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案例教学的思考

2016-10-31 12:53张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作用初中数学

张莹

【摘 要】 案例是数学教材内容要义的高度概括,是数学教材生动特性的外在表现平台。案例教学在巩固学生知识基础、锻炼学生技能、培树学生品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指导方法,从而提高对初中数学课堂案例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案例教学;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新课改实施以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课堂中越来越广泛了,它的教学形式非常符合新课改的教育核心和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符合实际生活的、有现实案例的学习环境”,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实际的案例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对知识的理解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案例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1.1梳理理论知识

案例在理论教学中起到梳理知识的作用,将具体的案例渗透进数学知识的理论、概念中,改变数学教学的抽象和枯燥,简单说就是“把理论转向实践”,学生在对案例的学习和分析中对数学知识的条条框框理解地更加深入.

1.2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反思

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案例中积累学习经验,吸取教训。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和学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知道自己哪方面还有欠缺,在之后的学习中多加注意。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

1.3开拓学生思维

数学中的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为案例和问题却多种多样,在不同情况下灵活的运用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因为数学课程是具有连贯性的,每部分的内容都有所联系,案例还可以将新的理论知识灌输到学生的思维中,帮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

2 初中数学课堂案例教学的方法

2.1创建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

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老师与学生共同配合的基础之上的,不仅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将课堂活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2.1.1设计与案例教学有关的生活化问题情境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活动课上是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地具象化的最佳时机,在此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相关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进而带领学生一步步的解决问题。

具体举例:比如在“方程式”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举例——在奥运会期间,中国男篮顺利进入八强,在此次比赛中姚明一共夺得了115分,并且参加了7场比赛,那么每场平均得分是多少?进而老师可以引申到数学方程式的知识,假如一个人在篮球赛中2分球进了x个,3分球进了y个,总得分是80分?那么该如何列出方程式?(答案为2x+3y=80)

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具体应用数学知识,更直观地把握数学知识,并且这样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2.1.2在课堂活动中增加探究式案例教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探究式案例是初中数学老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探究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解决了疑惑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数学规律,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具体举例:比如在学习关于“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涵盖了很多的难点,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优化案例教学效果。例如在△ABC中,线段AB与线段BC相等,长度为12cm,已知∠ABC是80度,∠ABD与∠DBC相等,并且DE平行于BC,问题是“求DE的长度为多少”?

这个时候就可以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首先分析题干中的条件,明确这是与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有关的问题;接下来老师再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出解题关键是“构建DE=·AB”的等量关系的结论;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题过程。

2.2案例教学设计中的主要环节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源动力,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在案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

2.2.1创设问题

比如在学习有关直线平行的条件这部分的知识时,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具体举例:问题1:对于平面中的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都有哪几种可能呢?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相交或平行这个答案。由此,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下一个问题。问题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了,那么在这个图形中会有几个角?这几个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直线相交的情形进行思考,接着引出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问题3:两条直线的平行应该如何进行定义?与两条直线的相交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2.2.2联系实际生活,发掘数学知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蕴含着数学知识,老师应该充分联系生活中的这些数学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具体举例:比如家里在进行房屋装修的时候,为了让木条A和木条B之间保持平行,那么木条B应该和竖直的墙壁保持多大的角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做出判断当木条B与竖直墙壁之间垂直的时候才能保证AB之间平行。那么根据这个生活现象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两条直线之间平行的条件是什么。

3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响应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新能源”,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强教师责任感、创造力的隐形道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能力学生。

参考文献:

[1]刘锡娥.教师培训中案例教学与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06):23~24.

[2]谢昆.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56~57.

[3]杨建国.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J].发展,2012(06):23~24.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作用初中数学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