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简讯

2016-11-24 06:02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特岗寄宿生学校

学苑简讯

我国将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弥补农村教育短板

针对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副部长、总督学刘利民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的关键之一,未来将定向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一专多能”,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的缺员问题。

“在硬件逐步解决和基本解决以后,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问题。”刘利民说。他表示,乡村教师面临的是结构性缺员问题,在农村学校缺少音、体、美、外语、计算机这类教师。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实际,未来将定向培养像全科医生一样的“一专多能”教师,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

为了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乡村教师评定职称也制定了相对倾斜的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说:“一是具体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二是城镇中小学教师评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三是对乡村教师任教三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四是出现岗位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鼓励教师向基层一线流动。”

刘利民表示,针对乡村教师这支队伍缺少年轻教师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启动的“国培计划”已培训农村教师600多万人。同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吸收近60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这些青年教师到了农村以后热爱本职工作,在三年期满后选择留在当地的比例约为87%。

山东:今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转移支付50多亿元

山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追加2016年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转移支付资金15.26亿元,核定2016年总额50.85亿元,其中,2015年已提前下达35.59亿元。

据介绍,自2016年春季学期起,山东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公办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继续落实不足100人的农村公办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政策,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政策。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继续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标准和在校寄宿生15%的覆盖面,发放生活费补助。

自2017年春季学期起,山东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将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统一扩大到在校寄宿生的30%。

哈尔滨南岗区:13名优秀班主任主持工作室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举行了名优班主任工作室授牌仪式,毛宁、张丽清等13名区优秀班主任成为首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主持人。

2016年3月,南岗区教育局依托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建立区级首批中小学名优班主任工作室,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建设一支“乐学习、善研究、业务精、素质高”的名优班主任队伍。

据介绍,每个工作室由主持人和8~10名成员组成,均是各中小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主持人的专长为基础,以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确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研究”“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问题学生的研究策略”等特色鲜明的专业研修方向,工作室不仅有共同目标导向,也有针对不同对象确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91门学农课供中学生选择

种花生,种子间隔是半米;扫猪圈,猪粪要制成农家肥。北京西城区3所中学的325名初二学生,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农基地参加学农课程,在农业劳动中学到农业技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北京市从2015年开始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试点,2016年试点扩展到城六区,目前已有32所中学的7120名初二学生参加学农课程,预计全年学农学生总数将达1.6万人。

作为北京第一家中学生学农基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从生产、生活、文化、生态、创意5个方面为学生们准备了91门学农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该院院长说:“这项工作是职业教育服务义务教育的一次转型、服务城市功能的一次拓展,也预示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次契机。”

广西: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将统一进行中考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为促进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广西自2017年起,每年将组织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进行统一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适当减少考试科目,探索行之有效的考查方式,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广西这次四市统一中考是加强中考改革的一次探索。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中考统一考试工作方案,2017年在保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工作内容相对不变的基础上,对四市中考的考试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评卷方式、成绩呈现等七个方面做了统一规定。

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汇集四市优秀命题专家命制更高质量的试题,通过统一评分标准、质量分析评价和监测,发现差异,促进四市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四市优势互补,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促进四市的教育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山东枣庄:“十三五”将彻底消除“大班额”

记者从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该市要新建改扩建学校222所,在“十三五”末彻底消除城区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

据了解,目前该市存在大班额问题的小学有3636个班级,占总班级数的46%;存在大班额问题的初中有1074个班级,占总班级数的60%;存在大班额问题的普通高中有845个班级,占总班级数的84%。该市将通过建学校、控择校、促均衡来解决大班额问题。到明年底,该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222所,预计可增加班级数4212个、学位数19.67万个,将小学班额降至45人以下,初中、高中班额降至50人以下。该市已有38个项目开工建设,竣工11个。

河北: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以工作业绩为重

河北省人社厅、教育厅印发《河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将改变评价标准,由过去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转为以工作业绩、师德素养和一线实践经历为重。

