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16-07-24 17:31邵荣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副主编荣光医药

导 读

恶性肿瘤(癌症)是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中国每年的新发癌症病例接近430万例,死亡280万人。肿瘤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生物学本质上,恶性肿瘤是基因疾病的一种,其基础是遗传学水平或表观遗传学水平改变所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因此,有效的治疗策略必须植根于对肿瘤发生机制的深刻理解,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等多种临床方案,都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距离“治愈”仍相去甚远。

甲氨蝶呤、顺铂等非选择性细胞毒性药物曾经在癌症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耐药现象限制了其应用;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活性药物成分和对已有药物化学结构加以修饰(如紫杉醇衍生物)是这一类药物的发展方向之一,在一段时期内,这类药物仍将是恶性肿瘤药物治疗的主体。随着肿瘤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等学科的进步,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和信号调控机制不断被揭示出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多种针对肿瘤细胞分子靶点(酶、受体、基因)的靶向药物;其中抗体靶向药物因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成为肿瘤靶向治疗领域中的热点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利用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同时具有靶向性和小分子药物细胞毒性,是未来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方向。此外,基于肿瘤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有望开发出“表观抗肿瘤药物”,实现对肿瘤的综合治疗。

姓名:邵荣光(副主编)

职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邵荣光教授主要从事分子药理学、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肿瘤分子药理学,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凋亡和自噬机制、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和药物作用新靶点,以及抗肿瘤抗生素、基因工程药物、抗体靶向药物、RNA干扰药物等。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主编、副主编、编译专著和教材8部,参编专著20余部,申请和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曾获美国AACR青年研究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等10余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和荣誉。

邵荣光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十五“863”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医药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单克隆抗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担任《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中国抗生素杂志》《Acta Pharmaceut Sin B》副主编,《Cur Mol Pharmacol》《Front Pharmacol Nat Prod》《科学通报》《药学学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等编委。

10.3969/j.issn.1005-1678.2016.06.01

猜你喜欢
副主编荣光医药
追寻“荣光”
百年荣光
荣光
关于聘任保继刚等为《旅游论坛》执行主编、副主编的公告
您是我的幸福是我的荣光
传统医药类非遗
“一曲诗词恋,今生未了情”——访老副主编欧阳鹤先生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实用临床医学系列著作 诚聘主编、副主编和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