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满意度视角下的学生工作测评体系研究*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

2016-06-25 03:06超,王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高校满意度

薛 超,王 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

基于学生满意度视角下的学生工作测评体系研究*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

薛超,王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满意度已成为新常态。立足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的需求,从思想教育、生活学习教育服务、日常管理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学生工作体系建设进行探析,同时结合国内相关领域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工作测评体系提出了加强认识,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保障机制,提升学生工作能力等政策建议,以不断提升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测评体系;满意度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5.020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赢得学生和社会的青睐,使得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学生工作的满意度是衡量高校教育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学生对学校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因此,分析和研究学生工作的满意度的组成和影响因素,探讨学校应改进的地方,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工作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的满意度为出发点,以学校各项教育管理与服务为基础将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校园文化、个人成长、校园服务与支持、交流与实践、就业服务、后勤保障等7个维度作为测评指标,在7个维度下设计43个子项目,形成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我校学生工作测评体系的初步构建。以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学生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我校学生工作测评体系。

二、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工作测评模式分析

学生满意度是由学生在与高校教育管理者交往中产生的对各项教育、指导和服务的质量感知,并将这种感受同接触前的期望值和自身需要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感受和体验所决定的[1]。本次调查抽样样本总数为1500份。问卷通过各院系向学生随机发放,回收问卷1473份,回收率98.2%,其中有效问卷1413份,样本有效率为94.2%。

(一)学生管理与服务

此维度主要从“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多元化资助形式”“在学生评价和奖惩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等6个层面对学术和教学进行五个等级测评(具体见表1)。

其中满意度比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学校教职员工让我感觉很亲切”方面,有417名同学认为非常满意,占29.51%,有585名同学认为满意,占41.40%,二者合计1002人,占70.91%;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同学84人,占6.66%。这说明同学们认为我校教师和行政人员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友好亲切的。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辅导员会帮助和关心学生”方面,有409人认为非常满意,占28.95%,有523人认为满意,占37.01%,二者合计932人,占65.96%;认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同学136人,占9.62%。说明绝大多数的同学对辅导员帮助和关心同学的工作是认可的,但是辅导员工作还需要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进一步改进。

表1 学生管理与服务维度满意程度

(二)后勤保障

此维度从“在校内让我感到很安全”“学校开展安全、消防、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等12个层面进行5个等级的满意度测评(具体见表2)。

其中满意程度比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校园整体环境优美、整洁干净”方面,有381人认为非常满意,占26.96%,有533人认为满意,占37.72%,二者合计914人,占64.68%;不满意的同学135人,非常不满意的同学53人,二者合计占13.30%。

表2 后勤保障维度满意程度

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学校澡堂设施完善、舒适方便”方面,仅有111人认为非常满意,占7.86%,有296人认为满意,占20.95%,二者合计占比28.81%,满意度非常低;认为不满意的432人,非常不满意的242人,二者合计占比47.70%。这说明学生对我校澡堂的设施完善程度、舒适度非常不满意,建议后勤校园服务中心应针对澡堂设施和服务方面多开展工作,提高学生满意度。

(三)就业服务

此维度从“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开展充分”等4个层面进行5个等级的满意度测评(见表3)。

表3 就业服务维度满意程度

其中满意程度比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开展充分”方面,有268名同学认为非常满意,占18.97%,有507名同学认为满意,占35.88%,二者合计775人,占54.85%,但低于60%;认为不满意的同学135名,非常不满意的同学31名,二者合计166人,占11.74%。

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学校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多”方面,有216名同学认为非常满意,占15.29%,有453名同学认为满意,占32.06%,二者合计669人,占47.35%,低于50%;有206名同学认为不满意,占14.58%,有48名同学认为非常不满意,占3.40%,二者合计占比17.98%。这说明对学校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觉得机会较少或者不符合自己的要求。

(四)交流与实践

此维度从“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等5个层面进行了5个等级的满意度测评(见表4)。

其中满意程度比较高的层面体现在“感觉校园具有浓厚的国际化氛围”方面,有327人认为非常满意,占23.14%,有524人认为满意,占27.08%,二者合计851人,占60.22%;认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161人,占11.39%;无意见的401人,占28.38%。有60%的人认为校园具有浓厚的国际化氛围,说明我校国际化建设初见成效。

表4 交流与实践维度满意程度

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方面,有264名同学认为非常满意,占18.68%,有470名同学认为满意,占33.26%,二者合计734人,占52.94%,低于60%;认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同学有211人,占14.93%;认为无意见的同学相对较多,占33.12%。

