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统计对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促进作用

2016-09-08 02:57孙志锋闫竹梅邸丽俊
关键词:高水平科研项目论文

孙志锋, 王 琼, 闫竹梅, 邸丽俊

(陕西理工大学 科技处, 陕西 汉中 723000)



高校科技统计对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促进作用

孙志锋, 王琼, 闫竹梅, 邸丽俊

(陕西理工大学 科技处, 陕西 汉中 723000)

高校科技统计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统计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统计数据,为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本文以陕西某高校为例,分析了该校2008-2013年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可知,地方高校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在高层次期刊发表论文,积极申报高层次项目和高层次奖项。

高校; 科技统计; 科研管理; 促进作用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特别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强化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每年对高校的科学研究投入逐渐加大,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地方高校也应把握国家政策发展机遇,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加强和改进科研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管理和科技统计对科学研究的政策引领作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内涵建设[1]。

一、 高校科技统计的概念

高校科技统计是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高校各项科技活动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取得科学、系统、直观的数据,对统计数据的整理、汇总和分析,掌握高校科技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发现其变化的规律,规范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为制定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科研政策提供科学统计数据[2]。高校科技统计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统计数据,科研管理本身就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依靠科技统计数据,科技统计反过来服务于科学决策。因此,我们要对学校的科研状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就必需通过大量的科技统计数据分析作为依据。

二、 科技统计在科研管理工作的作用

1.科技统计是科研管理的基础

科研管理是对科研活动具体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立项、科研活动人员投入、科研经费投入、项目执行过程的具体管理、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获奖、学术交流、科研成果转化、科研信息情况反馈等,是一个循环的科研管理系统。通过科技统计数据所显示的人员状况、课题完成情况、研究机构、学术交流情况和科技产出情况,可以得知目前高校科研的总体水平。另外,学校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状况适时的制定具有战略性的决策,例如:要及时对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建设,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情况,申报各层级基金项目、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和获得各层级奖项的情况进行科技统计,为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提供基础统计数据支撑[3]。

2.科技统计是高校制定考核评价激励政策的重要依据

评价、考核是主管部门对科研单位及教师和科研人员科研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衡量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的重要手段[4]。科研管理部门通过科学合理评价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情况,以科技工作量的方法进行计算,奖励在科研项目、成果、获奖突出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激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争取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获得高层次的科研奖励。尤其在当今激烈的科技竞争环境下,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决定了其在国内的地位。科技统计报表能够清楚地提供成果鉴定、成果获奖、论文专著发表、专利申报、成果转化等科研工作的具体数据。鉴定成果的水平和获奖成果的等级,证实了承担项目的水平和研究的深入程度。因此,通过科技统计,正确的激励政策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工作效率,增强广大教师的进取精神,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进学校的科研工作更好发展,使学校发展和教师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3.科技统计是科研管理创新的前提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科研管理带来新的机遇,要抓住机遇,科研管理工作就必须创新。要做好科研管理的创新,需要建立和健全科研统计管理系统,高校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为科研管理创新提供很多便利条件。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广大教师可将其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科研信息及时录入到科研管理系统中,科技统计工作与科研管理系统相连接,利用上传数据及时分析科研统计数据,获得科研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实现各学院、科研机构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科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把科研管理人员从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规划性和工作效率[5]。

三、 高校科技统计在科研管理中作用的具体实证分析

高校科研管理需要科技统计,充分发挥科技统计的作用,将大大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以陕西某高校为例,对该校6年来(2008-2013年)获得的高层次科研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获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科技统计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陕西某高校2008-2013年获批的厅局级以上项目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表1 陕西某高校2008-2013年获批的厅局级以上项目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2008-2013年期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别是23项和11项,科技部项目和教育部项目分别是2项和11项,通过每年的科技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2008年和2009年间,学校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为了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学校及时完善调整科研管理文件,修订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提高在获得高层项目中的工作量分值,并且对获得高层次项目进行科研奖励,同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校内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改善了学校科研氛围和科研生态环境,调动了该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且从2010年以后逐年增加,增强了广大教师对学术研究的自信心,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获批的省科技厅项目2008年和2009年分别是8项和9项,省社科联项目2009年获得2项,且从2010年后保持平稳增加的趋势,学校及时适应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政策,积极引导培育,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现场指导和评审修改,提高了广大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的素养和水平,使得学校申报的省科技厅项目、省社科联项目和省教育厅项目快速增长,分别达到67项、22项和306项。学校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加强同地方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合作,解决当地企业和农业方面存在的科技问题,同时积极申报当地科技项目,从2010年至2013年,获批的市科技局项目共有170项,且逐年增加,这说明该校积极加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6年来承担的厅局级以上项目总计628项,整体科研规模和科研实力不断壮大,获得项目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这说明该校近年来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合理的、连续的科研管理政策;同时,学校科研管理层积极关注国家未来科研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加大对科研项目投入力度,支持和培育一批选题较好的课题,这也与国家加大投入科技创新经费的政策分不开[6,7]。特别是该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逐年增加,这与该校实施积极的人才政策,引进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并且培养校内教师积极攻读博士学位有密切关系,但与其他高水平大学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学校将继续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2.陕西某高校2008-2013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及论文反响情况统计与分析

