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学思路和模式探索

2016-08-06 03:28刘宏佳辽阳中医药学校辽宁辽阳111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考点资源库外科

刘宏佳(辽阳中医药学校,辽宁 辽阳 111000)

外科护理学教学思路和模式探索

刘宏佳
(辽阳中医药学校,辽宁 辽阳 111000)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中职教育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地中职学校都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招生难、学生素质差等问题。俗话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身为教师的我们不应消极地抱怨现状,应把重心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尽量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辽阳中医药学校外科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讨论、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中职生现状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外科护理学;教学思路;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辽阳中医药学校外科教研室大胆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实行统一化、模式化教学。即在保留任课教师教学特点的同时,积极开展“三步四分法”模式化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外科护理实训操作练习,建立并完善外科护理课件资源库、外科护理医学视频资源库、外科精选习题库等,编著了《外科护考秘籍之考点汇编》《外科护考秘籍之试题金典》等内部辅导教材。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师拧成一股绳,共同提高,同时吸取每位教师的优点,将其放大并模式化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1 积极开展“三步四分法”模式化课堂教学

所谓“三步四分法”,就是把一堂课40分钟的教学内容,按照时间划分为4等份,每份10分钟,将其合理规划,按照教学、讨论、做题3个步骤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1)课堂前20分钟采取高强度、集中式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刚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的特点,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①通过分析外科教研室所有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得出,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始终保持全神贯注的听课状态,基本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保持在20分钟左右。所以,针对中职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开展上课早期集中式教学,让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听课状态最好的时候,获取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采取“去繁求简”的教学方法,在这宝贵的20分钟内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现以“烧伤病人的护理”前半部分内容为例做一介绍。在讲解这一学时(40分钟)内容时,我们先快速导入新课,然后简单介绍烧伤的病因、分类及病理生理变化,接下来讲授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例如:对烧伤病人的临床分期、烧伤面积的评估、烧伤程度的评估及救治方法等。充分利用这20分钟时间,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烧伤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治疗方法。其他如健康史、心理护理、辅助检查等非重点内容可以放在后面的课堂讨论中来学习。这样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教学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为接下来的课堂讨论和强化练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教师如果感觉到本节课学生的听课状态不是很好,也可以把这20分钟分成两个10分钟,进行短时教学,中间加入课堂讨论,让学生有时间调整听课状态。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宗旨很明确,就是在学生听课状态最好、听课效率最高的时候,集中快速地传授知识。

(2)利用10分钟时间开展课堂讨论。通过在课堂上充分讨论、有度拓展、合理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分析思考问题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调节听课状态。例如:在讲授“烧伤病人的护理”时,可以让学生针对书上的非重点内容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烧伤病人护理相关知识,讨论怎样采集病人的健康史?怎样对烧伤病人采取心理护理?对烧伤病人应该做哪些有效检查?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本节课的非重点内容,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兴趣,可谓一举三得。

(3)利用10分钟时间,在课堂上做题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明确考点及难点。

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了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及考点,我们针对性地开展了“课后10题”练习。即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比较典型的、常见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精选出10道,作为每节课结束前的巩固练习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再讲解。如果时间有限不能做完练习,也可以留作课后作业,下次课再用几分钟时间讲解。

②实践证明,这种“课后10题”练习模式,效果非常明显,可谓好处多多。好处一,巩固课堂所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好处二,让学生在明确考点的同时也体验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简称护考)答题的感觉,进一步熟悉护考题型及出题模式;好处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成绩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哪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好,可以在练习后作简单总结或进一步讲解,提升教学效果;好处四,学生可以通过做题来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学习方向,明确只有学好每节课内容,考试才能得高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好处五,有利于教师明确以后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③中职生开展课堂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成绩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练习,达到“以练代学、以练代记”目的,有效掌握课堂重点内容,提升考试成绩。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通过练习了解考试重点,明确学习方向,进一步提高。

(4)通过一年来“三步四分法”教学的实施,尤其是“课后10题”练习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考试成绩改变效果显著。我们发现,曾经做过“课后10题”练习的学生,进行护考考前辅导和培训时,效果明显比没有练习的学生好很多,掌握程度和理解速度也有很大提高,教师的教学压力明显减轻,讲课也比以前轻松许多。

2 创建外科护理教学共享资源库

外科教研室全体教师利用个人时间,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创建了外科护理课件资源库、外科护理医学视频资源库、外科教学图片资源库、外科精选习题库、外科课后10题库等教学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授课水准,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1)本着鼓励原创的基本原则,教研室号召年轻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讨论并修改,最后把完成的精品课件收录到外科护理课件资源库中。这不仅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一次碰撞和融合,还是教研室内部交流、学习、提高的好机会。但这些原创的精品课件毕竟数量有限,我们还把教材附带的课件及网上搜索到的优质课件都收录到外科护理课件资源库中。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进行少量修改,就可以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为了丰富多媒体教学内容,我们还创建了外科护理医学视频资源库和外科教学图片资源库。把网上与外科护理教学相关的各种医学视频及图片收集起来,精选、汇总编辑成资源库。这样,在讲授各个外科疾病护理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或图片,更清楚直观地了解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

(3)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我们还创建了外科习题库和外科课后10题库。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与外科护理学相关的几千道习题归类汇总,编辑成外科习题库。再针对每种疾病从中精选10道,编辑成外科课后10题库,作为“三步四分法”模式化课堂教学的巩固练习内容。

3 强化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在提高日常课堂教学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外科护理实训教学。通过增加实验课数量,提升实验课课堂教学效果,加强课上学生动手操作,严格实验操作考核制度等,达到巩固和强化学生外科护理操作技能的目的。

4 强化外科护考辅导教学,提高辅导效果

通过参加我校举办的第二届护考辅导(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讲义授课),我们发现教材存在信息量大、知识点分布凌乱、练习题优劣度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编著了《外科护考秘籍之考点汇编》和《外科护考秘籍之试题金典》等内部辅导教材。

(1)我们把讲义上凌乱的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编辑成《外科护考秘籍之考点汇编》,让学生知道每一种疾病的考点是什么,每一个生理解剖系统的知识点都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例如,把所有与外科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呕吐、便血、腹痛等考点汇总起来,以表格形式呈现,让学生先全面了解,再对比记忆,最后达到完全掌握的目的(见表1、2)。

表1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呕吐物特点

表2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腹痛特点

我们把所有与外科护考相关的,禁止灌肠、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术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的疾病汇总到一起,让学生集中记忆,避免漏记、错记,提高解题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把这些知识点编成顺口溜,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见表3)。

表3 与外科护考相关疾病的特殊要求

(2)此外,我们还将人民卫生等出版社的同步练习题及模拟题,根据出题频率、考点、试题优劣度等精选并整理出《外科护考秘籍之试题金典》,基本覆盖外科护考辅导的重要知识点和考点,以提高学生对外科护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上就是我校外科教研室,关于外科护理学教学思路和模式探索的具体措施与实践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G420

B

1671-1246(2016)01-0086-02

猜你喜欢
考点资源库外科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