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初探

2016-07-04 07:53樊娅苹
学园 2016年3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高校

樊娅苹

【摘 要】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处理繁重琐碎的工作,往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更为明显。本文以云南某专科学校为例,初步分析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岗位特点影响工作情绪、职业地位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职业培训机会少、考核机制不够科学、个体心理问题等;通过采取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提供有助于发挥潜能的培训机会、实行柔性管理,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工作动力,有利于缓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倦怠 行政管理人员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10-03

一 何谓职业倦怠

最早在1974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提出了“职业倦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枯竭、工作倦怠。职业倦怠主要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由于个体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和个人成就感的降低,所构成的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多方面的综合性症状。这种消极的心理和工作状态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持续影响着个体后续的行为表现。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是指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从而对工作不满意或失去兴趣。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程序性强,自由发挥空间不大,个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长期被压抑,而且管理工作中充斥着大量细小繁杂的事情。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很容易让人感到厌烦、迷茫、失落,进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二 职业倦怠的危害

以笔者所在的云南某高校为例,行政管理人员占了全校教职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是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主体。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关系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职工人员出现职业倦怠心理,不仅仅在工作上出现消极的影响,同时在生活上也不利于管理人员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工作上,高校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和热情,没有端正工作态度,对工作敷衍,消极地面对工作,不去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处于一个被动消极的局面;在生活上,逐渐失去自信。行政管理工作琐碎繁杂,技术含量低,缺乏专业特色,有些管理人员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甚至会自暴自弃、自我贬低。

三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1.岗位特点影响工作情绪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化严重,缺少工作挑战,虽然在不同岗位的人员所面临的工作职责是不同的,但大致上都类似,这就直接导致了管理人員对工作缺少兴趣和热情。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要处理的问题多,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够完成,而工作性质的繁杂化和工作模式的一致化,通常会导致管理人员在长时间工作后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迷茫。而且,枯燥无味的生活环境和岗位的流水线,不能够有效发挥管理人员的价值,造成管理人员身心疲惫。

一般高校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低,这使得管理人员在就业岗位上存在弱势,而且管理工作无法满足管理人员对自身价值的追求。管理工作无法给予管理人员更多的上升空间,管理人员容易受到限制,缺乏发展前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人员心态的变化,认为反正没有发展前途,还不如混日子,将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发展。

2.职业地位较低带来负面情绪

在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业认同度较低。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行政管理人员在学校受重视程度较低,学校领导对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造成对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低、素质低等的误解。这就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轻视,一些领导和教师,不愿意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使行政管理人员对工作缺少热情和动力。而且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比其他专职教师要低。虽然我校实施绩效改革后,教职人员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是行政管理人员所处的尴尬位置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行政管理人员仍处于学校不重视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同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职教职人员的工薪待遇差别越来越大,行政管理工作低标准、低要求的状态,都使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缺乏信心,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工作盲目、呆板,管理人员工作情绪不高。综上所述,不尽如人意的职业社会地位及不公平的薪酬待遇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产生强烈的受剥夺感和不平衡感,进而挫伤工作积极性、削弱工作动力。

3.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行政管理人员中,高学历的或一些能够任课的可以通过职称评审来晋升,但由于常年忙于各种琐碎事务,难以投入较多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再加上课时量的限制等,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在职称评审中处于劣势。一些学历低和不能任课的行政管理人员,职务升迁也较困难,绝大多数都只能停留在底层行政岗位上,发展前景难以预期。

4.职业培训有待强化

随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向信息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发展,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接受一些必要的教育培训。然而,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绝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接受进修提高或系统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长期处于“放电多,充电少”、知识、智力长期“透支”的状态,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来。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校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各项经费有限有关,但也与学校对行政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训”的管理方式密不可分。

5.考核机制不够科学

高校行政管理岗位层级复杂、种类繁多,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从事着性质各异的工作,因此针对他们的考核标准应当因岗而异、有所区别。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只设置一套考核指标,使用一个笼统的评估标准,这样的考核标准缺乏针对性,损害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与有效性。以我校为例,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总是按照事先制订的几个项目和指标,将考核等级列为优秀、合格、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种。但在实际操作当中极少有不称职出现,除评选优秀外,其他一律为称职,且评选优秀时总是掺杂太多主观人为的因素,甚至“轮流坐庄”。这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考核方式,鼓励不到优秀者,更淘汰不了平庸者。难免会造成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敷衍了事时有发生。

6.个体心理需要调适

Schwarzer(2000)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此外,成就动机比较强烈,凡事追求完美,而现实中又缺乏一定的工作资源的人容易感到倦怠;年轻的行政管理人员比年长的管理人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高学历的管理人员相对于低学历的管理人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个体心理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是具体的,只有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才能减少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

四 克服职业倦怠的对策

1.合理安排工作岗位,缓解职业倦怠

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工作人员安排岗位时,可通过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内部资源和能力、工作环境和利益相关方面的期望值。充分了解他们的从业心理,根据其不同的性格特点、教育背景,合理安排其从事擅长的行政岗位工作,通过分配恰当的行政工作来激发他们内在的工作热情,减轻由于行政工作的琐碎繁重而带来的倦怠感。

2.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缓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必要措施。首先,应明确绩效考核的目标。要使考核双方在工作目标、要求与职责上形成一致,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界定,明确岗位职责。其次,要规范绩效考核的过程。考核要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量化打分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與群众考核相结合。再次,要注重考核结果的反馈与运用。通过绩效诊断,不断完善和优化绩效管理制度。最后,要强化考核工作的权威性。尝试将考核结果运用到任用、晋升、培训和奖惩等方面。只有将考核结果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实际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强化大家对绩效考核的认同感,有效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既能将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选拔到领导管理岗位,又能形成一支服务意识强、工作踏实肯干的管理服务人员队伍。

3.提供有助于发挥潜能的培训机会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走专业化道路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实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引进具备管理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职业培训。就当前我校各方面实际情况而言,后者自然是解决管理人员发展专业化问题的有效途径。职业培训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核心,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在培训方法上,可以采取在岗学习为主、脱岗学习为辅的方式;在学习形式上,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行政管理人员到高一级院校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此外,还可以多利用一些网络培训的方式促进行政管理人员的在职在岗学习。

4.实行柔性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知识分子群体,领导决策层只有运用柔性管理,才能将这一群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柔性管理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管理人性化的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以人为主体,充分考虑到管理人员的利益和要求,尊重管理人员,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鼓舞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柔性管理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是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符合管理人员发展的。在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尊重管理人员个性化的发展,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准自身定位,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对工作的热情。在高校管理中,要肯定管理人员的地位,重视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和高校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相互补充的,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都是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是理解、信任、合作的关系,学校在政策和管理制度上要推动两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氛围,从整体上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工作动力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教职工的一部分,同样面临着多种压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自我管理和完善,在工作中找准方向,积极面对压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素养,对工作充满热情,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敢于面对压力和挑战。同时,要定好自身的工作目的和职业岗位目的,设立一个发展的方向,给予自己进步的空间和动力,调节好工作过程中的失落感和茫然,从而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

作为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加强训练,提高自身的素养。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积极地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提高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工作动力。

目前,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职业倦怠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影响高校办学质量和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只有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对策,才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蒋兆雷.高校普通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刘敏.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0(5)

[3]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

[4]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5]王娓娓.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消除对策[J].文教资料,2009(25)

[6]马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4)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高校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