想的主导概念,充分展示了钱冠连独特的哲学智慧。反合的生成是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个机制的辩证统一性能有效地诠释“钱冠连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事物(思维)那么相反相克,而我们的理解(认知)却是那么相合相谐?

关键词:钱冠连; 反合; 生成机制; 整合机制; 分化机制

一、引言

探究思维与事物的变化与运动规律是哲学家长期以来孜孜追求的目标。从中国老子的“冲气以为和”思想到冯友兰的“仇必和(而解)”与钱钟书的“违者谐而反者合”思想,再从德国黑格尔的辩证法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无一不涉及对思维与事物变化运动的辩证性思考与把握,进而揭示思维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伴随着辩证逻辑、认知科学与语言哲学等学科发展,在哲学领域进行深入语言哲学研究的语言哲学家开始对思维与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崭新的思考。国内当代著名语言哲学家钱冠连(2013)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他通过对以往中西哲学辩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结合当代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提出著名的以“反合不反”和“反总趋向于合”为核心思想的反合论,建构了一个关于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既相反相克而又相合相谐的发展规律的思想体系,蕴藏着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事物(思维)一体两面那么相反相克,而我们的理解(认知)却是那么相合相谐?——可称之为“钱冠连问题”。它所蕴涵的哲学问题及其内在机制在中国外语界语言哲学中显露出智慧之光,丰富了我们对思维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辩证理解,也为国内学者对反合概念的理解提供哲理之思。因此,反合被视为哲学范畴的一个概念结晶体。那么,反合概念究竟为何物?它的生成机制是什么?

二、反合的概念结构

反合是钱冠连从老子哲学的“正反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逻辑辩证继承与发展过来的概念。钱冠连剔除了正反合概念中“正”在方法论意义上的表达,采用反合作为哲学本体论上的概念以讨论思维与事物的变化运动,表现为一种辩证法的综合新本体论:它把方法论意义上的“正”消融于本体论意义上的“合”,主张反合是处于一个异质性综合的自然生成网络之中,两个相反性质彼此矛盾着最终又彼此相反相成着。一般地说,在前后相继的理论更替过程中,每一种新理论都从特定角度消解了旧理论的某种疑难,因而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恰当性(任晓明、桂起权,2012)。因此,反合在哲学里能够表征与承载着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具有强大的术语索引之力,从而赋予了反合更丰富的哲学内涵,并使其成为自己哲学体系中的主导术语与核心概念,其本质涵义可界定为:(1)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相反相成;(2)一个思维过程、一物、一事件的内部矛盾与对立着两面的转换;(3)突出反也守住了合,即“相反状的合”,合字是核心词。反合就指向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它以相反性质的方式表征思维与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使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具有反合性质,从而决定了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运动规律的反合式踪迹。那么,属于反合范畴的必然是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所有一体两面的思维与事物才构成反合范畴。反合就成为了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实在体,每个一体两面的思维与事物都必然内在地先反后合的变化与运动而朝向于“合”来发展,最终趋向于“稳妥的合”。

(一)反合的逻辑内涵

两个相反的意义集中于同一形式、两个相反的形式集中于同一意义、两个相反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组合在一起的情形是普遍存在于自然语言之中的,也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之中的。这种反合式语言表面上看是相反相克的,从根本上说又是相合相谐的。我们假设有一个A包含两个相反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A1与A2,那么A1与A2的拼合或(与)揉合就成为一体两面的反合式语言B。我们把一个A包含两个相反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A1与A2称为反合等级。何谓反合等级?它是指一个反合等级包含同一语言范畴下两个相反意义的可拼合或(与)揉合字/词(组),并按相反意义程度或反合程度排列。这种等级将采用下列由语言表达式A1与A2组成的对立集合的形式:。那么常见反合等级A1与A2之间的拼合或(与)揉合就形成了反合式语言B,从而建构了一个具有反合性质的综合涵义体C。那么,反合式语言可定义为:A反合于B,当且仅当:必然地,对于任何事物A1和A2,A1和A2在A类的一体两面的性质上是相反的,那么A1和A2的性质在B类的性质上也是相反的。

