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思考

2016-07-04 07:53李娟袁莹
学园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李娟 袁莹

【摘 要】“灌输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条著名原理,是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的指导理论。尤其是在高校,更是以“灌输理论”为基本原则建立起一整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体系。实践中由于对这一理论的理解运用尚存在误区,以致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因此,必须把握住“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核心本质,在新的环境下对“灌输理论”进行反思和创新。

【关键词】“灌输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05-03

一 “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释义

理论界一般认为,系统的“灌输理论”的诞生以列宁在1902年发表的著作《怎么办?》为标志,但其思想源头则要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而且还认识到先进理论产生的前提,即“贫困不能产生理智,社会主义不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它最初只能由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的、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来”。

列宁将马克思關于灌输的思想同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从灌输的目的、主体、客体、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关于“灌输理论”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列宁认为,工人阶级单靠自身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不可能单独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自发性和工人运动的低水平决定了灌输的必要性。灌输的对象除了工人阶级还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对这三者进行共产主义理论教育要深刻分析灌输对象的特点并区别对待。他同时指出:“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这里充分说明了灌输主体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精通理论、文笔犀利、富有口才、善于组织。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政治意识是灌输的首要内容,在实践中要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工人阶级,使之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由自发走向自觉。对于怎样向工人灌输政治知识这个问题,列宁认为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相结合,被人民群众真正掌握,才能变成巨大的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二 “灌输理论”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误区

“灌输理论”由列宁系统提出后,在中国的运用经历了两次流变,首先是跨越时空从俄国传播到中国为其革命所用,大体上限于政治领域,然后又从政治领域跨越到国民教育领域,成为执政党推行全民性思想教化的金科玉律,在中国自上而下地构建起一整套阵容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高校为例,面向青年大学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意识形态灌输,推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过意识形态有力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但这种灌输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强,广大学生对“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烈的反感情绪。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转型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与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的选择性与思想灌输的强制性之间的冲突都在影响着“灌输理论”功能的发挥,但一个重要的原因还要归结为人们对这一理论在理解和运用上的误区。

1.从灌输目的来看,抛弃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合理内核,即灌输应建立在对象的需求之上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明确指出,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下层阶级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他们身处社会底层深受压迫,极其渴望有科学理论指引自身的解放,工人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其需要也欢迎外来的灌输,因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天然的契合。反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教材的编写到课程的设置,甚至辅导员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无不充满了党和国家的意志,这种意志又通过其人格化代表即国家的各级领导人和整个官僚机构来体现、执行、贯彻,不可避免地受到长官意志的层层干预和控制,单方面从灌输者的立场和目的出发,不考虑灌输对象的需求,其科学性必然受到一定的干扰。一旦灌输的内容脱离了底层社会生活和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也就必然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甚至是反感,灌输的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2.对于灌输对象的认识,放大了“灌输理论”前提假设的缺陷

列宁所分析的工人阶级受经济基础所限不可能产生理智,其自发运动只能产生工联主义,因此需要接受科学理论的被动灌输。从这个意义上说,“灌输理论”把人假设成一个认知有缺陷的人,需要先知先觉加以改造提高,必须由大人物的教育帮助引导才能克服自身的缺陷。然而,今天的大学生在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列宁时代的工人阶级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虽然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在认知和接受方式上与工人阶级有根本的区别。当代大学生处在社会的象牙塔里,有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关心自身的成长发展和价值实现,对寻求解放的理论渴求与工人阶级相差甚远,同时他们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勇于探索并敢于怀疑,对从外面硬性灌输的理论往往具有逆反心理。如果不了解灌输对象的变化,不根据灌输对象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3.从“灌输理论”的适用范围来看,无限扩张反而适得其反

在中国,“灌输理论”已经从相对狭小的政治革命领域被广泛移植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社会各领域的政治化、革命化。然而,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这一时期,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带来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必然与指导思想的单一性产生矛盾,加之灌输的方式基本上都是生搬硬套,强迫接受,这种思想灌输的强制性与市场经济的自由选择性之间的冲突必然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灌输理论”创新的思考

