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语篇的语域混合视角阐释

2016-06-17 02:32马云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域幽默

马云霞

(西北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 兰州 730070)



幽默语篇的语域混合视角阐释

马云霞

(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兰州730070)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模型确立了语境因素和语义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依据Halliday语境模型及其语域理论,考察幽默语篇的语义系统与对应语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分析发现:语篇的语境因素与相应的语义及其体现形式之间存在某种“不和谐”,产生语域混合,听众/读者的“期待落空”导致幽默发生。语域混合出现越多,幽默效果增强的可能性越大,从而产生“幽默叠加效应”。

关键词:幽默; 幽默语篇; 语境因素; 语域; 语域混合

一、引言

幽默是人类的区别性特征之一,在表达情感、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幽默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柏拉图(Attardo,1994)在《斐莱布篇》(Philebus)中将幽默定义为“快乐和痛苦混杂的复杂心灵感受”(“a mixed feeling of the soul”;“a mixture of pleasure and pain”)。 康德最早给出幽默的完整定义:“从期待到期待落空的突然转换”。幽默经典理论关注幽默的来源,主要有乖讹论(incongruity) 、优越论 (superiority)和释放论 (release),其中乖讹论影响最大。“乖讹”指的是“不和谐、不一致、不合常规”。“乖讹论”认为,发笑的原因是:非理性或非常规与理性与常规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唤起接受者的认知努力,最终消解使其得到放松。很显然,乖讹论是从接受者识解的角度解释幽默生成机制,强调幽默的认知性。

语言学倾向的幽默理论,如Raskin提出的语义脚本幽默理论(SSTH :Semantic Script Theory of Humor)以及Attardo(1994)扩充改良后的普通言语幽默理论(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GTVH)都是乖讹论的延伸。这类语言学幽默理论强调“幽默依赖于期待落空”(defeated expectations)(Goatly,2012)。本文将以乖讹论为理论依据,分析语篇中幽默的生成机制。

基于语境的汉语幽默语篇研究不多。徐真(2012,2014)构建了语境框架,包括物理维度、时序维度和经验维度,并依据此框架对英汉情景喜剧的幽默做了对比分析。高胜林(2001)探讨了影响幽默效果的几大因素,即表达者的角色及场合、心理距离的控制、接受者的个体差异、时代民族的文化背景。于立蕾(1998,1999)通过分析宏观语境及微观语境对幽默的影响,探讨了幽默与语境间存在的一些内在规律。这些研究没有立足于严格的语言学理论框架,仅对幽默生成机制做了定性的描述,论证语境之于幽默生成的重要性。

本文详尽描述了汉语幽默语篇怎样打破语义系统和语境因素固有的相互预测和制约关系,形成“不和谐”的语域混合,从而导致听众期待落空,生成幽默。一方面尝试性地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模型中的语域理论来诠释语篇幽默的生成机制;另一方面,检验这一模型对汉语幽默语篇的阐释力。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模型和语域理论

基于Malinowski和Firth的语境思想,Halliday(1978,1985)构建的语境模型将语言内部系统和外部语境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由字系/音系层——词汇语法层——语篇语义层——语境层组成并逐层体现的抽象语言建筑。该模型“以其语境变量和语言纯理功能的耦合研究而产生了广泛影响”(朱永生,2005)。

Halliday的语境模型中,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处于同一层次,是系统与实例的关系。与语言系统关系密切的是情景语境,它包括三个变量:话语范围(the 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he 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the mode of discourse)。这三个语境因素对语义选择起制约作用,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系统关系(systematic relation)。制约和体现关系意味着语境和语篇之间可以相互预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情景预测语篇,也可以通过语篇预测事件的情景(Halliday,1978:62)。语境因素与语言元功能及其词汇语法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

表1 语篇与情景语境 译自Halliday & Hasan (1985)

语域理论是Halliday语境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域(register),是与情景语境因素相关联的语义组合(Halliday, 1985:38),它不仅包括意义,也包含习惯表达、词汇语法和音位特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域在同一语篇混合使用,就出现了语域混合现象(胡壮麟,等,2008:279)。

