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

2016-07-04 20:06饶龙霞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师教学

饶龙霞

摘 要::环境是指情节发生时的时代、景物、场面等环境因素,它对人物的性格、语言、精神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对于中学生而言,熟练地在写作中运用到环境描写是必须要掌握的能力。本文摘取部分学生作文中的关于环境描写的问题语句,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环境描写。

关键词:环境描写;学生写作;教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43-01

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是中考及期末考试中记叙文阅读板块常见的题型,其作用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小点:就环境本身来说,它渲染了某种氛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背景;就人物来说,可以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和精神风貌;就故事情节来说,环境描写可以为后文埋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就文章的主旨来说,可以深化作品主题。如果学生能够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环境描写,定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老师对这一知识点重视程度不够,只要求学生能回答关于环境描写作用的问题,至于学会真正熟练地在写作中运用便不作要求了;还有些教师急于求成,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用生搬硬套的方式来模仿写作,只追求分数,不需要情感交流。这些不良的教学现象在实际课堂中还需注意。

在文章中,景物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刻画。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不论情况如何,总是“今日风和日丽,天高气爽,小树对我招手,小鸟为我唱歌”,纯粹是为了凑字数,为了让文章显得有文采,所描写的景色纯属虚构,不仅不美,甚至会犯很低级的逻辑错误。我在改作文时就看到有的学生文章中出现这样的句子“春色无边,各种花朵竞相开放,满园丹桂飘香”,即是春天,何来丹桂飘香,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对于这一类学生,要培养他们在写作中的环境描写意识。

首先,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无论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都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服务,与事情发展无关的环境不写。有的初中生写作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例如“今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清风吹拂着路旁的小树,小树向我招手,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鸣叫……我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还是迟到了……”这开篇的环境描写与上学迟到无关,放在文章中纯属画蛇添足,不应该写。如果是写春游这类令人愉悦的事,配合这样的环境描写还比较恰当。这种空洞无意义的描写在中学生的写作中很常见,它脱离了文章的中心,只是为了写景而写景。

其次,景物描写一定要切合人物心境,才能以情动人。融入作者情感的环境描写往往能激起读者的共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环境描写才能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我的一名初二学生在一篇关于运动会的记叙文开篇写道“秋风猛烈地吹着,凋零的树叶纷纷落在热闹的操场上,在十月金秋,我们迎来了全校师生盼望已久的运动会。”秋天凄清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激动愉悦的心情不相符,没有倾注自己的情感又怎么能让文章打动读者呢?提出修改建议,情与景要统一:“我”当时的心情如何?在那样的心情下看周围的景色又应该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进行修改,得出:“秋日的风吹得一片片金黄的树叶飞快地旋转着舞动着,似乎也在为运动场上拼搏的运动健儿们欢呼喝彩。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期盼已久的秋季运动会召开了。”

部分学生意识到了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妙处,但只是情景的简单再现,没有进行艺术再加工。教师要教导学生把眼中所见之景稍加选择,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环境。以下是我对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提出的三点要求:

一、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不同的景物就有不同的特点,同类的景物也有不同的特点,如写树,有的枝繁叶茂,有的稀稀朗朗,还有的落叶飘飞。名家在写作时往往抓住的是景物某个最关键的特征来描写的,如李森祥的《台阶》“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有许多小亮点。”这里主要是抓住了台阶破旧做工粗糙的特点,与后文新的平坦的台阶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变化。

二、环境描写要生动形象离不开艺术的加工

今天,我们班上集体去附近的山上踏青。春天的景色很迷人,树绿了,花也开了,蝴蝶到处飞来飞去,小鸟清脆的鸣叫着,我深深地陶醉其中。”这个开头单调地再现了作者看到的景色,过于平实,毫无画面感,也无法给人美的享受。要使这里的春景描写美丽动人,学生们可以尝试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上面后一句话可以扩充一下,“春天的山野很迷人,远远望去,是一片嫩绿,树儿吐出新芽,穿上了春姑娘给他们裁剪的新衣。小路旁零星的花儿绽放出美丽的笑容,四周环绕着翩然而至的蝴蝶,草地也变成了一张厚厚的绒毯,时而有鸣虫略过,配合着树梢唱歌的小鸟给蝶儿的舞蹈伴奏”。扩充后的段落不仅有了空间的顺序,给文章添色不少,还有助于解决学生们头痛的写作字数问题。

三、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

事情发生时,周围的景物是纷繁复杂的,我们在写的时候,要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来反映情感色彩。例如写香山红叶,若是心情苦闷,所描绘的应是凋零的红叶零落成泥而非如火如荼的遍山红叶林,这就是选取景物的问题,不可将眼前之景全部罗列出来,应挑选其中合乎文章情感表达的部分。记叙文的环境描写不可过多,更不可以想在哪里运用环境描写就在哪里写。《蜡烛》中的炮火的描写就是个非常好的示例,每一处的描写都预示着情节的变换或者迎合情感表达的需要。

任何人的存在,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在一定的环境中。透过多种多样的环境描写,学生能更全面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应该探索如何引导每一位学生领悟及运用环境描写。

(作者单位:四川師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志丽.中学作文景物描写方法谈[J].教育评论,2000(03):12.

[2]彭小明.中学语文课文景物描写概述[J].科学大众,2007(01):14.

[3]郑静燕.写作中的那些景语[J].考试周刊,2012(09):21-22.

[4]颜方.环境描写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6):9.

猜你喜欢
教师教学
如何提高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
反思教学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略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