在思维与事物的变化运动过程中,一体两面形成了独有的反合表征能力,即不受表面上相反性质干扰的内在辩证互补表征。反合表征能力是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变化与运动的反合性能力。表征的反合性越强,涉及的辩证互补性越强,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多种涵义的综合辩证体。正是这种反合表征能力构成了反合的逻辑内涵。例如,A类包括一对互为相反性质的A1“左”和A2“右”,B类就包含着由A类相反性质的A1“左”和A2“右”融合而表征为“左右”,其涵义C表征为“左面和右面”与“支配与控制”。因此,反合表征能力的本质在于包含并超越A1和A2的简单之和,生成一个形式综合体B而表征出的涵义综合体C。换言之,一体两面的A1和A2以相反性质的形式被表征于形式综合体B,并把形式综合体B投射于反合性,生成于反合性所映射的涵义综合体C。当然,A反合于B也包含两端字(词)。如A类中相互矛盾对立的A1“停止”和A2“释放”,A1与A2的反合就具有了综合性质的B“舍”。这类两个意义相反寓于同一字(词)的两端字(词)可称之为意义两端字(词)。与之相反的是形式两端字(词)——同一意义寓于两个矛盾对立的形式之中。例如,两个形式相互矛盾的ravel/unravel之意寓于“拆散”、thaw/unthaw之意寓于“融化”、strip/unstrip之意寓于“剥去”、rid/unrid之意寓于“除去”。

(二)反合的概念范畴

在反合论的建构过程中,钱冠连十分重视对反合概念的处理及其在自己哲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钱冠连强调,不重视术语概念的梳理,就等于拆掉了语言分析这个平台。钱冠连为此所采取的基本策略是将反合术语提升为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使得一体两面的辩证互补性、整体融合性和相反相成性得以彰显。于是,反合被提炼为一个本体论意义上自然而然的、必要的哲学范畴中的概念结晶体,构成讨论哲学问题的一个方便的语言框架。从本质上说,反合是一种反合性的还原论,将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各种关系还原为一种原始的、简单的概念结晶体。那么,钱冠连如何论证反合作为哲学范畴的概念结晶体呢?

一是通过梳理与融通老子的“冲气以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冯友兰的“仇必和(而解)”与钱钟书的“违者谐而反者合”思想来证明。钱冠连认为,反合作为概念的结晶体,它建构了一体两面的全部关系、图景与现实。显然,反合能够以词语的陈述方式直接结晶出具有独特意蕴的哲学概念,不仅是一体两面的存在之序,而且让反与合形成显豁的对立关系,便能够索引出万物是对立中的和谐事实。这样,反合在一体两面的相反相成过程中获得了本体论性的概念,从而具有较强的术语索引之力。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概念,亦不是可以随意撤消的,而是人类在处理一体两面过程中可以随时真切地感受的实在,最终成为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之居所。简而言之,反合之所以为反合,是因为反合是稳妥的合,表达一种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生存状态的隐蔽和澄明的双重运作,即反与合之间相克相谐、相反相合、相辅相成的智慧的生存哲学。

二是通过验证反合的术语索引之力来证明。反合能够索引出音声相和、两端字(词)、反合式字(词)组与(汉)两个并列的半句等几个自然语言的反合式语迹。可以说,反合是钱冠连对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变化与运动规律实现的抽象与简化,其目的在于反映反合的术语索引之力与哲学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力。反合通过自身的术语索引之力来建立反合式语迹的实在性,其实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实在性。它以辩证生成的方式将反与合统一为一个整体,成就了反合术语成为一个完全的概念以及理论上的解释功能。它既可以解释人的存在方式、思维与世界,又可以加深对自然语言的认识。可见,反合概念让我们透过相反相克的现象看到相合相谐的本质,让我们领悟到反合式语言所蕴含的完善之美与和谐之美。

三、反合的生成机制

为什么我们的事物(思维)一体两面那么相反相克,而我们的理解(认知)却是那么相合相谐?这涉及到反合论之根本问题与内在机制的追问,成为了钱冠连后期哲学思想的智慧之思。反合成为了反合论的核心思想,其智慧之光映照着钱冠连哲学思维方式的独有特色。反合不是一个静态的哲学范畴,意指:一体两面先反后合的变化与运动的结果,即对立面先是矛盾斗争(反),后来达到新的统一体即新的平衡(合)。反合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任何一个一体两面的思维与事物都不是现成的,都是在一种既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动态行为过程中发生并生成自己的。即,反合就是成就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反与合而让两者融为一体,进入智慧之中而成为其存在之居所。这种动态过程实质上就是反合的生成过程,而生成则成为反合之所以成为反合的内在机制。

