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016-07-05 11:53张玉婷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张玉婷

【摘    要】兴趣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并快乐的学习,而且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很多初中生对数学出现畏难情绪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34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学好数学,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学习数学能使学生思维变得缜密,培养学生的严谨学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也正因为数学严谨的逻辑性,很多学生都对数学出现了畏难情绪,觉得数学太难学,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懈怠的心理,久而久之,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和热情,甚至放弃了数学。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生自身,还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上。我国受“一考定终身”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至深,教学上“唯分是举”,教育针对的是少数的优等生,而对于差等生就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课堂上,教师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有些学生根本听不懂、学不会,不能当堂消化吸收。还有些教师,没有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填鸭式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管学生学习的怎么样,可以说,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毫无质量和效益可言。再加上,数学本就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用干巴巴的语言讲课,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总之,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主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了问题。

21世纪的今天,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肯定新课改,这样才能在新课改下,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等。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

首先,教師要提升自身的魅力,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学。初中生尚处于发展中,他们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极容易受到教师一言一行的影响,他们喜欢一个人也很简单,一个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的教师,会很受学生的喜欢,而学生喜欢老师,也就容易喜欢上老师所教的课。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提升自身的魅力以及专业素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应该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书籍,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比如,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除了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可以涉猎文学方面、名人传记、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书籍。试想一下,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讲数学名人的成长成才的故事,应该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同时,学生还能学到名人坚持不懈的精神。

相较于语文,数学本就比较枯燥,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堂课下来,学生是很容易疲劳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授课,再加上丰富的表情,适当的肢体动作等,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种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开动脑筋。而幽默风趣的语言,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教师就应该广泛涉猎专业和非专业书籍。

其次,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靠教师的教,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师生之间也没有互动,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教师也不得而知。新课改实施之后,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囿于一种教学方法,应该开发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教师要想发掘多种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需要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所谓钻研教材就是,教师对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内容了如指掌,了解每一课与每一课之间的关联,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联,因为,这中间牵连到一个知识迁移的问题,如果上一堂课没有学好,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下一堂课的学习。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从而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师要从以往那种教材的忠实拥护者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树立这种参与意识,使教材内容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所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型结构和能力型结构以及非智力性因素。只有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因学生的个别差异来施教,这要注意到两点:一是,学生的成绩。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的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差异来施教。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发挥每位学生的长处,抓住学生的短处,并努力使学生的短处变成长处。二是,注意男女生的差异。男女生的思维不同,身心发展的成熟度不同,这些都能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教师如果注意不到这点,就不能对学生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那么,学生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最后,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师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一切以教师的教为主,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但,自从实施了新课改以来,课堂上,就不是围绕着教师的教了,而是学生的学。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是随老师任意塑造的泥土,他们有自己的头脑,他们自己会思考、观察、分析、学习、教师无法替代学生学习,学习只能靠学生自己。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中心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究知识。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意志,就只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求、条件等。教师如果要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加给学生,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就会自主、积极地学习,而且学习也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起来也会事半功倍。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中蕴含着他们的兴奋点,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