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CT、IL-6和IL-10水平对重度烧伤伴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2016-09-13 09:44李孝建邓忠远汤文彬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毒血症休克脓毒症

张 涛,李孝建,邓忠远,汤文彬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烧伤整形科,广东 广州510220)



血清PCT、IL-6和IL-10水平对重度烧伤伴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张涛,李孝建*,邓忠远,汤文彬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烧伤整形科,广东 广州510220)

重度烧伤(severeburn)是由于高温、火焰、热辐射引起的伴组织细胞碳化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热力学伤害[1]。重度烧伤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吸入性损伤等多种并发症[2],其中以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较为常见,致死率较高,预后较差。由于重度烧伤病人的皮肤组织烧伤后丧失了抵御外界损伤的功能,受伤组织变性坏死,细菌极易感染,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并发生变态反应[3],进一步加重了组织细胞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其中以IL-6和IL-8作用明显。近年来发现降钙素原对于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脓毒症、SIRS、MODS降钙素升高水平明显,特别对于重症感染患者。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重度烧伤伴脓毒症患者血清中PCT、IL-6、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重度烧伤伴脓毒症的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40例合并患有脓毒症的患者列为观察组(脓毒症组),男性病例23例,女性病例17例,平均年龄(37.91±7.25)岁,烧伤面积(43.64±5.13)%,Ⅲ度烧伤面积(17.25±3.36)%。选取32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5.84±6.8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其他临床资料水平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患者烧伤面积在31%-50%之间,Ⅲ度烧伤面积在10%-20%之间的重度烧伤的病人,排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疾病、入选前接受过外科手术或服用激素的药物的患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入院的重度烧伤患者,首先要及时清洁其受损的创面,给予必要的处理,以防感染加重;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其生命体征;给予患者抗生素等适当的抗感染药物治疗,争取尽快控制住其感染状况;对患者及时进行补液,特别是对于重症休克患者,补液措施更是刻不容缓,可以给予小剂量高渗溶液用于休克患者的复苏,对于惊厥患者可以给予地西泮等药进行治疗;当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甚至机械通气;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和手术时机,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1.2.2检测方法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7、12d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各5ml,对照组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分别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置于-20℃下冷冻保存。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PCT、IL-6、IL-10水平变化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7、12d血清中PCT、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CT、IL-6和IL-10水平呈升高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PCT、IL-6、IL-10水平变化

注:#表示与组内治疗后1d相关指标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重度烧伤并发脓毒血症患者治疗后12d血清中PCT、IL-6、IL-10水平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重度烧伤并发脓毒血症死亡组患者治疗12d后血清PCT、IL-6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重度烧伤并发脓毒血症患者治疗后12 d血清中PCT、IL-6、IL-10水平比较

2.3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血清中PCT、IL-6、IL-10预测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比较

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中PCT、IL-6和IL-10对预测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见图1及表3。由ROC曲线分析显示,当PCT取值为4.63ng/ml时对重度烧伤休克期伴脓毒血症的诊断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87.5%,优于IL-6和IL-10。

表3 休克期患者血清中PCT、IL-6、IL-10预测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比较

图1 休克期患者血清中PCT、IL-6、IL-10预测脓毒血症ROC曲线

3 讨论

脓毒症(Sepsis)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患者一般病情迅猛,病死率高,危害较为严重[4]。根据病情的发展,脓毒症可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其中以脓毒症休克较为严重,临床上给予足量的液体复苏后患者低血压的症状较难改变,患者的病情凶险且病情常出现反复。重度烧伤患者导致的脓毒症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有相关文献报道,重度烧伤患者伴脓毒症的患者的发病机制有可能和细菌的内毒素的产生、机体炎症介质的释放、免疫功能紊乱、凝血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5]。

近年来研究发现,降钙素原是一种特异性的蛋白质,特别是当机体存在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和MODS时血清中PCT升高明显,当局部细菌感染、慢性炎症时PCT水平维持稳定[6]。临床上PCT可以作为严重细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对于脓毒症有关的MODS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7]。

本研究发现,脓毒症组患者治疗后1、7、12d血清中PCT、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患者治疗后PCT、IL-6和IL-10水平呈升高的趋势,说明脓毒症组患者感染水平和体内炎症反应逐步增强,炎症反应随着时间逐步加重,预后不良并症状较难改变提示有感染病灶的存在。其中血清中PCT含量的升高和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症状加重密切相关,PCT一般在出现脓毒症后2-6h即可产生,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8],可以用来评价重症烧伤伴脓毒症病情进程和预后指标。IL-6是由单核巨噬细胞、Th细胞产生,是一种急性期反应的诱发细胞因子,作用在于促进炎症反应。当机体烧伤后,严重的脓毒症血液中大量IL-6被释放,由于IL-6的促炎作用,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强,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对感染的敏感性也加强,可以用来诊断重症烧伤伴脓毒症的指标之一[9]。相关文献报道,IL-10可以抑制B细胞的分化,减少体内细胞因子的释放,削弱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烧伤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和全身重度感染有关,预后多不良[10]。重度烧伤并发脓毒血症死亡组患者治疗12d后血清PCT、IL-6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说明重度烧伤伴浓毒症患者血清PCT、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是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患者不良信号之一;由ROC曲线分析显示,当PCT取值为4.63ng/ml时对重度烧伤休克期伴脓毒血症的诊断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87.5%,优于IL-6和IL-10,说明PCT水平对于重度烧伤伴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强于IL-6、IL-10,临床上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血清中PCT、IL-6和IL-8可能参与了重度烧伤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临床上对重度烧伤伴脓毒症休克期患者的病情与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1]潘宇红,黄璇,丁羚涛,等.严重烧伤患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510.

[2]Vasil'evaAG,Zinov'evEV.Successfultreatmentofthechildwho'sgotavastdeepburncomplicatedbysepsis,themultipleorganfailureandrefractoryhyperglycemia[J].VestnKhirImIIGrek,2015,174(1):71.

[3]ShaoH,LuoR,WangX,etal.Managementofapatientwithsmall-areaburns,severesepsisandsuperficialveinthrombosis[J].JWoundCare,2015,24(2):73.

[4]JeschkeMG,PintoR,KraftR,etal.Morbidityandsurvivalprobabilityinburnpatientsinmodernburncare[J].CritCareMed,2015,43(4):808.

[5]郭峰,梁勋,郇京宁.持续血小板减少症预测严重烧伤并发脓毒症的临床意义[J].中华烧伤杂志,2014,30(4):295.

[6]RowlandT,HilliardH,BarlowG.Procalcitonin:potentialroleindiagnosisandmanagementofsepsis[J].AdvClinChem,2015,68:71.

[7]GuoSY,ZhouY,HuQF,etal.Procalcitoninisamarkerofgram-negativebacteremiainpatientswithsepsis[J].AmJMedSci,2015,349(6):499.

[8]NakajimaA,YazawaJ,FujisiroM,etal.Clinicalusefulnessofprocalcitoninasamarkerofsepsis:anovelpredictorofcausativepathogensTheauthorsreply[J].InternMed,2015,54(9):1165.

[9]刘淑岩,赵宇辉,李莉,等.重度烧伤患者血清IL-6、IL-10变化及其与脓毒症发生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8(6):1497.

[10]孟爱华,任勇,杨浪,等.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辅助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 2014,30(4):310.

1007-4287(2016)08-1351-03

张涛(1970-),男,本科,副主任医师;李孝建(1963-),男,安徽 ,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严重烧伤的救治。

2015-06-14)

猜你喜欢
毒血症休克脓毒症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