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6-06-22 09:11沈健
江苏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改革

沈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2-0006-04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教育史上发展环境最好、改革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教育成果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在今年1月28日召开的江苏教育发展专家咨询会上,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江苏教育发展水平总体超过世界中高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教育强省,探索出一套在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省份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江苏样本”。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离不开教育信息化做出的积极贡献。这五年,我省坚持并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省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得以确立,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支撑作用逐步显现。全省已初步建成全覆盖、多层次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思想观念尚需转变,体制机制急需创新,应用水平有待提升,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安全防护能力需要加强,教育信息化仍是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习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刘延东副总理指出,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就必须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引擎,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在2016年3月24日召开的新世纪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罗志军书记多次强调教育信息化工作,石泰峰省长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见》以及江苏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别就“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可以看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意义,不断增强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第一,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顺应信息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当前,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技术与商业模式,更是一场革命,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生态,甚至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教育应主动应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将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动力,开放数据、开放资源、开放存储得以实现,虚拟课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得以应用,教育方法、课堂结构、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最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变革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教育在信息经济时代背景下正呈现出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发展特征。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教育信息化,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机遇,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就转化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动力。

第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标志,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学生的全面、充分发展。教育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等特点,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是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情境虚拟化,从而为教育内容的遴选、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时空的改变等提供了机会,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要求的个性化、数字化、多样性、终身性、开放性、创造性提供了可能。我们必须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引擎作用,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不断提升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第三,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途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是把握好公平与质量两个维度。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这既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教育发展急需破解的难点。刘延东副总理特别强调,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更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让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和孩子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力量不足、优质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环境,让更多人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二、精心谋划,切实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人力资本强省为导向,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提升教育强省建设水平,确保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到2020年,实现“一达到、两提高”,即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要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显著提高,优质教育丰富多样,教育公平得到切实保障,学生、家庭、社会对教育更加认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要显著提高,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较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必须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必须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引擎作用。

“十三五”时期,加快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融合为重点,以“三通两平台”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一个体系、实现两个提升”:即全面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我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江苏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江苏特色智慧教育发展新模式;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关于“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2016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我提四点要求。

(一)转变发展观念

转变发展观念就是要跟上形势,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理念统一到“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上来。一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促进公平、统筹均衡、提升质量、联系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实现教学理念的重塑、结构的重组、模式的重建以及质量的全面提升。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高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核心理念决定了江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二)明晰实施路径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明确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搞好顶层设计。一是规划引领。江苏省教育厅把教育信息化列入全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重要内容和重点工程,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任务基本确定。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落实相关规划,严格按照时序进度推进实施,确保规划蓝图落地。二是整合资源。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大、耗时长、难题多,必须整合各种政策、资金与资源。在推进策略上,要将“智慧教育”与“智慧江苏”建设整合起来。今年,省教育厅与省经信委就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工作会商,就“智慧教育”列入“智慧江苏”重点建设达成了高度共识。省经信委非常赞成省教育厅的相关提议,决定在“智慧江苏”建设中优先发展“智慧教育”,在项目申报、经费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智慧教育”相关合作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是资源整合的一个工作方向。同时,要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精准扶贫工程等重大项目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协同推进。三是重点带动。要在继续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比如实施智慧教育基础环境提升工程、优质资源统建共享工程、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融合创新工程、教育大数据整合开发工程、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程等,发挥重点工程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质的提升。四是完善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省里已经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厅际协调小组和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各校也要逐步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配备人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完善政策支持。省政府已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智慧江苏”建设重点工程、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并确定为今年政府重点督查内容;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各地要积极争取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各级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重点督查项目。要拓宽经费渠道。在各级教育财政预算中列明教育信息化经费,义务教育学校要从生均公用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教学资源更新和日常运行维护,同时引导企业参与,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硬件及软件运营维护、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多个环节,牵涉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与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健全新的体制机制,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多方参与”带动建设机制创新。在确保政府主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探索形成社会各方参与教育信息化的制度安排,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企业等机构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发挥出来。二是“试点引路”带动应用模式创新。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是积极探索、试点引路、培育典型、挖掘经验、面上推广、形成模式再推广的模式,其中试点引路最为关键。国家和省都已经实施了一批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工程,起到了很好效果。各地也要积极开展相应的试点工作,通过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各种创新模式百花齐放。三是“统筹协同”带动管理体制创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系统内部的整合,进一步明确统筹指导本地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机构,努力解决好过去各类教育信息化分散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动员相关部门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在资金安排上向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倾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协调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实施分步推进、分类指导。

(四)拓展服务能力

教育信息化不仅要服务于教育本身,还要在一些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这是教育信息化最基本的定位。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坚定不移地服务教育发展大局,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新手段、新动力。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我们思考的层次和站位越高,落脚点越实,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空间就越大。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国家提出实施“信息惠民”“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利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这些总体部署,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信息化的发展任务。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此外,教育信息化还要在社会创新创业、企业科技创新及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推进教育信息化,全省电化教育系统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一要强化组织协调。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电教系统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的研究,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设计,认真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制度,做到规划引领、标准先行、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二要科学准确定位。电教馆既不是机关,也不是企业,而是事业单位,技术、产品、教学都不是电教系统最大的优势。电教系统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好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为全省提供综合性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三要提升业务能力。电教系统要多调研、多学习、多培训,苦练内功、提高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教育素养深、研究能力强、技术水准高、在领域内有较高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为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专业、更有水平的服务。四要抓好反腐倡廉。电教设备投入大、更新快,争取投入、用好资金、提高绩效、清正廉洁是党委政府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我们要依法遵纪、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努力推进人民满意的教育信息化事业。

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事关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务实奋进,不断开创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局面,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本文节选自作者2016年4月18日在2016年度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改革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