三、幽默生成的语域混合视角阐释

语篇加工的过程是双向的,读者依据功能成分构建情景语境,又反过来根据情景语境因素预测语篇中的语义和词汇语法。幽默的生成依赖于“不协调、不一致”因素,这种因素怎样产生就是幽默语篇的关键所在。幽默语篇所建构的三个语境因素与其相对应的语义系统之间可能出现各种“不协调”,从而导致两种或多种语域出现在同一语篇中,形成语域混合。

1. 为了语篇的幽默

为了更生动轻松地表达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语篇作者使用的词汇语法形式与建构的语境因素中的话语方式发生“冲突”,语篇意义和话语方式的不和谐导致语篇中两个或更多的语域同现,形成语域混合。读者在两种语域之间不停的切换,在“期待—期待落空”的认知释解过程中获得愉悦。如语篇1:

我们一家三口为了糊口“兵分三路”:我在赵国首都起五更睡半夜读书码字补习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的俗文化痞文化鸟文化锄草松土施肥浇水,我是家里的“精神领袖”,目前还没有码出雄文四卷。媳妇在工地为建设美好的新某市做贡献,媳妇是我的“领导”而且是家里的最结实的经济支柱。儿子在中国首都几乎天天加班认真刻苦废寝忘食学习手艺苦练基本功。总之,一家人都在为祖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辛辛苦苦增砖添瓦劳心又劳力,我们家是咱国无数个家庭的缩影。

语篇1发表在新浪微博的个人日志中,作者讲述自己的家庭成员状况,语篇的语境因素如下:

话语范围:讲述家庭成员情况;话语基调:朋友之间、不相识却似朋友的作者和读者之间;话语方式:书面散文体语言。

根据语境因素,我们以读者的身份建立对语义系统的期待:概念意义主要表达妻子和孩子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物性系统中,主要使用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表达,环境成分为城市、工作单位等地点或者描述工作生活状态的副词;人际意义是对平等亲密的朋友提供信息,体现为直陈语气的言语功能;语篇意义为拉家常式的书面口头语言,体现出词汇密度低、组织随意、句子结构复杂的口语特征,主位选择家庭成员称谓。

回到语篇中检验对语义系统的期待: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符合期待,但是语篇意义的体现使我们的期待落空。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尽管在预料之中,可是主位和述位之间搭配不协调:“我们一家三口”、“媳妇”、“儿子”、“一家人”等主位属于口语式称谓,而其述位“兵分三路”、“起五更睡半夜”、“精神领袖”、“经济支柱”、“领导”、“增砖添瓦”、“缩影”等属于正式书面语域。

2. 为了人际的幽默

很多情况下,语篇作者不仅想用幽默方式表达概念意义,而且想通过非同寻常的语言形式更好地传递人际意义,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时候作者所建构的语境因素与语义系统的“冲突”就表现为“人际意义与话语基调”不一致、“语篇意义和话语方式”不和谐,如语篇2:

此次茅奖评选是实名制大评委制,评选很民主很公正,像超女比赛,连在河南乡下的我妈都注意到了。我妈比我紧张,几轮投票当中,当我得满票并列第一名的时候,我妈说这个评委会是有水平的。当我滑到第六名的时候,我妈开始怀疑我,说你写得到底怎么样?当最后知道我获奖之后,我妈说评奖就要这样评!

中国当代写实主义作家刘震云以诙谐幽默著称,语篇2是他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语境因素和语篇语义特征的对应关系分析如表2。

表2 刘震云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感言的语境和语篇分析

话语范围和语篇的概念意义及其词汇语法结构之间和谐一致,相互对应。获奖者在颁奖典礼上要表达的经验意义大都是作家的心理感受和对奖项的赞誉,体现在及物性系统中,应该是心理过程、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刘震云主要使用了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以及一系列与评奖有关的词汇讨论了他参加茅盾文学奖评选的经过。

