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6-07-26 06:44解华史瑞峰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本土资源实践与探索环境创设

解华 史瑞峰

摘要:怎样利用河南本土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摆在我省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笔者所在课题组对这方面进行探索的两个案例展开分析,旨在说明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家乡、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使幼儿园的环创活动充满童趣和生机。

关键词:本土资源:环境创设:实践与探索

一、活用乡土自然资源,促进幼儿情智发展

本案例是笔者所在课题组在荥阳市第三幼儿园进行的活用乡土资源创设特色幼儿园环境的有益实践。荥阳市第三幼儿园坐落于荥阳市东区的城乡交界处,既有现代城市的风味,又与乡土地气相接。本着“教育来自生活,回归于生活”的原则,笔者认真地选取了周围环境中的乡土资源并艺术地运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较好地促进了幼儿情智的发展。具体实践如下。

(一)乡土材料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给孩子以乡土美的熏染

坐落在城乡交界处的荥阳市第三幼儿园,能够利用的乡土材料很多,如果把这些材料不加选择、不加修饰地搬到幼儿园,那只是一种材料的堆积,起不到美化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所以,我们采取了乡土材料与美术特色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先对乡土材料进行分类加工,再运用到环境创设中,给孩子以美的艺术感染。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运用乡土材料进行环境创设的技能呢?

课题组专家对全园教师进行了培训。一是讲解环境创设的色彩搭配知识。比如,环境创设要遵从班级环境主色调,使用近似色,少用对比色,拒绝乱用多种颜色等。二是讲授乡土材料的加工运用。首先,我们挑选了国内外艺术家利用自然材料制作的装饰作品,提高老师的艺术领悟力。其次,借鉴大师作品探讨将这些自然物搓、剪、捆、扎的操作技巧。通过对自然物的各种加工,使乡土材料焕发出艺术的美,从而使幼儿在欣赏并动手与老师一起创设环境时,发现平凡中蕴含的美感和创意。

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中,我们充分投放这些材料,让孩子们进行艺术创造。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把玩观赏、用画笔勾勒、用颜色涂染、用纸粘贴等,使原本普通的石头、瓶子、棉花秆、布条等幻化成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从而激发孩子们用乡土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创造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欣赏审美水平。

(二)乡土资源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给孩子以乡土情的传递

河南荥阳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乡土资源很丰富。我们在环境创设中充分运用了这些乡土资源,对孩子进行认知家乡、热爱家乡的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例如:河阴石榴是荥阳的特产,闻名全国,为了让孩子充分认知家乡的石榴,我们做了如下环节的主题活动。第一,观察。我们在石榴成熟的季节,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河阴石榴基地观光采摘,同时,教师们也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幼儿观察幼儿园种植的石榴,从树木形状到果实外形再到剥开果实看里面,逐一让幼儿仔细观察。此外,在散步时带领幼儿参观“石榴花儿红”主题墙面,帮助幼儿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石榴的功效及石榴制品。第二,品尝。石榴有保健作用,食用时连籽一起吃下,不仅营养丰富,还可消食化积,对幼儿尤为适宜。根据主题活动要求,幼儿园准备了加餐果点——石榴,让幼儿品尝,使其在品尝中感知石榴的味道,了解石榴的营养价值以及用途。第三,绘画。根据年龄特点,我们安排中班、大班的幼儿进行石榴绘画活动,小班开展石榴粘贴画,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仔细观察石榴外形及石榴大小、形状、颜色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作。

(三)乡土实践活动与美术特色相结合,给孩子以乡土创造的激发

荥阳市南北地域广阔,由于地质原因,南边的丘陵地带土质颜色偏红,我们称之为红土。红土是幼儿园开展泥工活动的纯天然素材,不用购买,挖来可用,用之不竭,真是经济实用。

我们将经过筛选采集来的红土投放在美工活动室,分开时间段让各班孩子们来美工室进行泥塑活动。由于幼童时代对于水和泥的天然情感,从加水和泥到用泥造型,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单纯把玩到有意识塑形,孩子们做得很投入,逐渐地各种物体形状出来了,有动物、植物、玩具、日常用品……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捏泥的乐趣,这对孩子童年的发展极其有意义。

荥阳市第三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实践,吸引了河南省其他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争相参观学习,园长们听完我们的介绍后一致认为,善于从本土资源着手,让天然的自然环境成为幼儿园环境构建的有利资源,引领幼儿多与大自然亲近,使之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这是对本土资源的最好利用。

二、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增强幼儿文化归属感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河南人文荟萃,造就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留下的大量的遗迹遗物等,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面对历史文化宝库,我们怎样才能结合当地实际和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把它们恰当地运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之中,使我们为之骄傲的民族文化很好地传承呢?

课题组经过对各地文化资源的梳理,选取了郑州、安阳、许昌、南阳等地作为研究的试点,分别在当地幼儿园中进行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创设的试验,受到了幼儿园教师的一致好评和幼儿们的喜爱。

(一)以“我们的郑州”展示版面为平台,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怎样以简洁的方法浓缩郑州古今的发展历史和灿烂文化进而展示给可爱的小朋友们呢?