(一)反合的生成思想

在钱冠连看来,反与合的生成是自然的,起之于思维与事物变化和运动自身,不是人为从外部强加的。反与合两者便共同、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相反相成的实在性,既是生成的反,又是趋向稳妥的合,从而获得相反相成的动态生成能力。反合就是一体两面的思维与事物从反中生成,又向合聚集。钱冠连将生成思想注入反合论中去,从而使反合概念具有了生成能力而变得动态起来了。反合的本质乃是生成。有了生成的能力,新事物才能够不断产生(金吾伦,2000:188)。反合的生成总是透过自身内在机制,把相反相克的性质在生成过程中整合为一个相反相成的整体,成为一个反合的事物。从根本上说,反合是人类探索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既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变化和运动规律的过程(罗迪江,2015)。那么,钱冠连是如何将生成思想注入反合论之中的呢?

首先,钱冠连把反合视为自然生成的方式,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相反相成。虽然强调生成的“自然性”,但是他并没有论述反合的是如何通过“自然性”生成的,这样我们就难以充分了解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是如何生成的,这就是我们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不过,通过“自然的生成”概念,他实际上已经对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变化运动规律做出了解释,即一种基于“自然的生成”的一体两面的系统演化,所采取的是带有生成性的解释来树立自然语言中业已存在的那些反合式踪迹,并按照反合的程度梳理出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变化与运动的系演化的辩证路线。反合的生成思想,扬弃与消融了反合等级之间的对立,让反合朝向“稳妥的合”发展。从本质上说,反合是动态生成的,它把一体两面的思维与事物从相反相克的状态中抽取出来而让人在其相合相谐的生成状态之中看到钱冠连问题的辩证统一性。例如,如果没有反合的生成能力,人们就会按逻辑推理出“救火”指的不是把火扑灭,而是“抢救火”。而恰恰相反,两端字B“救”属于反合式语言,具有两个相反性质A1“帮助对象”与A2“扑灭对象”。因此,救火所生成的意义是具有反合性质的意义。换言之,救即是灭,救火即是灭火。反合式语言的意义并非按逻辑的同一律来推理,而是按照反合的生成能力来对反合式语言进行反合式处理,反与合之间的处理必然需要辩证生成思维的表述与诠释。这样,如果A是A,那么-A却等于A。反合在生成的过程中,既反又合,反是趋向于“合”的反合;合是通向“稳妥的合”的反合,而“稳妥的合”的反合是反合更为本源的方面。这样,钱冠连问题就映射出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和谐之美。

其次,钱冠连认为反合确实具有索引之力,索引出万物是对立中的和谐的事实。什么样的术语或表达式,便索引出什么样的事实。反合不是基于形式逻辑的推理,而是一个辩证互补性表征,并赋予其一种独有的生成机制,能够自我生成,并指引两个性质相反的一体两面朝向“稳妥的合”发展,而且外部强加给予的。同时,它也不是两个相反性质的简单相加,而是两个相反性质之间动态作用而生成的辩证互补综合体。这便是具有索引力的反合生成机制,它能索引出如下反合式语迹:一是音声相和:音与声反合拼音而拼出和谐的音节,从而生成了自然语言;二是两端字(词):例如“败”具有两个相互对立的义项“自身失败”与“战胜对手”;三是反合式字(词)组:例如,虚与实,生成了反合式词组“虚实”。此时,虚实就不仅仅是虚与实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生成作用下产生了与“虚实”相关的与更宽广的涵义综合体:(1)a真伪;(1)b不掌握或虚或实的内部情况;(1)c国力的强与弱;(1)d指人体阴阳的消长。

(1)a. 夫事有虚实,法有是非。(《后汉书·度尚传》)

b. 向者不知虚实,故败。(《汉晋春秋》)

c. 存亡在虚实,不在於众寡。(《韩非子·安危》)

d. 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素问·宝命全形论》)

