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外因视角的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探析

2016-11-12 07:33付俊红蒋艳玲
文教资料 2016年21期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素养

付俊红 蒋艳玲

(天津农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基于内外因视角的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探析

付俊红蒋艳玲

(天津农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38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当代大学生网选络项素养现状选上,进人而数剖析了不占总文体明百现分象比逐(%渐)突出、人排际序关系疏远等诸多问题,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了问题的成因分析,大针一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网络素养网络价值观大二

和一般人的网络素养不同,网络素养这个概念对大学生而言,指在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知识有了最为基础的认识后融入媒体发展中,并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从而培养正确、高效使用网络的能力。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受客观环境影响和主观能动性选择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素养。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1.调查方法、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问卷主要从网络法制观念、网络道德、网络价值观、网络使用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总计20题。

本文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遵义师范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层的大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91.6%,有效率83.3%。

从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来看,本次有效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为58:42,调查对象最常使用的上网工具为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手机),调查对象的年龄大都在20~24岁,具体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年级分布

2.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表现。

(1)学生网络法制观念情况

调查问卷中5至9题是关于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8%的调查对象对网络法律法规了解很少,非常了解网络法律法规的仅有5%。在网络遭遇不平事件选择一定会质疑或举报的人数仅为2%。对于网络实名制,认为很有必要的占12%,无所谓的占60%,认为没必要的占2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素养相比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意识显得薄弱。

表2 是否了解网络法律法规

(2)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

调查问卷中10至13题是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2%的大学生对网络道德不了解,对网络道德非常了解的仅为10%。表示在网络聊天中经常撒谎的为13%, 而从未撒谎的为30%,57%的人选择偶尔会撒谎。关于是否会为了吸引眼球而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这一问题,12%的表示经常会,30%的表示从来不会,58%的表示有时会。关于如何看待网上对他人人身攻击或诋毁行为这一问题,38%的表示坚决反对,38%的表示无所谓,30%的表示看情况。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就整体情况而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是相对较低的。

表3 是否了解网络道德的含义

(3)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情况

调查问卷中第14至15题是关于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调查,从所得结果看出,愿意充当网络水军的人数为20%,如果提供报酬,这一比例将上升到45%。另外,15%的大学生选择不一定,仅有20%的大学生选择不愿意充当网络水军。关于使用网络给生活、学习带来的帮助这一问题,认为网络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为30%, 认为没多大帮助的比例与之相近,为28%,而认为网络会给生活造成困扰的为22%,另外还有20%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网络价值观尚外于比较肤浅的水平。

表4是否愿意充当网络水军

选项  选上人数  占总体百分比(%)2 0 2 0 2提供报酬就愿意 4 5 4 5 1不一定 1 5 1 5 3不愿意排序愿意2 0 2 0 2

(4)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约束能力情况

调查问卷中第16至19题是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约束能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大学生都利用网络进行过聊天活动,95%的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了解新闻动态,经常在线游戏的为69%,经常进行网络社区活动的为40%,经常网上购物的为80%。关于上网频率这个问题,见图1。关于是否会在上课时间浏览网页信息这一问题,选择经常的为38%,选择偶尔的为42%,选择不会的为20%。关于是否浏览过色情网站这一问题,选择经常浏览的为2%,选择偶尔浏览的为18%,选择从未浏览的为32%,选择拒绝回答的比例为48%。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自我约束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网络使用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课质量。

图1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比较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侵犯知识产权事件频繁发生。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上网很方便,几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有些学生通常会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摘抄一些文字作为自己的作业,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论文作为自己的结课论文,网络的便利会使不少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学习。而且,还有一些人通过上网将别人的文章和科研成果等作为自己的作品,从而导致很多剽窃问题产生。一些大学生在便利又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不能把握好自己,会产生一些抄袭的行为,导致大学期间缺乏学习动力,养成学术作假的不良习惯。

2.不文明现象逐渐突出。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使得他们的行为具有规范性,例如,道德、法律的约束等。但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下,网民在这里不需要受到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往往变得无拘无束,敢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当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他们会采取不良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社会公众往往会变得不文明,导致网络不文明现象滋生。

