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皇后共吃“仙丹”先后去世

2016-10-27 08:46文/扬
饮食保健 2016年9期
关键词:仙丹桓温宋太宗

文/扬 子

文/崔子荣

皇帝皇后共吃“仙丹”先后去世

文/扬子

19岁的司马聃死了

361年,也就是谢万被废的第二年,东晋的第5任皇帝——晋穆帝司马聃驾崩,年仅19岁,在位17年。

就在5年之前,司马聃14岁,按照惯例,加成人礼。皇太后褚蒜子看着他平安长大,松了一口气。向天下宣告,不再垂帘听政,退回到崇德宫养老。她已38岁,太累了,早想歇歇了,希望度过幸福安逸的后半生。

然而建康城内开始发生诡异的事情,小孩子们到处在传唱一首歌谣:叫《阿子闻》。每一首的结尾都有一句话“阿子汝闻不?”声调凄苦,悲伤的气氛弥漫了整座城市。

歌词谁写的?是谁教传唱的?不得而知。

褚蒜子听到司马聃死去的消息,想起了这首歌,伤心欲绝,放声大哭:儿啊,你听到母亲的哭声吗?

司马聃的妻子叫何法倪,何充弟弟何准的女儿,她和父亲一样,信奉佛法,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司马聃没有生出一男半女。

褚蒜子没有办法,只好找其他人,谁最合适呢?选中了司马聃的叔伯兄弟司马丕。

历史似乎开了一个玩笑。因为19年前,司马丕就该做皇帝了。

当年,东晋的第3任皇帝成帝病逝,按照规矩,轮到长子司马丕即位,但当时他才两岁。权臣庾冰说:国家多难,应当立年长的人。

于是成帝的弟弟登上皇帝宝座,为康帝。康帝死了,儿子司马聃即位,却没有后代,真是天意难料啊。康帝这一脉就绝后了,只好又回到哥哥成帝这一脉。

这可能说明:如果真正属于你的,不要争,兜兜转转又会回到你手里。

大才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就在这一年,还有个人死了,就是徐、兖二州的刺史郗昙。这两个州是朝廷最后的“自留地”,其他的地盘都“姓桓”了。

建康要负隅顽抗,桓温要一统天下,双方火药味很浓。

朝廷看中的一个人叫范汪。他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在当时他的新闻也上过一两次“头条”,因为他脸上有个招牌,上面刻着两个字:“装逼”。

范汪本人很有才学,但喜欢假装清高、矫揉造作。他先后做过庾亮、桓温的幕僚,应当说和两个领导关系都不错。桓温出于对他的感谢,上表朝廷请求让这个“秘书”任江州刺史。

范汪想:桓温权倾天下,如果我去上任,别人都认为是走后门的,多丢人啊,一切要靠自己的奋斗。

于是上表朝廷,申请去做东阳(今浙江金华、义乌一带)太守。也就是说,放着省级干部不做,主动要求做市级干部,轰动一时。

桓温大丢面子,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司马昱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决定把他拉拢过来。此时郗昙死了,司马昱任命他继任徐、兖二州刺史。

当然,范汪确实有一层意思:建康和桓温斗得厉害,他站到朝廷一派,要和桓温划清界限,因此迅速走马上任。

桓温气得七窍冒烟,决定借刀杀人灭了这个“叛徒”。他命令范汪率军北伐,希望他和前燕军队拼个两败俱伤。范汪说看不到皇上的诏书,摇摇手对老领导说NO。

桓温没有耐心了,直接下“毒手”,上表朝廷要求把他废为庶人。司马昱想营救,但不敢得罪桓温,只好“丢卒保车”,范汪就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范汪回到东阳郡后,也不沮丧,四处讲学,游山玩水,日子过得逍遥,名气反而越来越大。桓温想取天下,要笼络人心,不愿把事情做绝,希望一笑泯恩仇。范汪也想通了,还是桓温的大腿更粗,以前是抱错了。