两个性质相互对立的“虚”与“实”的组合,其意义生成既是“一个动态的语言表义功能过程”(罗迪江,2014),又是一个自然的“受限生成过程”(Holland,1998: 10; 罗迪江,2013)。这个过程既生成了“虚实”,又生成了与“虚实”相关的具有多种涵义的综合体;既是反合的索引之力,亦是反合的生成能力与生成机制,生成出相反相成的自然语言。有了反合的生成能力,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之间才能产生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规定、相互反映、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生成新的有机整合的和谐综合体,表现出反合生成过程的自然性、动态性、非线性、涌现性、互补性与整合性。换言之,反与合缺一不可,处于相反相成的张力之中,这种张力使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生成一个和谐的、互动的、辩证的综合体。生成化了的反合就不再是机械意义上的相反相克的概念了,而是成了某种自然的相反相成的实在性。这种生成化了的反合真正被摘掉了“机械”、“相反相克”的帽子,而成了真正“自然”、“相合相谐”的概念了。确切地说,反合是反与合之间动态而生成的相反相克与相合相谐之间的统一。那么,这个能使思维与事物的反与合的动态生成起来并含有索引之力的生成机制究竟是什么呢?

(二)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的辩证统一

思维与事物作为一体两面,其两面之间的变化与运动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自然生成的。因此,其生成必然存在一种机制支配着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变化与运动,并为之提供解释。Zipf(1949: 20ff)指出,在语言学领域存在着两股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力量:整合力量(the force of unification)与分化力量(the force of diversification)(姜望琪,2003:153)。根据一体两面的辩证互补关系,这两股力量在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变化和运动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是支配事物与思维一体两面运动规律的内在机制,即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组成的反合生成机制。这个机制是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变化与运动的双重加工机制,通过形式的分化而指引出反合本身的整合,最终在本质上遮蔽了形式上的相反。整合机制是以形式或意义整合为目标,蕴含着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之意,意味着反合是“合二为一”的,相当于海德格尔(Heidegger 1971:198)的“物化着的物之聚集”之中的“聚集”概念;而分化机制是以形式或意义分化为目标,蕴含着相互对待、相互对应之意,意味着反合是“一分为二”的。反合的生成机制,指明任何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变化和运动都具有相反相成性,都是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之间辩证统一的反合观。因此,反合观所把握的旨在把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相反性质整合为相反相成的反合实在者。换言之,一体两面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基于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之间互相矛盾对立的力量进行动态的转化而趋向于“稳妥的合”的辩证生成过程。这个辩证生成过程就表明了,钱冠连所采取的是一种基于自然主义的生成论,强调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变化与运动的自然生成方式。以两端字(词)“披”为例(钱冠连,2003:189):

(2)a. 披(上)雨衣、披星戴月、披坚执锐、披红戴绿

b. 披阅、披露、披荆斩棘、披沙淘金、披肝沥胆

A类性质中的A1“覆盖”与A2“打开”在表面上是相反相克的。然而,在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整合机制的支配作用,这种机制促使A1与A2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合二为一”——生成汉语两端字B“披”,其涵义C在分化机制的作用下,“披”的涵义“一分为二”为A1与A2,从而产生意义综合体CB“披”,(2)a就属于A类性质中A1的涵义;(2)b则属于A类性质中A2的涵义。这样,反合是一个动态的辩证发展过程,显出了反合式语言的非线性与辩证互补性特征。换言之,一体两面之间在表层结构是相反相克的,在深层结构上是相合相谐的;其内在的表征方式是辩证互补的,而不是绝对的对立矛盾的;其表征特征是综合性与非线性的,而不是对立性与线性的。从根本上说,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是“合”的。只有一体两面的“反合”才能真正契合我们活生生的存在,契合思维与事物的实存,契合一体两面变化与运动的规律。

钱冠连反对二元论的排斥性,坚持辩证主义的互补性,试图挖掘出“反”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对形式上的相反性的超越,这是一个让“反”在“反合“中得到整合的动态过程,也是让两个性质相反的“反”的生成具有互补性与新颖性的涌现过程。反合既是对当代语言哲学从传统辩证优位到辩证生成优位的发展趋势的一种观照,也是对语言哲学研究的两种倾向(专注形式哲学的逻辑主义和专注分析哲学的生成辩证主义)的调和。因此,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是由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构成的反合生成机制作用的结果,这是对二元论的摒弃与超越,也是对辩证主义的更改肯定与进一步发展。对于A类(反)性质相反的A1与A2,在形式上属于“反合等级”就可以整合为B类性质的反合式语言(反合),反合式语言的意义就生成了C类性质的涵义(稳妥的合),(稳妥的合)涵义C可分化为在A类性质上具有两种相反涵义的A1与A2(下图用虚线表示反合式语言的涵义分化是人类认知推理的结果)。这样,两个性质相反的“反”通过栖身于一个更大的“反合式语言”而生成了“稳妥的合”,同时又反过来对“稳妥的合”起到推动与发展的作用。基于此,反合生成机制可表述为图1。