(五)校园服务与支持

此维度主要从“在校园里我办理各种事情方便快捷”等5个层面进行5个等级的满意度测评(见表5)。

表5 校园服务与支持维度满意程度

其中满意程度比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学校图书馆提供良好的学习阅读环境,馆藏资源能满足需求”方面,有404人认为非常满意,占28.59%,有573人认为满意,占40.55%,二者合计977人,占69.14%;认为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有157人,占11.11%。这说明有近七成的同学对学校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感到满意。

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在校园里我办理各种事情方便快捷”方面,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认为非常满意的同学有253人,占17.91%,认为满意的同学514人,占36.38%,二者合计为767人,占54.28%,不到60%;认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同学有215人,占15.22%。说明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在校园里办理各种事情没有他们预期的方便快捷。

(六)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社团、校园氛围)

此维度主要从“大多数同学都认同现在就读的学校”等8个层面进行5个等级的满意度测评(见表6)。

其中满意程度比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教师能够为人师表,影响自己”方面。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认为满意的同学569人,占40.27%,认为非常满意的同学458人,占32.41%,认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同学共计1027人,占72.68%,超过70%;无意见的同学322人,占22.79%;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同学共计64人,占4.43%,低于5%。这说明学生对我校教师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比较认可,承认教师的言行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

表6 校园文化维度满意程度

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体育健身活动”方面。从表6中可看出,认为非常满意的同学264人,占18.68%,认为满意的同学457人,占32.34%,认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同学共计721人,占51.02%,刚超过半数;无意见的同学478人,占33.83%,比重较高;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同学共计214人,占15.14%,不满意的同学比重较高。

(七)个人成长

此维度主要从“在大学里我能发挥自己,获得成长”“学校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发展机会”“学校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3个层面进行5个等级的满意度测评(具体见表7)。

表7 个人成长维度满意程度

其中满意程度比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在大学里我能发挥自己,获得成长”方面,认为非常满意的同学325人,占23.00%,认为满意的同学576人,占40.76%,认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同学共901人,占63.76%;无意见的同学393人,占27.81%;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同学共119人,占8.42%。

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层面体现在关于“学校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发展机会”方面,认为非常满意的同学322人,占22.79%,认为满意的同学509人,占36.02%,认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同学共831人,占58.81%;无意见的同学443人,占31.35%,比重较高;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同学共计139人,占9.83%。

三、提高学生工作体系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工作测评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从学生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体现之一。在校学生对学生工作的满意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对学校的整体评价。因此,通过学生工作测评体系的建构研究,有利于优化和推进高满意度大学的建设效果与进程。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全员育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学生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和重视度。

(二)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的机制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综上,我校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以提高学生满意度为出发点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机制。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应当把对学生的学业指导、经济问题、情绪问题、交往问题、情感问题、心理问题、健康问题、择业问题的指导和服务明确纳入到学生工作范围,同时增设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去承担这些任务,而不是仅仅把学生工作理解为思想政治工作[2]。因此,完善学生工作的机制建设,以评促建,提高学生对学校学生工作的满意度。

(三)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能力

当前高校学生成长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也要求学生工作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具备全方位的能力。因此,不断学习和培训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大对学生工作队伍的培训教育力度,从制度政策、人力物力、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学生工作队伍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通过学习、交流、培训等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对无意见学生缺乏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在调查学生满意度的43个五级指标中,无意见的学生在部分题目中比较突出,而学校满意度和学生的真正需求也和无意见的因素切身相关。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课题组没有对这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下个研究阶段课题组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

第二,研究的深度不够。对如何具体增强某项服务指标的满意度没有深入分析,对于是什么原因引起具体某项指标的满意度偏低,对于高校采取何种措施进行具体改进,这些都还需要更多细致入微的研究。

第三,开放性问题的研究不足。课题组对正式调查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只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汇总和梳理,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课题将会依

据开放式问题的数据对满意度指标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

[参考文献]

[1] 林琳.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生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84.

[2] 文晓灵.从中美比较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 (2):67-68.

On the Assessment System for Student Work from the Angle of Students′ Satisfaction Degree——AcasestudyofBeiji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

XUE Chao,WANG Juan

(Beiji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Beijing100024,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 s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educated is becoming a new norm. This study made an exploration on system building of student work from ideological education, service education of life and study, daily manage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need of students in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y 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research frui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t als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about education.

[Key words]universities;student work;assessment system;satisfaction degree

[收稿日期]2016-02-24

[作者简介]薛超(1977-),女,青海西宁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政工师。研究方向:美育美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5-0076-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类课题(13JDSZ2005)之成果。

王娟(1980-),女,河北沧州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心理团体辅导。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高校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