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

2016-10-31 15:20陈婧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初中数学

陈婧雪

【摘 要】 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克服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随着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产生兴趣,并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探索,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安排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允许学生存在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让人对某一项事物产生兴趣,探索欲望,或者愿意从事这项探索活动。若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则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就会深入的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在学习时会全神贯注,一旦遇到难题,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在探究性问题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梯形的中位线”时,我先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究这个问题。师:我们在前面研究梯形时,经常通过做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来解决,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把梯形中位线也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来解决?

问题一:沿梯形一腰的中点怎样剪切、拼接才能把梯形转化为与其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剪一刀)这时候你把梯形中位线转化成了什么?

问题二:(ⅰ)沿梯形一腰的中点怎样剪切拼接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剪一刀)这时候你把梯形中位线转化成了什么?(ⅱ)分别沿梯形两腰的中点怎样剪切拼接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矩形?(剪两刀)这时候你把梯形中位线转化成了什么?(小组合作探究)于是学生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下探索出了“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这个结论。

二、大量的探究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把动手操作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做一做、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等具体操作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例如在教学“剪纸”、“折纸与证明”等活动课时,通过剪纸、折纸这一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背景,将图形的有关知识与方法有机地融合在学生的自主活动、思考及探究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手脑并用,互相协作。可以了解数学价值,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努力营造和谐氛围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教学“平行线的特征”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画出两条相交直线和两条平行线,分别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找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接着,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两个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生通过动手量,比较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逐步归纳总结出平行线的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在探究中,要允许学生出错,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猜测、验证、矫正错误中完成探究任务。

四、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在教师组织下,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与认知结构的完善,通过反思可以有效的控制思维操作,促进理解,提高自己认知水平,促进教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的进行建构活动。通过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化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并使其提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这些环节中,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让他们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具有批评性的再思考,就能求得新的、深入的认识或提出疑问作为新的教学起点。从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认识得到了升华,体验得到了丰富。

总之,探究性学习无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教学形态,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创造空间,它的成效不在于获得重大的创新成果,而是在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态度。只要我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实践与培养,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28期

[2]李伟.激发探究兴趣 培养探究能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浅谈,《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18期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初中数学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