话语基调和语篇的人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超出听众的期待。颁奖典礼出席者包括获奖作家和评审委员,他们属于文学圈的同行,地位平等,内心深处却存有“文人相轻”式的复杂敏感的情感。获奖人发言表达的人际意义不是获取信息和物品/服务,而是表述个人情感和评价。这样的话语基调下,怎样表达人际意义大有讲究:既不能张扬地谈论自己的获奖后喜悦和对奖项的赞誉,又不得不谈论评价。刘震云使用的语法结构是否体现了这样的情态意义呢?语篇中的几个命题常规地肯定表达了茅盾文学奖的属性(民主公正、实名制等),然而,命题的有效性却并未使用明确的情态取向来表达,而是选用“连在河南乡下的我妈都注意到”、“我妈怀疑”、“我妈说”等几个投射句来表达。人际意义的体现可以选择“更为间接、婉转的语气与更加复杂的词汇语法形式来实现以维护或调整话语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产生语气隐喻。”(刘承宇,2005)作者认为这种投射句是一种语气隐喻,也是语篇蕴含幽默所在之处。

“连在河南乡下的我妈都注意到”等这样的由投射句表达的语气隐喻,必须要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中,才能找到幽默的生成机制。刘震云的母亲是一位年近八旬的中国农村旧式妇女,这一群体象征着“善良勤劳”、“吃苦耐劳”,也蕴含着“封闭落后无知”。然而,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且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方可参加评选。一位旧式农村老年妇女评价和参与茅奖的评选全过程,恰似刘姥姥进大观园,体现出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不和谐”,从而达到幽默效果。刘正是巧用了这样一种人际隐喻的方式,既解构了自己评奖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历程和获奖后的殊荣,又显得俏皮而不张扬,成功地在文人圈传递了语篇的人际意义。

话语方式和语篇意义之间也同样呈现出“不和谐”关系。正常情况下,文学颁奖典礼情景中的话语方式应该是正式的演说,具有连贯、组织严密而悠扬抒情的文学话语特征。实际上,刘震云选择了非正式口头语形式,没有华丽的词藻渲染情感,只是拉家常式地纯朴地叙述。期待中的高雅正式与现场的乡土气息在听众认知加工过程中形成了“正式口头语——非正式口头语”的混沌状态。这种认知过程中的“语域混合”,更加凸显了这段获奖感言的幽默效应。

3. 为了幽默的幽默

当语篇所表达的全部意义不实现具体的功能,语篇生成动机是表达幽默的时候,语篇建构的三个语境因素和对应的语义系统之间关系都“不协调”。喜剧剧本是这类语篇的典范。每个语境因素对应的语义和语法词汇中都存在语域混合,因而语篇中包含多种语域混合,如语篇3:

我主持家庭日常工作以来,有一个星期了吧?主要是搞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咱们这个家里问题很多,积重难返,一定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来整顿。首先是开源节流,在家庭日常开支方面要从严控制,第一步是要大幅度削减支出,比如小凡和圆圆的零花钱。第二步……

以上语篇节选自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第一集 《发挥余热》,是主要角色傅明的一段台词。这段台词的语境因素和语义特征分析如表3。

语境因素和语篇的语义系统及其语言体现形式的不协调关系很清晰地呈现在表3中。

话语范围中,“讨论家庭日常管理工作”与现代小家庭的中国文化语境不符合常理期待。中国现代小家庭的日常生活琐事不会在家庭会议上讨论,也不会被称作“管理工作”。话语范围制约下的语义系统和及物性系统中的动词和目标“不协调”:“主持”、“积重难返”、“整顿”、“开源节流”、“控制”、“削减”等属于非常正式的政治语域中使用的动作过程,然而动作的目标却是日常琐事、零花钱。这样,就出现了现代小家庭闲暇时光和政府部门会议决策的语域混合。

话语基调中,家庭成员是一个整体,是一种亲近的关系。家里最年长者与儿孙商量家庭琐事,这种关系要求人际意义的语义系统选用人称“我们”,直接用命令表达家庭成员的义务。然而,语篇中爷爷傅明选用“我”做人称,几处使用肯定高情态值的助动词“要”和“一定要”表达命令和权威。在这个语域混合中,爷爷将中国旧式大家庭的家长权威和单位领导的权力强加到现代小家庭成员平等的人际氛围中。

