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的角度论中国古诗英译

2016-10-21 04:56戴涛彭玥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互文性翻译古诗

戴涛 彭玥

摘 要:互文性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本理论,起初主要应用于文学批评理论,后来,哈提姆和梅森在《语篇与译者》一书中,将其正式引入翻译领域。互文性理论的引入使翻译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它虽然不能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但对诗歌翻译却有其指导意义:即帮助译者理解原文本,恰当创造目的文本。

关键词:互文性 古诗 翻译

一、互文性理论概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是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的对话和复调理论启发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并逐渐形成理论。她指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any text is constructed as a mosaic of quotations; any text is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nother) (朱立元,1993)。因此,任何文本都無法独立存在, 它们处在一系列已经存在或者将要形成的文本网络中,文本与文本之间紧密相随,相互衍生,暗指,交织,综合。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互文性理论被学者区分为不同的类别,最常见的是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外互文性和内互文性。另外,哈提姆和梅森将互文性分为主动互文性和被动互文性,费尔克劳夫将互文性区分为显性互文性和成构互文性等等。

二、互文性与翻译的联系

作者认为,互文性与翻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译者而言,准确理解原文中的互文现象有助于使译文忠于原文;二是翻译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互文性活动。任何文本,从表面上看自成一体,毫不相关,实则互涉互指,间接联系,而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联系就是一种互文关系。

三、原文中的互文现象

以诗歌为例,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中随处可见的互文符号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艺术特色。由于其长期浸润在本民族的历史、文学、宗教、习俗等文化体系中,它们不免带有本民族的特点,因而成为意蕴深厚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相碰撞而生成的产物,由于所属文化圈的隔阂,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往往不能理解互文符号的内涵和外延,这类“超语言因素”就成为了理解和交际的障碍。

四、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互文性活动

根据互文性理论,每一个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它与其他的文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互文性理论则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总的来说,互文性理论有以下三层含义:完成文本;阐释文本;改写文本。根据这一理论,译文与原文之间就是一种互文关系。我们将原文视为一个前文本,那么译文就是前文本的生成文本。译者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媒介,兼具读者、阐释者和作者三重身份。互文性的含义在译者身上体现:作为读者对文本的完成;作为阐释者对文本的阐释;作为作者对文本的改写。因此正确运用互文理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译者翻译活动中兼具三重身份的主体性地位。

五、互文性对翻译的启示

1.理解原文本

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首先要做的是阅读原文本,弄清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并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意义以及原文作者。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贝托埃科曾经说过“没有任何文本可以脱离其他文本而被阅读”。举个例子,在我们阅读原文的过程中,我们会将原文的体裁,范式,风格进行归类和辨认,同时指出其中所用的典故,修辞手法等,在这里我们就运用了互文性知识,运用了其他类似文本带给我们的知识。原文中有很多互文现象,译者应当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深入理解原文的语言意义和文字渊源,从而准确阐释它们的社会文化意义。因此翻译中的原文互文性现象的正确处理要求译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2.借鉴其他译本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译者对于该文的译本,从而进一步理解原文的互文符号和互文指涉。以xx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译本多达20多个,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翻译的目的和译本的用途也不尽相同,这样势必导致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了最大限度的忠实原文并使读者弄懂原文所想表达的内涵,译者理应参考借鉴前文本,做到译文忠实,表达流程易懂。

3.恰当创造目的文本

互文性与翻译的关联还体现在译者对原文文本的阐释和改写,这是最核心的环节。阐释原文要求译者高水平地运用互文性知识。一般来说,文本的阐释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工作:(1)道出作者的未尽之意;(2)变复杂为简单;(3)变暗示为明示;(4)从具体细节中抽象出普通意义原理和规则。这就对译者提出很高的要求,他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文学内涵,从体裁、内容到风格、形式来履行阐释者的身份。通俗地讲,译者要兼具足够的文学知识,敏感的艺术鉴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使其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

此外,任何作者在写作时都会对别的文本进行下意识地改写。在翻译当中,译者履行完读者和阐释者的身份,以作者的身份进行改写,体现的就是一种互文关系。用后现代的眼光来看,译作“描绘”原著,就像原著“描绘”译作一样,“译作”和“原著”互相存在于对方内部,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翻译观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文特点。译者作为作者,在转换语言符号的同时,一方面经受着因原文本意义的多元性而带来的困扰,一方面进行着与他文本或他译者的相互模仿,关联等行为。译者必然会自然不自然地调动自己所有的潜能,不断地穿插往来于源自文本网络的记忆中,从而使自己的潜意识、无意识、联想、幻想等一系列大脑活动得到强有力的发挥。

总结

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领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域和新途径,为多元化的大理论背景增添了一种新的元素,从而使翻译理论与实践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处理好翻译中遇到的互文性问题,正确把握原文中的互文性现象,充分利用这一理论从而更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地位,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祝朝伟. 互文性与翻译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2] 刘军平.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3] 罗选民,于洋欢. 互文性与商务广告翻译[J]. 外语教学,2014(5)

作者简介

戴涛(1989-)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国古诗英译。

彭玥(1990-)女,汉族,四川绵阳人,助教,研究方向:德语翻译。

猜你喜欢
互文性翻译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