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公报看医保功能

2016-06-22 09:08王保真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3期
关键词:医药企业公报新农



从统计公报看医保功能

■ 专栏 ■

王保真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

一年一度的卫计委和人社部的统计公报均已公诸于众了,截至2014年底,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等医保制度的参保人数超过13.3亿,参保率达到95%,直接吸纳并筹集了巨额的医保资金,多元化的筹资因具有强制性,使其再分配与支付的作用十分显著。对统计公报中展现的基本医保筹资、再分配与调节功能,笔者在此做浅要分析。

据统计,仅在2013-2014年的两年间,三大医保制度吸纳筹集的看病就医资金就高达23932.8亿元,是2009-2011年医改三年各级财政投入8500亿总额的2.82倍。两万多亿的总额中,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分别为17935亿元和5997.8亿元。从筹资结构看,企事业单位承担了筹资的大头,职工个人仅占小头,各级政府则补助其管理运行费用。而在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中,政府筹资占大头,承担了主要的经济责任。这一筹资结构体现了国家公助、社会互助和个人自助的有机结合,发挥着筹资的显著功能。

庞大的医保基金通过制度规定的各项支付,85%左右流向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余下的则大都由个人在药店自行购药。医保基金不仅已成为医疗卫生机构与医药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也使医疗卫生机构与医药企业的消耗得以补偿并获得了持续稳定的财源,起到了再分配与调节作用;而且因不同数额保费的划拨,也发挥着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医保基金支付总额占医疗机构业务的收入比重,是反映医院业务收入结构变化的核心指标,也是让医保能成为团购者,并承担管控医药机构不良行为责任的强大经济后盾,从宏观看这一指标不断被刷新。2000年医疗机构从医保基金获得的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3%—4%,2005年就提高到24.3%,2008年与2009年分别达到31.2%和36.7%,2014年达到52.1%,逐年提高的趋势十分明显。

医保基金不仅已成为医疗卫生机构与医药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起到了再分配与调节作用,而且因不同数额保费的划拨,也发挥着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再看新农合基金的使用。2006年新农合基金支出仅为213.6亿元,2014年已增加到3025.3亿元,意味着基金的支付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得以补偿并快速增长。2014年比2006年筹资总额提升了14.6倍,人均筹资也由52.1元提高到410.9元,提高了6.9倍,表明再分配的调节能力明显增强。

另外,医保基金在促进医疗消费、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是刺激医疗需求。医保基金收入随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增加,门诊统筹和住院的基金补偿刺激了城乡居民的需求,促使了医疗卫生消费。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诊疗人次与住院人数持续增长,是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扩大的反映与体现。201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58.4亿人次,2014年增至76.0亿人次,增长30.1%。同时,在全国医院、基层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2010年为14174万人,2014年增至20441万人,增长44.2%。

二是看病就医购药消费的增长。2013年至2014年,城镇职工与居民诊治疾病花费了高达14935亿元,仅2014年就达8134亿元。2006年4.1亿参合农民,看病就医花费了155.8亿元。2014年7.36亿农民就医的费用猛增到2890.4亿元。2014年比2006年的人数增长0.8倍,费用却增长了17.6倍(其中有不合理费用)。

三是对医药相关产业的推动。多层次医保体系所筹集的巨额费用,在促进医疗服务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与之相关的药品、卫生材料、器械设备、水电煤气等企业的生产,进而促使器械维修行业、与医院患者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以及医技、医护、体检服务等要素与资金市场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医药卫生与相关产品及服务业经济的增长,利于内需的扩大,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很明显。这对长期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保工作者也是鼓舞。

猜你喜欢
医药企业公报新农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医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从公报解读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