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6-08-18 07:03朱晓晗路阳黄敏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资源

朱晓晗+路阳+黄敏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优秀人才培养的基础。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化办学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为例,讨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及内容,探索了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己成为当今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高校应不断探索并改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种融入全球化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笔者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为例,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一、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促进高等院校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实力的提升。

郑州轻工业学院于2001年开始从事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是河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公立高等学校,目前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开展8个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项目。经过多年合作办学的发展,全校师生都深切地感受到与外方的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教学过程中国际教育的理念和特色使学生在享受国内本科教育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国际化的教育,学生受益匪浅。截至2015年年底,学校共培养中外合作办学人才近万人。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及建立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在此概念基础上,郑州轻工业学院以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国际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可以将这种方式理解为以下四层涵义: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第二,为达成上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进行的整个教育过程。

第三,与上述教育过程匹配的管理和评估制度。

第四,实施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其中,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前提,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而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另外,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初期,分析、研究目前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再综合考虑师资情况、学生情况来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作的重点;当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步建立之后,相关建设就要提上议事日程,包括培养目标的细化、培养方案的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管理的有效等方面,这些建设工作就成为工作的重心;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型后,已有成果的巩固、各方面工作的进一步打磨是学院需要重点考虑的。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学院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不同情况认真分析、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行之有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郑州轻工业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努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做法包括:

(一)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

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确立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只有培养的人才符合国际认可的专业人才质量标准,才能说明专业建设国际化的有效性。在实践中,郑州轻工业学院立足国情、校情,定义的国际化人才是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成功开展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合作的高素质人才。从这一内涵出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体内容上,学院提出了两个核心:一为英语教学,二为引进国外课程。通过引进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英语教学体系,提升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的英语水平;通过融合式引进课程,达到国际化教学资源惠泽学生的教学目

(二)以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而课程建设国际化,是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郑州轻工业学院始终贯彻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主线,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教学负责人反复沟通,专业课程逐门进行对照,以中外双方共同认可的课程体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保证了学生在国内就能够得到与国外同样教学体系的训练,出国进修的学生能够基本无障碍地快速融入国外的学习,在教学层面实现与教育发达国家接轨。

(三)打造国际化教育师资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师资情况。多种渠道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一支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郑州轻工业学院出台了《郑州轻工业学院关于选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优秀教师出国进修的暂行办法》,积极推进教师出国研修,零距离感受、学习、掌握国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个人专业及语言素质。截至目前,学院共派出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50余人出国进修,通过在国外半年的学习,这些教师感触良多、进步迅猛,返校后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开设了多门国外引进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国内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以致用,从课堂组织到教学手段都有改进,小组讨论、workshop、tutorial各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学生受益匪浅,反响良好。

(四)搭建国际化实践平台

国际化实践平台非常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增长,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练语言、习交流、长见识的机会。对国际化人才来说,对中外文化的熟悉和理解以及对国际知识的基本掌握是必须的。为此,郑州轻工业学院非常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意识,学校与外方合作学校相继成立了“中英联合实验室”“中澳大数据实验室”等,给学生提供了与国外教师、学生在专业上交流提高的机会;学期中邀请外籍教师和国外交换生举办“龙比亚文化月”“绿草坪活动”“英文歌曲大赛”“英文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全国性的外语学科竞赛,促进专业技能的发展,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通过平台建设,给学生提供国际化人才培养更多的锻炼,同时,也使得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室里,还存在于每一个学生的理念与意识里,还有成长过程中。

(五)构建国际化教学管理体制

要达到国际化要求,郑州轻工业学院的教学管理体制也必须进行相应改革,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在实践中学校要紧紧围绕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目标来进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国际意识、开阔国际视野、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增强国际交流能力,从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监控管理各个方面学习国外高校的成熟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加以应用,保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实现。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将国际化教学资源惠泽全部学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办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够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学生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核心任务,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