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合并肾结核1例

2016-08-03 05:38马生明佘东立付生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2期

熊 虎,马生明,罗 游,佘东立,付生军,秦 臻,杨 立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兰州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2.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临夏 731100)



·短篇与个案·

肾透明细胞癌合并肾结核1例

熊虎1,马生明2,罗游1,佘东立1,付生军1,秦臻2,杨立1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兰州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30;2.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临夏731100)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肾结核;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肾癌与肾结核均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但同一肾脏同时并发肾癌和结核的病例在临床上却十分少见[1]。以往有文献报道过在确诊肾结核的患者身上意外发现肾癌,但在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发现患肾同时具有肾结核表现的病例鲜见报道[2]。现报告临夏州人民医院近期收治1例肾癌患者,在对其进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发现同时合并结核,现分析其临床资料,以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了解。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8岁,藏族,因“间歇性肉眼血尿2年”入院。患者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并间断出现全程肉眼血尿,未经特殊治疗。入院后B超检查提示:于右肾上极可见大小约57 mm×43 mm的低回声实质性包块,向肾外突起,左右侧集合系统分别分离18 mm、20 mm,双输尿管全程扩张,左右侧分别为9 mm、7 mm。CT提示(图1):右肾中上极巨大占位病变,右肾肾癌。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右肾肿瘤”,完善相关检查后,择期行“后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游离肾脏上极时,发现右肾上极与周边粘连严重(符合术前CT检查表现),剥离困难,于肾脏中部外侧缘可见一约5 cm×5 cm×6 cm肿块。将患肾取出后,沿冠状面剖开患肾,可见在肿瘤组织周围有类似干酪样坏死的区域。将标本保存好送病理科进行活检。手术顺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约80 mL,手术历时约210 min,患者术后第3天恢复肠道功能,第4天下床活动,第7天拔除腹腔引流管,遂出院。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图2):①(右侧)肾癌,透明细胞癌,肿瘤最大直径6 cm,肿瘤浸及肾实质,未见脉管癌栓及神经束膜侵犯,输尿管未见癌组织;②右肾结核并干酪样坏死。出院后给予规律抗结核药物治疗,定期复查。患者3个月后复查未见明显异常,无任何不适症状。

图1 本例患者的CT表现

图2 病理切片(HE,×200)

2讨论

由于本例患者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且影像学表现因肿瘤体积较大所被掩盖,故在术前未能诊断出肾结核。肾癌和肾结核这两种疾病的关系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两者具有直接的联系。临床上,结核患者同时发生肿瘤者少见,同一肾脏同时发生肾癌和结核者更为罕见,可能与结核病可诱发全身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肿瘤免疫监视作用有关。之前有文献报道过在一位有7年肾结核病史的老年男性体内发现肾鳞状细胞癌,这种来源于肾脏集合系统的肾癌类型非常少见[3]。鳞状细胞癌常常伴随于慢性炎症的过程中,结核菌引起的特异性肉芽肿性炎在病灶处长期损伤和修复的过程是导致这种类型癌症发生的可能原因。但是其他类型的肾癌和肾结核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探索。

临床上若遇到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特别是男性,且长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即使已经高度怀疑肾肿瘤,也应行结核相关筛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尿抗酸染色等,考虑到培养周期过长可能延误病情,尿培养不作为必须。

参考文献:

[1] PEYROMAURE M, SEBE P, DARWICHE F, et al.renal tuberculosis and renal adenocarcinoma: A misleading association[J].Progres en Urologie:J l’Assoc francd’ Urol Societ Francd’ Urol,2002,12(1):89-91.

[2] MANI NS, MANOJ MG, MALIK A.Concurrent renal tuberculosi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A coincidental finding [J].Indian J Nephrol, 2013,23(3):237.

[3] ELBARGHATI L, AZZOUZ L, ADIGA K, et al.A rare cause of renal mass;a case study [J].Libyan J Med,2009,4(4):164-165.

(编辑王玮)

收稿日期:2015-06-03修回日期:2015-07-16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持计划项目(No.1011FKCA090)

通讯作者:杨立,副主任医师.E-mail:yuze250@163.com

作者简介:熊虎(1986-),男(汉族),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肿瘤学、男科学.E-mail:66124614@qq.com 马生明(1974-),男(回族),副主任医师.E-mail:lxmsm.cool@163.com.系共同第一作者.

中图分类号:R699.2

文献标志码:C

DOI:10.3969/j.issn.1009-8291.2016.02.025

网络出版时间:2015-07-28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1.1374.R.20150728.101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