表3 《我爱我家》之《发挥余热》片段台词的语篇与语境分析

话语方式是口头的面对面交谈,这就要求主位选择随意,衔接松散,词汇密度较低,句式复杂而简短表现对话的灵活性。然而,一方面,语篇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整齐,逻辑组织严密,词汇密度很高,句式简单而冗长,呈现出正式书面语篇的特征;另一方面,语篇使用“有…吧”、“搞了一些”、“比如”、“零花钱”等非正式的口头语词汇,而且还使用了口头语特征的指称表达“咱们”、“这个”和省略形式。观众一边在非正式口头语的期待中努力接受正式书面语,一边在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不停地切换。因此,就话语方式而言,在这个幽默语篇的释解过程中,观众需要做出两方面的认知努力,即:在“期待—期待落空、正式书面语—非正式口头语”两种语域混合体中转换。

4.幽默叠加效应

综合分析以上三个幽默语篇,它们建构的语境因素与语篇语义发生冲突,形成性质各异、数量不等的语域混合。

话语方式与语篇意义不一致产生的语域混合是幽默语篇的必要条件。幽默语篇的这一特点,语言三大元功能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语域理论中,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分别表达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的表达必须依托语篇功能。

语域混合的数量越多,读者/听者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幽默效果越强。语篇1中,话语方式与语篇意义及其语法结构之间不协调,蕴含一种语域混合;语篇2中,不和谐因素有话语基调与人际意义的冲突以及话语方式与语篇意义的冲突,包含两种语域混合;语篇3中,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及话语方式与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及语篇意义都不一致,存有三个不和谐因素,形成了至少四种语域混合体。三个语篇中的语域混合数量依次递增,幽默程度加深的可能性越大,形成一种“幽默叠加效应”。

四、结语

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模型中的语域理论,分析了三个汉语幽默语篇。一方面,验证了这一理论的阐释力,另一方面,探究语篇怎样利用“不协调”因素形成语域混合而生成幽默的语言内部机制。语篇意义与话语方式不协调导致的语域混合是幽默语篇的必要条件。语篇建构语境因素给听众/读者制造期待 (created expectations),同时又在体现语境因素的语义系统以及词汇语法结构中破坏建构的期待。制造的期待和期待落空之间形成的落差 (gap),成为幽默的源泉。期待和期待落空之间形成的“不协调”在语篇中形成语域混合,混合语域出现的数量越多,落差越大,可能产生的幽默效果越强,从而形成一种“幽默叠加效应”。

参考文献:

高胜林.2001.幽默效果的语境制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6-61.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 2008.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承宇.2005.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级转移的逆向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4):289-293.

徐真.2012.基于语境维度的英汉情景喜剧幽默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于立蕾.1998.幽默与语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 45-49.

于立蕾.1999.再论幽默与语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36-39.

朱永生,HALLIDAY,MARTIN.2005.语境模型的对比[J].中国外语(3):14-20.

ATTARDO S.1994.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M].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ATTARDO S.2001.Humorous Texts: A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nalysis[M].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ATTARDO S. 2011. Humor[C]∥ZIENKOWSKI J, ÖSTMAN J, VERSCHUEREN J (eds.). Discursive Pragmatics.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35-155.

GOATLY A.2012.Meaning and Humour[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 A K, HASAN R.1985.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HEN X U.2014.Contextual Dimensions in Interactional Humour: How Humour is Practiced in Selected American and Chinese Situation Comedies[J].Journal of Pragmatics, 60(1): 24-35.

[责任编辑:许莲华]

Interpreting Humorous Texts: From the View of Register Mixing

MA Yunxia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t:The Context Model and Register Theory in SFL establish a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xtual features and semantic system. By integrating those two theo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Chinese humorous texts.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register mixings are created in the incongruities between contextual features and functional meanings, readers and audience’s expectations will be defeated and thus humor occurs. The more register mixings there are in a particular text, the more likely it is to enhance the humorous effect. Hence comes “the effect of cumulative humor”.

Key words:humor; humorous texts; contextual features; register; register mixings

收稿日期:2015-07-04

作者简介:马云霞(1975-),女,甘肃人,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6)01-0028-06

猜你喜欢
语域幽默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幽默”教学法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
从《杨柳风》谈语域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
利用语域预测功能突破听力语言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