等到桓温到姑孰时,范汪特意跑过去投奔他。

桓温听说这个大名人“回心转意”,特别激动,在门口伸长了脖子苦等。范汪走进院子后,桓温拉着他的手像多年的老朋友,不停地寒暄,回头对手下袁宏说:让范公暂时先担任太常卿吧。

范汪刚刚坐下,桓温说了一大堆好话,对以前做法表示诚挚的歉意,由衷地表达内心对他的仰慕之情。范汪本来是请“老领导”帮忙找个官做,但又怕别人嘲笑他趋炎附势,有损名声,就说了一句:我虽然来拜见您,但是正巧有个儿子葬在这里,主要是来扫墓的。

桓温一听,大失所望,全身无力,只说了几句话就回去了。从此范汪再也没有得到重用。他也后悔失言,死要面子活受罪,但一次错过,再无机会,后来病死在家中。

皇帝皇后吃药死了

司马丕即位后,按照常理,对这个失而复得的皇位应当倍加珍惜,然而让所有人吃惊的是,他根本没兴趣。他只有一项爱好:吃药。这个药叫“仙丹”,就像太上老君炉子里面的宝贝,孙悟空就偷吃了好几颗。

材料:石钟乳、白石英、石硫磺等矿物质,外加雄黄、雌黄等。

方法: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产生的新物质就是仙丹。

因为少量食用“仙丹”能精神亢奋,所以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个好东西,对身体有益。实际上,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就像毒品一样。

但司马丕不管,大口大口地吞,最后饭也不吃了,天天吃丹药。最后身体萎缩,瘦骨嶙峋,已经不能下床。

大臣们劝他,褚蒜子劝他,他都不听,反而认为吃得太少。不仅自己狂吃,还拉着皇后一起吃,到了365年正月,皇后王氏先死了。一个月后,他也中毒身亡。他活了25岁,只做了4年的皇帝。所以史称晋哀帝。

他的字“千龄”,意味千年、千岁,因为东晋的皇帝大多是“短命鬼”,家人多么希望他摆脱这个魔咒啊。

他为什么狂吃?就是幻想长生不老,能成神仙,结果真的年纪轻轻就“羽化成仙”了。

这不是他个人的想法,在当时非常流行,贵族官僚、风流名士几乎无人不吃,是时尚、有身份的象征。招待客人为了表示热情,都会把“仙丹”拿出来给大家尝尝。

苏易简给宋太宗讲《食经》

文/崔子荣

宋太宗请苏易简给他讲《食经》,问道:“世上何种食物可称美味?”

苏易简说:“物无定味,适口者珍。我只知道,加入韭菜、葱花、香菜的调和汤是最好的东西。”

宋太宗:“能说具体点吗?”

苏易简说:“臣想起有一个寒夜,拥炉烧火、乘兴夜饮,大醉之后睡着了。半夜醒来,因酒在肠胃里发烧,加上盖着厚被子,咽喉里燥热干渴,七窍冒烟,浑身焦躁。看看窗外,月亮明晃晃照在前庭,也来不及叫人,我披衣起床,用院里洁雪擦了擦双手,端起壶中冰凉的调和汤,喝了好几碗,把胃中的秽气都洗尽了。咬着切得短短的韭叶香菜,觉得就是天上仙家做的鸾脯凤腊,也比不上这一壶又香又凉的调和汤啊。好几次想写‘冰壶先生传’,因杂事多,至今没有写出来。”宋太宗听了,微笑着表示赞许。

不同的食物,其味道自然不同。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情境下吃,感受也不一样。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适合了就可以视为“珍”。

猜你喜欢
仙丹桓温宋太宗
神奇的汉字
寻找“仙丹”的日子
孙悟空偷仙丹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忠言的力量
桓温是个好领导
大笔如椽
宋太宗自导“写生门”
桓温的“男人味”
读《现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