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50每日三次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016-08-22 08:42病例提供李寅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6年5期
关键词:血糖高乙肝低血糖

病例提供:李寅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门冬胰岛素50每日三次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病例提供:李寅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患者男性,51岁

主诉

渴饮间作4年,加重伴乏力5天。

现病史

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血糖监测高,来我院门诊查空腹血糖13.5mmol/L,完善相关检查,除外其他原因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患者门冬胰岛素30 早20U晚18U餐前皮下注射;之后患者间断门诊随访,因午餐后血糖高,午餐前加用门冬胰岛素30,具体剂量调整不祥;目前降糖方案为:门冬胰岛素30早20U 午18U晚20U餐前皮下注射;5天前患者高脂高热量饮食后感渴饮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伴全身乏力,今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由门诊拟诊为“2型糖尿病”收入院。入院症见:神清,精神欠佳,全身乏力,偶感胸闷不适,腹胀明显,偶有四肢末端麻木,腿抽搐,纳差,夜寐安,大小便正常,近1周体重减轻2kg。

既往史

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未规律诊治;既往因脾大行脾脏切除手术。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慢性病容,皮肤轻度黄染,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查体:身高1.76米,体重82kg,血压110/80mmHg,BMI 26.47kg/m2,腰围90cm,臀围96cm;针刺觉减退,触痛温觉减退,膝反射正常;无胫前斑,双足皮肤温度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足部无溃疡。

实验室检查

随机血糖13.6mmol/L,HbA1c 9.8%,C肽释放试验结果见表1;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原(-),乙型肝炎DNA测定7.78E+05拷贝/毫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75.70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88.50U/L,总胆红素122.00μmol/L,总胆汁酸111.00μmol/L,直接胆红素70.80μmol/L,间接胆红素51.20μmol/L;颈部血管超声:右侧颈动脉斑块(单发);腹部超声:脂肪肝,胆囊炎,胆囊壁多发胆固醇结晶,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CT:(1)考虑胆囊底部腺肌症,请随访;(2)脾脏切除术后改变。

入院诊断

1.2型糖尿病

2.慢性乙型肝炎

病例特点

1.自身胰岛功能较差,采用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注射,血糖控制不佳,尤以餐后高血糖为著。

2.合并慢性乙肝,肝功能差,口服药使用需慎重。

表1 C肽释放试验结果

治疗心得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出现较早,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明显,表现为胰岛素用量大、餐后血糖高。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仅25%血糖控制达标,平均HbA1c达9.5%以上,80%以上的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餐后高血糖,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2hPG)≥13.5mmol/L,随着病程延长,2hPG达标率更低。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至关重要。而糖化血红蛋白又与糖尿病并发症息息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4%。同时,大量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餐后血糖峰值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相关程度较空腹血糖更高。故安全降低餐后血糖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尤为重要。对于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伴有肝脏疾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显得尤为关键。

肝脏是血糖调节的重要器官,各种肝病往往会影响正常糖代谢,最常见的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尽管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型糖尿病合并肝脏疾病患者的凌晨和空腹血糖较低,以餐后血糖高为主,且血糖波动大。这是因为肝脏对体内糖代谢存在双向调节,当肝脏发生弥漫性病变时,由于进食后肝糖原的合成能力下降,且肝脏对胰高血糖素的灭活减弱,所以会出现显著餐后高血糖,而由于肝脏内肝糖原储备不足以及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减少,病人在空腹状态下又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在制定降糖方案时,保证空腹血糖水平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显得尤为重要。

患者之前由于工作原因,使用门冬胰岛素30每日皮下注射两次,是为了简便操作,依从性好,但由于患者肝功能欠佳,肝糖原储备不足,导致餐后血糖居高不下,尤其午餐后血糖控制欠佳,改为每日三次注射,虽然能够降低午餐后血糖,但是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控制得极不稳定,往往空腹血糖控制达标,而餐后血糖相差甚远,又无法进一步增加胰岛素剂量,否则为了降低餐后血糖而增加胰岛素剂量就会导致空腹低血糖;同时患者转氨酶较高,无法口服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我们为该患者选用门冬胰岛素50每日3次,因为门冬胰岛素50属高预混制剂,速效成分比例高,因此能更好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同时门冬胰岛素50的速效与中效成分作用重叠少,因此低血糖风险更低,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小;最后,与门冬胰岛素30相比,由于门冬胰岛素50速效成分更多,在合理控制餐后血糖的同时,所用胰岛素总量得到降低,这也有利于患者的体重控制。综上所述,从该患者的随访情况来看,门冬胰岛素50每日三次注射方案更有利于餐后血糖的达标,减少因餐后血糖高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适用于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更适合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

10.3969/j.issn.1672-7851.2016.05.009

猜你喜欢
血糖高乙肝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血糖高者不要多吃火龙果
血糖高者不要多吃火龙果
血糖高 有哪些并发症?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血糖高伤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