河北强调,今后将进一步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评审规则,创新评价办法,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并结合本省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新条件将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

同时,河北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河南:将为农村学校招聘13550名特岗教师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2016年河南将为农村学校招聘13550名特岗教师,招聘条件将适当放宽,允许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年龄30岁以下的往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报考。同时,将体育、音乐、美术学科笔试合格线下调10分。

河南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说,2016年河南省共安排98个设岗县(市),招聘农村特岗教师13550名,较上年增加1150名。其中,初中特岗教师4909名,小学特岗教师8641名。

据介绍,今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允许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年龄30岁以下的往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报考;将体育、音乐、美术学科笔试合格线由90分调整至80分,以缓解农村薄弱学科特岗教师招聘难的问题;推行“县来县去”的本地生源优先录用政策和“乡来乡去”的特岗教师就近分配工作岗位原则。

此外,河南2016年将继续提高村小、教学点特岗教师招聘的比例,加大对体音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力度。

吉林:到2020年民族地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43所蒙古族中小学均开设了马头琴、四弦琴艺术课”,“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朝鲜族学校‘双语’普及率达到100%……”吉林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因此,对于大文娱,阿里很舍得砸钱,也忍得住巨额亏损。对于阿里大文娱的发展,杨伟东曾对外表示,这是一个需要5~10年的过程,要有耐心,“对待文娱,阿里始终是富养女儿的心态。”

会议总结了近几年来的全省民族教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吉林省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要高于全国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具体目标是: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民族学校办学水平超过省内同级同类学校水平,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教育结构趋于合理,为实现民族地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内蒙古:今年招募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服务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该自治区2016年将招募5000名高校毕业生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人员,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此次招募对象为:2016年自治区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2016年区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内蒙古籍应届毕业生;2013年、2014年、2015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且尚未就业的内蒙古籍高校毕业生。

按照规定,这批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人员主要到基层苏木(乡镇)、街道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志愿服务、社区矫正、社区禁毒等民生工作,服务期为2年,服务期间每人每月领取1500元的生活补贴、每人每年领取1200元的交通补贴。

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服务地参加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不受盟市、旗县户籍限制。

新疆设高中“杏林实验班”培养中医民族医后备人才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新疆决定开设普通高中“杏林实验班”,采用“3+5”模式,培养中医、民族医后备人才。

据悉,开办普通高中“杏林实验班”,是新疆培养中医、民族医人才的创新之举,旨在从高中阶段起步,培养一批既掌握高中课程知识,又具备一定中医、民族医知识基础的高中毕业生,为培养高层次的中医、民族医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新疆普通高中“杏林实验班”由自治区卫计委、自治区教育厅共同批准举办,由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新疆医科大学联合举办中医“杏林实验班”、新疆实验中学与新疆医科大学联合举办维吾尔医“杏林实验班”,每班招收40人,共计80人,面向全疆范围招生。

据介绍,“杏林实验班”采取“3+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接受3年高中教育,高中毕业后,学生参加全国高考,成绩合格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入新疆医科大学相关学院,再接受5年中医、民族医本科专业培养。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学业成绩优异者,可通过免试推研等途径进入研究生阶段培养。

山东2017年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了解到,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山东省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将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统一扩大到在校寄宿生的30%。

据介绍,除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2017年还将进一步提高农村规模较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水平,对农村超过100人不足200人的规模较小的学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经费。

根据山东省规划,自2016年春季学期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公办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继续落实不足100人的农村公办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政策;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政策。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继续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标准和在校寄宿生15%的覆盖面,发放生活费补助。

上海嘉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校园

王勤、奚松林等6位非遗代表性传人被聘为上海嘉定区“非遗项目进校园”的指导老师,为中小学生讲授草编、舞龙等技艺。

作为上海首批非遗进校园试点区县,嘉定依托区域内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着力推进《非遗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目前,嘉定设立了40所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基地学校。

猜你喜欢
特岗寄宿生学校
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农村中学寄宿生课外时间管理初探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学校推介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
湖南的全科特岗计划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