3.人际关系逐渐疏远。

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通过游戏、社交平台等一些渠道,与网友进行交流。网上交流时,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聊天。与网友的亲近,会导致许多学生与实际朋友之间的交往存在障碍,而且在现实大学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使不少学生选择网络这个平台放松自己的心情、发泄自己的情绪。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1.内在原因分析。

(1)大学生需要情感寄托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军,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对其寄予厚望。但是,受社会经验缺乏、心理发育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大学生往往找不到很好的情感寄托方式,进而出现焦虑、孤独等不良心理。而网络的出现,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情感宣泄地。因为虚拟性和开放性是网络的特征,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地点、国籍或时间等原因受到束缚,任何人在虚拟世界中都可以尽情畅言,没有各种条约限制。

(2)一些大学生好奇心太重

高校的自由选修课种类很多,其中大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要属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原因之一是某些同学喜欢在掌握基本电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表现,得到自信感和成就感。

(3)某些大学生不重视自身修养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招聘单位对学历越来越重视,而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考量则没有那么深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到与考试、专业知识相关方面,如考取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等,而忽视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的养成。某些大学生不注重自身修养,有的甚至过于放纵自己。

(4)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也在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形成特有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的范围有限,大都生活在家庭与校园之中,遇见的人和事比较单一,人生经验不够丰富,其价值观与人生观尚未形成。而网络的复杂性是难以度量的,其中的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都裹着厚厚的外衣,给一些大学生的准确识别带来了困难,进而影响其网络道德。

2.外在原因分析。

(1)网络信息包罗万象

网络的发展和大范围普及,其携带的信息包罗万象,既有积极正面的内容,又有消极反面的东西。网络相对于传统纸媒、电视等传播途径而言,其便捷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文字、图片、音频等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没有经过严格筛选的,其中的一些垃圾信息必然会给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2)学校网络素质教育普及不够

网络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能促进人们的思维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散性改变,刷新了人们的三观及实物观、信息观等,并且形成了新的认识模式。而目前的网络教育管理还比较滞后,不能有效地、根本地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三观,抵制网络负能量的影响。

(3)社会转型期间价值观的转变

我国正外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一些大学生尚未真正接触社会,心理不够坚定,容易出现某种心理困惑。

四、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网络立法,提升法制观念。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虽然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但在这个空间里同样需要秩序。要使网络社会成为良好的有秩序的环境,仅靠道德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硬性的立法,需要来自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网络的大力监管,从网络信息的入口外、传播源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控制。

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对网络法律法规十分了解的大学生仅为5%,所以加强网络立法,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2.依托校园文化,重塑网络道德。

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学育人,另一种则是环境育人,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环境教育学生。主导校园文化的力量主要是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全体师生一起创造建设的群体文化是一种学习优良传统、良好作风的集体表现。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各样关于科学、道德素质文化的讲堂,全面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获得最前沿的知识,不断提高才能,构建正确三观,培养广阔的胸襟和情操。同时,通过课外互动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使之个性与社会性相协调,让特长和兴趣得到更好的发展。

3.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认知能力。

大学生外在三观没有完全成熟的时期,但是对待网络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健全的网络价值观。要随时保持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正确的、完整的网络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必须与他人、网络和社会相融合。再者养成积极向上的阳光网络心理和对人格异化的适应能力,在校大学生应恰当外理社会和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将两个不同世界区分开,从而避免在网络中出现“双面人”。

4.加强心理建设,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制力,应加强他们的心理教育。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大力开设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学校应该改革教育制度,由片面的应试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把控教育的主要方向。

另一方面,大学生应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克制和自我戒律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其一是自我反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不明朗的,并且因为网络空间的隐秘性和独立性,大学生只有谨慎小心,通过对自己的反思和纠正,对自己的行为及思想进行控制约束,如此,正确文明的上网习惯才能慢慢养成。其二是自我克制和自我戒律,要自觉遵循虚拟世界中的法律,主动学习相关网络法规,仔细分析其约束的和倡导的,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

[1]吕青毅.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5):48-50.

[2]张开著.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7-100.

[3]周姗姗.新媒体视域下公民媒介素养的培育[J].中国培训,2015(18):32.

[4]段旭光.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4(12):39.

猜你喜欢
价值观道德素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