列宁的“灌输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与范畴,一旦超越时空的界限运用该理论,则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对其进行创新,否则教条地滥用理论必然会造成思想钳制、政治专制和人格异化的不良后果。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列宁写作《怎么办?》一书的时代背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并不意味着“灌输理论”已经过时,而是要求我们把握住“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核心本质,在新的环境下对“灌输理论”进行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灌输理论”的运用,我们既要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同时又要深入探索实现这一原则的有效形式与方法,针对新时期大学生这一灌输客体的特点,不断创新灌输方法,努力提高理论灌输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在灌输内容上,要体现时代性与针对性

理论灌输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与灌输的内容密切相关,特别是高校大学生的高素质及自主意识、选择意识、批判思维的发展,对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政党思想灌输的基本内容,同样也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的主要内容,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和层出不穷的问题挑战,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着重其运用和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体现时代气息的新内容。就当前而言,要突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准确把握時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要将理论灌输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把理论灌输的落脚点放在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面临的现实问题上,对当前社会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客观、辩证、科学的解释,指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真正做到理论灌输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提高理论灌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要注重灌输内容正与反的关系。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局面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感到迷惘与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正视现实,不能回避问题,不能一味地进行高大上的正面说教。在灌输教育中,适度安排一些反面材料非常必要,例如,在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今天,除了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可以对其他意识形态流派和思潮进行介绍,针对社资的制度之争进行客观比较和优劣评价,用历史唯物主义观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进程中经历的曲折和面临的困难,让大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背景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和鉴别。这样的灌输才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2.在灌输方法上,要坚持科学性与多样性

灌输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因此实施灌输必须坚持启发式教育,决不能采取强制硬灌的做法。列宁一再强调,向工人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意识,“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自己的民主主义要求,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进入21世纪,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自主性加强,灌输的方式方法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增强灌输过程的实效性。

高校要大力提倡全员育人的理念,做到第一课堂灌输与第二课堂灌输、他人灌输与自我灌输、普遍灌输和个别灌输、理论灌输与实践灌输等有机统一,扩大灌输的覆盖面。同时,要重视从显性灌输向隐性与显性灌输相结合的转变,大力提倡环境灌输、形象灌输、行为灌输、校园文化灌输等,将理论灌输融入学生教育和管理之中,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到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之中,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灌输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伴随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传统的灌输理念和方法带来极大的冲击。网络所具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参与性、隐匿性等特点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挑战,也为我们进行理论灌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自觉的政治敏锐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积极主动地运用网络技术,研究网络传播和教育的规律,提高驾驭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能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沟通、引导和灌输,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创新灌输途径的主阵地。

3.在灌输过程中,重视客体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在灌输教育中,教师作为灌输的主体居于主导地位,而学生作为灌输的客体,并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选择意识显著增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处事原则并乐于表达和执于坚守,他们追求独立人格,注重自我感受,崇尚自我实现,倾向以“本真”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同时,他们也会以其能动的反作用对灌输者产生影响,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接受灌输。

在灌输过程中,强调灌输客体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灌输的过程。只有当灌输客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实践,外在灌输才会对其产生价值和影响。反之,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只能复制教育者事先编排好的程序,学生的知、情、意、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灌输过程中,必须改变灌输理念,从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坐标的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把大学生真正作为认识活动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培养他们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他们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例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改革尝试就是转变灌输模式,重视开发灌输客体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潜能的一种有益探索。

最后,要解决灌输的实效问题,还必须努力提高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打铁还须自身硬”,教育者的素质是学校实施有效灌输的基础,因此教育者必须首先接受教育,夯实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提升科学文化水平,构建扎实广博的知识体系,增强对各种思想理论的辨别能力,同时要强化自身的文化底蕴,注重人格魅力的修养,以自己的德行感召人、塑造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杨艳茹.我国政治理论灌输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5]吴沁蕊.高校理论灌输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4(7)

[6]阳黔花.网络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新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

[7]易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3)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