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道德意识的渗透

2016-06-21 10:35张忠庆
关键词:培养

张忠庆

【摘要】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人在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中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比较差,而且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了受到网络侵害最主要的群体。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 网络道德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6-01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 年 1 月第 2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新增网民中,18 岁以下的网民和30 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互联网;在职业方面,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是网民主体[1]。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涉世未深、鉴别能力差、易受诱惑的中学生来说,包罗万象、鱼龙混杂的网络虚拟空间无疑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世界。网络游戏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但由于其强大的娱乐和竞技性,吸引和影响着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动辄让他们废寝忘食,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中学生经常玩这些游戏,会慢慢把自己想象成游戏中的主角,思想中逐渐掺入了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不良因素,给中学生带来的心理危害是无法弥补的。此外,还有很多处于网络时代的的中学生沉迷于聊天室,他们或是不善于于现实中的情感表达或是对现实中的父母和朋友感到失望和不满,转而选择向网友倾诉来逃避现实,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的心情。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会逐渐失去对周遭现实环境的感染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与别人沟通的性格。

二、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1.重视德育教学

把德育纳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积极实施德育渗透。在每学期计划,每一课时的备课中,德育目标都要有具体体现。敏锐抓住教学内容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落实。其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道德、意识和品质。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地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不传播不健康的内容,不非法窃取他人的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自觉使用正版、反对盗版。

2.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计算机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工具。对于今天的中小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必将是今后他们学习、工作、娱乐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现实,我们要做的不是禁止他们上网,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网络道德习惯。网络游戏是中学生上网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青少年在接触游戏时,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真正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网络上的许多游戏开发时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天真、幼稚,其中的许多暴力甚至色情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应把计算机作为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作为游戏机。甚至有一些游戏内容把中国丑化,或者美化侵略战争,而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很少注意其中的是非[2]。这时,应当引导他们分清其中的是非曲直,让其能从游戏中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益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发展。

3.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信息互联网的地位

之所以居高不下,在于它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这也是很多家长都看重的地方,想让其孩子在互联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对于个别性格内向、自制力差、成就感低,在现实生活中感到郁闷和自卑的青少年。互联网可以让他们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如:尊重、友情和成就感。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

4.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应引导、帮助、规范他们的行为。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其次,在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再次,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网站。最后要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

5.倡议网络道德规范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网络道德教育。推荐好的网站给学生; 组织《网络社会需要道德吗》辩论会,让学生述说心中的想法与态度,认识到网络道德与生活中的道德同样重要;利用课堂时间放映网瘾悲剧视频案例,让一部分对上网有一定依赖性的学生看到目前行为的严重后果,起到警戒作用。最后,社会与学校相配合,对于学生上网要担起监管责任,家长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关注。要认识到网络与现实世界,青少年与成人之间,并不存在一种隔离的规范。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网络大环境中受到侵害。信息技术教师要合理的分析青少年的阶段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传递网络道德规范,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会珉. 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状研究——以蚌埠两所中学为例[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118-119+150.

[2]杨兴龙,任倩. 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渗透[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0:36-38.

猜你喜欢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