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的笑脸在自主参与学习的春风中绽放

2016-07-04 03:16沈燕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参与自主学习

沈燕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意义重大,事半功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策略就尤为重要。我认为,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形成自主参与的心理、搭建自主参与的空间、培养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是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是减负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策略就尤为重要。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谈谈培养小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几项策略。

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从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理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我常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景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情景激趣是使用得较多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运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多种教具、学具,创设让学生赏心悦目的氛围。从面让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一是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服务者的“地位”。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后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赞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四、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1.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1)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需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表达,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热心鼓励。(2)交给方法,使学生能说。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在低年级可以让学生学着说,试着说,自己小声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书面的语言;然后借助适当的外部活动,如有顺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幻灯投影、实际操作等,来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2.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促使学生去寻找文段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3.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能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在看书过程中促其获取知识、开阔眼界。要求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努力达到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互相交流读书笔记、心得或上网获取的信息、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延伸到广阔的课外活动之中,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里,让知识的春天永驻孩子们快乐的心田!

猜你喜欢
参与自主学习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