在我们的研究基地,课题组的同志和教师们决定制作一组“我们的郑州”主题环创版面,图文并茂地把郑州呈现给孩子们。首先,我们动员教师们查阅郑州的历史文化资料,过一周后每人讲讲自己的收获,然后大家一起确定便于幼儿理解的几个点,开始环创制作。为了防止走弯路,课题组要求大家先做八开大的小稿,横向比较通过了才开始进行大稿制作。期间课题组通过网络给每个老师传递了大量图片资料和案例,帮助老师们拓展思路,丰富布局。从版面的设计风格、色彩到尺寸的确定、文字的书写课题组都提出了详细的规范要求。大家在制作中互相学习,创作灵感不断进发,不仅提高了环创能力,更增添了团队合作精神。endprint

郑州被誉为绿城,我们就用银灰色为底色、绿色为主色的色调,用火车来贯穿将要展示的整个版面,表现现代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一内涵,从正面看火车呈现出立体的形态。整个版面又以孩子的角度划分成五个小版块,分别是“你知道吗?你尝过吗?你看过吗?你去过吗?你玩过吗?”这五个方面,主要介绍了郑东新区、中原福塔、二七塔、

烩面、胡辣汤、豫剧、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方特、世纪欢乐园、少林寺等。现简单介绍一下其中三个小版块的内容:

右侧版块介绍的是少林寺。我们知道,少林武术是少林寺的主要构成,在国际上它几乎成了中国功夫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文化品牌。我们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角色功夫熊猫的造型来做导游介绍少林寺,借此把蕴含民族精神的少林武术宣传给小朋友们,培养和激发小朋友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左侧版块介绍的是火车。郑州被誉为交通枢纽,所以向孩子们介绍火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制作了早期的火车、20世纪80年代的火车、20世纪90年代的火车和现代高速火车,图文并茂地向孩子们描述了火车的变迁过程。在版块的最下方,我们特意向孩子们介绍了地铁,希望他们知道乘坐地铁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整个版面的下边,摆放了我们和大班孩子一起用各种废旧纸箱、瓶子、气球、黏土制作的郑东新区的超大建筑群模型(包括会展中心、玉米塔、艺术中心和湿地公园等)和孩子们可以随意拼摆的立体高架桥模型。这些使参观的家长和孩子了解到:河南省艺术中心的五个椭圆体是由河南出土的6500年前古代乐器陶埙造型演变而来的;艺术墙似黄河波涛翻卷的浪花,仿佛我们的母亲河,穿越并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又如河南出土的2500年前的古代管乐器石排箫,中间晶莹剔透的装饰柱,是设计师根据河南出土的8700年前中华第一笛——骨笛感悟而做。整个建筑群体均取之于古代乐器的抽象造型,使河南古代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既做到了环保,又实现了废物利用价值,还动员孩子和家长参与了收集废旧材料,使大家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较好地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以“安阳的古代文化”为环创主题,增强幼儿的文化归属感

我省的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被考证为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都在安阳出土,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安阳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当地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最佳素材。

在安阳市幼儿园,我们和教师以甲骨文及青铜器为环创主题展开设计思路。首先,我们对安阳文字博物馆的造型进行了研究,并以废旧纸箱和卡纸为主要材料,用浮雕的形式来制作出文字博物馆造型。接下来我们又把甲骨文、竹简、帛书等文字用三种材料展现出来:一是体现在龟壳上,方法是将龟甲壳煮熟后用小刀刻上甲骨文:二是用芭蕉树树枝代替竹简,方法是将粗细一致的树枝截得长短相同,教幼儿用麻绳上下连接成竹简样子,再刻上文字;三是体现在树皮上,方法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捡一些厚的树皮,用开水煮泡后,用小刀把树皮表层的黑色刮掉,使树皮泛黄,用石头把刮后的树皮压平,晾干后刻字。

青铜器后母戊鼎的制作过程是:第一步,先找一个大的废旧纸箱作为后母戊鼎的鼎身,用废旧纸箱或旧报纸打底:第二步,用超轻黏土在鼎体外面塑形,包括鼎的花纹都是用超轻黏土捏制;第三步,用墨绿色的喷漆喷在鼎体上,再轻轻上一点铜色的丙烯颜料,就会出现青铜的效果。

以上制作的文字博物馆和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是安阳的文化名片,幼儿在参与和观赏的过程中,会对安阳的古代文化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对我们的汉字——这一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的演变发展过程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意识和文化归属感,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责编:晓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土资源实践与探索环境创设
依托本土资源 提升科学素养
有效借力本土资源 创设幼儿游戏环境
浅谈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走廊环境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企业“三议一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
独立院校学业导师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指南》教育建议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探究
幼儿园实施音乐特色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简析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