图1反合的生成机制

图1表明,合本身总离不开反,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本身具有“反-合”二重性。反合的生成机制让一体两面的思维与事物在一个“反→反合→稳妥的合→反→……”的辩证境域中显现。“反”与“合”在这个辩证境域中循环往复,不断地生成新的思维与事物,最终获得稳妥的合。“反”的东西在反合论的视野里得到了生成的指引,它栖身于更高层次的“反合”之中而获得了存在之居所,“合”因“反”自身的内在扬弃而生成反合式的事物与思维;而“稳妥的合”在人类认知推理的过程中,其涵义出现了分化,从而生成更高一级的“反”,如此循环,永不停止。这样,反合论思想超越了反与合的对立思维,建构了新型的消除反合对立的生成辩证思维。它不仅是对思维与事物的“真”的思考,而且也是对我们人类“认知”的思考,这就能很好地解释“钱冠连问题”的本质内涵。反合通过生成机制进行自身的扬弃而最终实现反合式语言通向“完美”之合,它所显现的哲学力量取决于由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之间的辩证统一而建构起来的生成机制。换言之,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变化和运动是反合的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结语

钱冠连从哲学的本体论性与逻辑的辩证论性研究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开辟了探索一体两面问题的新视野,为研究一体两面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这种研究让我们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上发现,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的辩证统一体构成了一体两面变化与运动的内在机制。反合就是从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反”到其“稳妥的合”的动态生成过程。生成之反合乃是作为反合之生成而成其内在机制的。我们看到,钱冠连已把反合的本质由“反”推进到反合共存的“反合”,再由反合的互依互存趋向“稳妥的合”,让我们领悟到反合概念与“钱冠连问题”逻辑思维的独特阐释。这样,钱冠连的反合不再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反合,而是本体论性与辩证互补性共同作用于其中而形成的综合化的反合。它从认识论上消解了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的二元对立,从本体论上扬弃了二元对立性质的矛盾性,从方法论上弥合了反与合之间对立的鸿沟,有效地解决了一体两面的辩证互补问题,所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姜望琪.2003.当代语用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吾伦.2000.生成哲学[M].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罗迪江.2013.基于CAS的语言迁移的生成过程探析[J].外国语文 (5): 75-79.

罗迪江.2014.论语言适应论的生成观[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3): 62-66.

罗迪江.2015.钱冠连的反合论思想分析及其意义[J].外文研究 (1): 32-37.

钱冠连.2003.语言全息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钱冠连.2013.论反合及其语言踪迹[J].当代外语研究 (1): 6-13.

任晓明,桂起权.2012.试论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J].自然辩证法 (3): 1-6.

HEIDEGGER M. 1971.Poetry, Language and Thought[M].HOFSTADTER A(trans.). New York: Harper & Row.

HOLLAND J H.1998. Emergence: From Chaos to Order [M].New York: Addison-Wesley.

ZIPF G K.1949.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M].Cambridge: Addison-Wesley.

[责任编辑:许莲华]

An Investigation into Qian Guanlian’s “Opposite-accord” Generative Mechanism

LUO Dijiang

(SchoolofOrientalLanguageandCulture,Gu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iuzhou545006,China)

Abstract:“Opposite-accord” is one of the leading concepts in Qian Guanlian’s late philosophical ideas, which fully shows his unique wisdom of philosophy. This concept, referring to a generative mechanism,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nification mechanism and diversification.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of these two mechanisms can effectively answer “Qian Guanlian’s Paradox”, namely, why things/thoughts in opposition are so harmonious in our understanding/cognition?

Key words:opposite-accord; generative mechanism; unification mechanism; diversification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15-10-26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维索尔伦的语言适应论思想研究”(KY2015YB175) 。

作者简介:罗迪江(1974-),男,硕士,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语用哲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6)01-0113-06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警察腐败生成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
试论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内在生成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情感催生权威:小学教师权威的生成机制探索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商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生成机制研究
神奇婚姻故事深层叙事程式探析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