表2 陕西某高校2008-2013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及论文反响情况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该校2008-2013年出版学术著作和发表学术论文总量总体稳步增长,发表学术论文总量2011年达到1919篇,但在2012和2013年总数有所下降,达到1171篇。发表论文总量虽然较高,但高水平高层次的论文仍然较少,该校针对这一问题专门制定了学术期刊认定文件,对一些质量差、层次低的期刊不予认定,以杜绝教师在低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发表核心期刊科研论文以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和南大CSSCI核心期刊库为标准,鼓励教师多发表高层次的论文,提高了在高层次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研分值和奖励,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总量2009-2011年稳步增加,达到516篇,但在2012和2013年总数有所下降,分别为414篇和437篇,其中在SCI期刊和CSSCI收录论文逐年增加;工程索引(EI)2009-2011年收录论文总量稳步增长,但在2012和2013年总数有所下降,且总体数量较少;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会议论文较少,这说明该校组织科技人员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较少;美国《化学文摘》(CA)2009-2011年收录论文总量稳步增长,最高时为217篇,但在2012和2013年有所下降,分别为110和117篇。在出版著作和专著上,2008-2011年,全校出版专著每年是3-6部,在2012年,学校对出版专著科研工作量记分进行了调整,在2013年出版专著达到21部,调动了广大教师出版专著的积极性。在2008-2013年出版著作总数逐年增加,且学校在著作出版方面科研政策基本稳定。针对以上问题,该校在稳定学术论文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质量论文的发表,学校每年不断加大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修订科研管理文件,加大对发表高层次论文的资助和奖励力度,激励教师向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投稿,提高高水平论文的产出量,学校提高对出版专著的科研工作量记分,调动广大教师出版专著的积极性,以达到良性循环;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加强优势学科与其他领域学科交叉合作,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在国际交流方面,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本领域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高水平会议论文。

3.陕西某高校2008-2013年获批的省部级奖和厅局级奖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表3 陕西某高校2008-2013年获批的省部级奖和厅局级奖情况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该校2008-2013年获奖数量逐年增加,获得省科学技术奖21项,而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奖2项,2008年和2009年,学校没有省科技奖,为了改变学校高层次获奖偏少的现状,学校及时修订科研奖励文件,加大获奖奖励力度,不断拓宽奖励的渠道,积极引导教师培育获奖点,2010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4项,且逐年增加,这说明该校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获得省教育厅奖达到33项,且逐年增加,该校近年来及时分析科技统计资料,寻找存在问题,积极修订科研管理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奖励办法,积极培育奖项增长点,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报奖,加强获得奖励的力度,提高了科研人员报奖的积极性;从获得的市科学技术奖可以看出,2008-2009年,学校没有市科技奖,从2010年起,该校转变观念,主动加强同当地政府的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加强产学研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奖励管理办法,2010年获得市科技奖10项,积极挖掘校内好的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来校为教师报奖进行指导,培育申报获奖点,加强同企业的合作联合报奖,从2010-2013年获得的市科学技术奖总数达到49项,这说明该校与地方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但存在的问题是,国家级奖项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学校有待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4.结论

从该校2008-2013年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获奖的科计统计情况可以看出,该校在争取科研项目、获得科研成果和获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也与国家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有关,该校积极抓住国家科技创新机遇,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水平人才,引导教师积极申报高水平项目,向高层次期刊投稿,不断争取高层次奖项,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实力,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重要保障,但也应当从科技统计结果中看出,从学校发展长远来看,该校的高层次项目还不是很多,高水平的成果和高层次的奖项也有待提高。

[1]谈毅,杨晔,白伊贝.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4-2013年的数据[J].财政研究,2014(12):53-57.

[2]吴生,赵雪曼.高校科技统计实践与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5):503-505.

[3]杜传青.论科技统计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28-129.

[4]刘岳启.科技统计在科研决策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87-88.

[5]陈淳,吕建秋,谢俊平.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78-79.

[6]王瑞文,孙建东.地方高校科技能力评价——基于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因子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4):61-65.

[7]章刚勇.科技统计研究:方向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6(5):34-38.

[责任编辑:刘 英]

2016-02-16

2016-03-20

孙志锋(1980-),男,陕西合阳人,陕西理工大学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统计与科技管理;王琼(1974-),女,陕西汉中人,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闫竹梅(1965-),女,山西大同人,助理研究员;邸丽俊(1981-),女,山西吕梁人,研究实习员。

陕西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校科技统计在科研管理中作用的研究”(slgky13-32)

G647

A

1673-2936(2016)03-0105-04

猜你喜欢
高水平科研项目论文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