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16-06-21 11:08黄凤香
关键词:朗读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黄凤香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初步接触语文知识,掌握基本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生涯起始阶段的一项重要学科。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新课程改革之后,更加注重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朗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本文就将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具体对策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理论参考与实际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5-01

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增强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的眼睛、嘴、耳朵以及内心实现多方面的综合,进而获得全面调动的同时,更为愉快的进行学习。同时,朗读教学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将课本中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语言,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且伴随着悦耳的朗读声,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并且找到符合小学生特点的阅读教学丰富,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的范读,是体现教师教育领导地位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进行模仿,从而激发学生模仿兴趣的关键所在。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朗读训练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愿意向着教师学习。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初步形成以及模仿能力较强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内心会将教师作为其内心的榜样,所以也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朗读效果与教师进修对比。在与教师的范读进行对比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纠正自己在朗读中所出现的不足与错误,从而按照教师的标准与要求设定一个审美标准,进而完成阅读要求。而教师在进行范读的时候,必须要将自己的感情全部融入其中,将自己的声音和情感融为一体,感染学生,进而使得学生的内心可以与自身产生情感共鸣。这时候学生认真进行倾听,通过专注的表情以及兴趣盎然的学习态度,必然会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通过逐字逐句领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之情,不亚于对自己偶像的崇拜,并且黑格尔就曾经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同时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读势必会让学生内心受到感染,从而被教师的行为与表现所熏陶,进而逐步形成读书兴趣以及对语文学科的喜爱。

所以,教师可以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生字比较多的文章进行领读,这样学生的语感可以被强化,同时对一些重点字词、字音、停顿、节奏以及语气和情感表达,都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教学丰富可以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从而使得学生的耳听能力、口读能力以及心领神会能力都有所提升。让学生即便在之后遇到同样难读的文章,也会尝试模仿教师的形式,胸有成竹地将文章阅读出来,且高水平的完成阅读活动。

三、通过齐读使得学生水平提升

因为每位学生的朗读能力都有所差距,有些学生字词掌握能力偏弱,所以往往在朗读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停顿、结巴等现象。而还有一些学生自身的识字能力较强,且语感较好,这就会在朗读一些新的文章的时候,格外得心应手,朗读起来不存在停顿现象,且往往可以声情并茂完成朗读要求和任务。这时候朗读水平的差距就被拉开了,但如果通过齐读的形式,则可以有效提高班级内学生的整体朗读能力。在齐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全班的问题,且对所有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并且因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互相比较,所以也可以利用此机会进行互相纠正。尤其对于一些平时语感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齐读可以帮助其提高语感,即便开始这些学生跟不上整体朗读的速度,但是慢慢地就会避免从前自己独立阅读时的紧张与胆怯,在一种相对轻松和谐的氛围当中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从而寻找朗读的感觉,掌握规律与丰富,最终对语文朗读产生兴趣与信心。

四、为学生创设良好朗读情境与突出学生个性

情景创设也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比较重视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这样的朗读形式与从前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氛围以及更为良好的朗读平台。当学生接触范读、领读以及齐读之后,已经逐步掌握和具备了朗读的基础能力,前期这样的朗读形式是为了规范学生的朗读行为,帮助学生寻求朗读方法。但是后期这样的朗读方式则会束缚学生的情感表达,无法实现个性化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下,进行朗读,并且结合自己的认知与情感,表达自身对于文章的独特见解。作为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与机会。

五、通过学生讲说巩固朗读学习效果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部分,实际上读与说是一样重要的。“读”是“说”的前提,而“说”则是“读”的延续。当理解二者关系之后,则可以在朗读的过程当中,适当将朗读与评说练习起来,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说话的丰富与技巧,从而可以得到较好的朗读学习效果。

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先对课文内容进行通读,然后让学生按照课文讲述的顺序,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讲解,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之后的朗读奠定基础与保障。比如课文《赵州桥》,这篇课文出现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本当中,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础阅读的方法与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查找关于赵州桥的资料,并且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课文中、资料中所介绍的赵州桥。通过学生自己的表达与讲说,可以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不断加深,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进行揣测。最后,教师再次让学生通读课文,进行全文朗读,这样将会使得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对文章情感的表达更为深入,更加利于小学生语文朗读活动的开展。

六、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对文章的把握,还可以形成较强的语感,形成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之后的语文学习与应用提供条件与基础,为朗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与前提。

参考文献:

[1]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05:108-112.

[2]林少芬.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有效性探索[J].考试周刊,2009,41:57.

[3]李涛.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2:56.

[4]娄洪菊.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232.

[5]任广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吉林教育,2015,35:100.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