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中的运用优势

2016-12-01 13:01史立伟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认知小学美术兴趣

史立伟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的整合使得该学科重新焕发了蓬勃发展的无限生机。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优势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兴趣;认知;实践

时代的发展,使得教育教学领域所应用的手段及方式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更新。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策略等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美术学科的具体教学要求。为此,小学美术学科教师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将现代社会广泛运用的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自身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

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制约,注意力很难真正有效集中,甚至经过教师的反复督促与提醒,仍有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课间活动中,此种消极状态极大地制约了他们的美术课程学习效果及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取一种能在课堂上课伊始就充分集中学生学习思维、促使其将注意力快速集中到美术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方法。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就为上述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香甜的水果”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一组用彩泥制作成的水果造型图片,鲜艳的色彩搭配卡通有趣的造型带给了学生极大的视觉感官冲击,也给了他们极大的启发:原来用彩泥还可以创作出这么多形态各异、可爱又有趣的水果造型,从而使得他们内心也萌发了凭借自身智慧与努力用彩泥制作水果造型的想法。这表明,他们对“香甜的水果”这部分美术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而这很显然为帮助他们积极、全身心地真正投入到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并最终用彩泥创作出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水果造型都做好了充分的铺垫,真正取得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良好动机。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有效深化学生的美术学习

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理解能力较差,而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课程,又不可避免的涉及一些较为抽象化的内容。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找出一种能将原本十分抽象的学习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的有效措施,以此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所学美术知识。

通过多番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兼具直观性与生动性特点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于将上述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在学习“蜻蜓飞飞”这一知识点时,学生们由于缺乏对蜻蜓外形、结构等的深入了解,使得他们很难运用美术线条对蜻蜓进行生动的绘画。针对这一教学难点,笔者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大量静止状态中的蜻蜓幻灯片,并将其进行一定比例的放大,使得学生得以近距离、异常清晰地看到了蜻蜓的具体身体构造这一细节性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画板功能将真实的蜻蜓图片模糊化,抽象成只具备基本、简单线条的蜻蜓构造图,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清晰地看到蜻蜓两边翅膀的对称性特征,也真正把握到了运用美术线条勾勒蜻蜓这一生物物种的方式方法,很好的实现了深化学生认知的最终良好目的。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美术学习

实践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汲取到基础美术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美术创作技巧,这就表明,小学美术课程将发展学生的良好美术创作实践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而以电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集各种绘图、编辑工具等于一体的强大平台。如,在学习“电脑美术”这节美术内容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Windows画板功能中的翻转、旋转、拉伸及扭曲等工具创作出各自喜欢的对称美术形象。如此,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意识到美术课程学习的无限魅力,真正借助Windows画板功创作出对称美术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的整合使得该学科重新焕发了蓬勃发展的无限生机。对此,小学美术基层教师应当积极、认真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以期达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股“春风”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朝着更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雪芬.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4).

[2]沈玉玲,贾淑红,李海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旬刊,2015.

猜你喜欢
认知小学美术兴趣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