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专护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6-08-06 03:28贺永红鲁春丽马林芝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

阎 青,舒 婷,贺永红,鲁春丽,马林芝(湖南医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某校高专护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思考

阎 青,舒 婷,贺永红,鲁春丽,马林芝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目的 通过调查我校高专护生体育锻炼认识与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了解其体育锻炼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50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每周锻炼1~2次的占16.8%,3次及以上者只占15.0%,不参加锻炼的高达68.2%;每次锻炼时间<30 min者占25.2%,30 min及以上者占74.8%;进行高强度锻炼者占6.9%,中等强度者占36.5%,低强度者占56.6%;非常喜欢和喜欢体育锻炼者占65.2%,一般的占22.2%,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占12.6%;对自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态度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占50.8%,一般的占28.6%,不满意的占20.6%。结论 大多数护生对参加体育锻炼不够积极,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大多数护生对体育锻炼是有兴趣的;一半左右的护生对自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态度是满意的。

高专护生;体育锻炼;体育

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作为临床护理队伍的主力军,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任,他们的健康状况影响着未来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是一项体力与脑力并重且与人的健康状况及生命息息相关的工作,护理工作的繁重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及身体素质[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我校高专护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有利于对护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管理,引导他们科学理性、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

1 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我校护理专业一、二年级大专生。

1.2调查方法

在护理专业大专生中抽取500人发放调查问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问卷设计简单明了,包括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强度,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护生对自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态度等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由学生会干部负责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0%。

2.1护生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强度(见表1)

表1 护生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强度调查

表1显示,每周锻炼1~2次的学生占16.8%,3次及以上者只占15.0%,不参加锻炼的高达68.2%,以上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每次锻炼时间<30 min的占25.2%,30 min及以上的占74.8%。进行高强度锻炼者占6.9%,中等强度者占36.5%,低强度者占56.6%。由此可见,大多数护生对参加体育锻炼不够积极,这种状况与教育部规定的在校生每天应保证1 h的体育锻炼及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 min、每次体育锻炼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2]的要求相差甚远,即护生锻炼频率、锻炼时间、锻炼强度均不够。究其原因,一是护生体育意识淡薄,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二是护生学习任务繁重,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多,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三是个人其他兴趣(如书画、唱歌、上网等)对体育锻炼时间的占用;四是已养成懒惰的不良习惯等。这从侧面反映出高专护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还很淡薄,即使锻炼也不愿出力,怕苦怕累。因此,如何提高护生健身意识、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2.2护生体育锻炼兴趣(见表2)

表2 护生体育锻炼兴趣调查

表2显示,有65.2%的护生非常喜欢和喜欢体育锻炼,一般的占22.2%,有12.6%的护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由此可见,护生体育锻炼兴趣总体较强,但体育锻炼意识淡薄者也为数不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体育教学主要是围绕达标或专项选修项目进行,学生练习内容单一;(2)护生缺乏体育锻炼兴趣,没有养成锻炼习惯;(3)长期重技能考试、轻能力教育的方式使护生课外自我锻炼能力较差;(4)护生课余时间会选择较轻松的娱乐方式,如逛街、看电视、上网等;(5)体育场地和设施的限制,不利于护生开展个性锻炼;(6)无人指导和监管。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3护生对自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态度(见表3)

表3 护生对自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

表3显示,护生对自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态度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占50.8%,认为自己有兴趣且能增强体质,是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基础;通过锻炼充实了生活,调整了心情,使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这也成了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动力。而剩下49.2%的护生因没有硬性规定和约束,体育锻炼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通常在周末、节假日和考试期间很难坚持,未能持之以恒。

3 讨论与思考

高专护生是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的主力军,但是,当前护生体质状况令人堪忧[1]。因此,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优秀护士,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责任。

3.1加强护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培养

首先,学校要转变思想,勇于打破“重技术技能、轻理论能力”“重课堂教学、轻课外锻炼”的传统教育格局,从思想上提高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办法来加强护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培养,按护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人性化地设置体育锻炼和比赛项目。再次,选择融趣味性、娱乐性和个性发展为一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训练时间。最后,有针对性地举办女生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讲座以及体育文化活动等,适时引导护生尽可能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其体育兴趣,从而促进其健康水平提高。

3.2创新体育教学,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

当前高校体育课大多以实践技术课为主,几乎没有体育理论课,且体育课活动单一,缺乏个性化或为特长开设的体育活动,所以要创新体育形式,在课程设置、考试方法、竞赛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

3.2.1调整课程结构,创新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 调整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体育理论教学时数,彻底消除体育理论教学的随意性和“体育教学即为实践教学”的片面认识。首先,教育者要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念,将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技能并重,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并重。其次,针对护生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护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再次,引导护生将课堂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运用到课外锻炼中,使护生在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中感到快乐和自信,从而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2.2注重学生参与,改革以竞技为主的体育比赛 对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进行创新,让传统意义上针对跑得快、跳得高、掷得远的少数人参与的运动会,扩大到全体学生参与的集体项目(如接力、拔河、太极、团体操表演等)。竞赛内容应符合大多数护生的兴趣爱好,通过竞赛强化护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其锻炼兴趣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3.2.3调整体育考核方法,将成绩与课外体育锻炼挂钩 改传统体育技能考试方法为体育知识、技能和课外体育锻炼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可以将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按百分比计入学生期末成绩。考核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可以系和班为单位,以每周课外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作为考量标准,可由护生互相监督,同时配以辅导员和体育教师抽查[3]。

3.3加大投入,完善课外体育组织建制

课外体育锻炼大多由学生自行组织、自己安排进行,没有形成群体性、组织性行为,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首先,学校要不断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去。其次,完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建制,特别是改进和提高班级(系)、院校两级体育协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方法和能力,增强护生参与热情,不断提高护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4]。再次,护生可以依据寝室卫生管理办法进行体育锻炼管理,加大早操和业余时间体育锻炼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最后,可在晚自习前统一播放舞曲,开展大型学生广场舞,充分调动护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4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与环境

校园体育文化直接影响学生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修建体育象征性建筑、雕塑及宣传栏、报刊栏等,从视觉上刺激学生产生体育锻炼欲望,营造体育锻炼氛围,逐步形成体育意识。

总之,体育锻炼是提高护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真正提高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引导护生理性、科学、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1]黄艳红,陈丽.高职高专护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1):201-203.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 OL].http://www.gov.cn.2011-02-15.

[3]赵晓玲,李继军,杨健.营造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2):78-80,84.

[4]倪永辉.大学生体育行为调查分析及对策[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0(6):47-50.

G526.5

A

1671-1246(2016)01-0121-02

注:本文系湖南医药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1]27)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体育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